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榕腔小谱--笙歌绮丽福州戏(大型摄影散文珍藏版)/福建戏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系福建戏剧丛书之一,福建戏剧丛书是一套大型摄影散文珍藏版丛书,《榕腔小谱》一书采用散文与摄影相结合的形式,生动介绍了福州戏的剧种特点和经典剧目以及著名福州戏艺术家的成长道路,是一本集中展示福州戏的发展变化和艺术成就的精品书籍。

内容推荐

福州西郊闽江边上有个地方叫洪塘,洪塘的闽江江心中有个金山寺,大约四百年前,闽人曹学俭率家班参加洪塘的普渡演出,在金山寺上演《水漫金山》。曹学俭的老家在洪塘,为官耿直的曹学俭屡次犯上,被贬还乡后决意不再为官,于是,在家乡隐居建石仓园,筑楼馆、蓄童婢、养歌伎、创新腔、办家班,常招文人雅士“聚伎演唱”。当时曹府的景象是:蛾绿粉黛,出入肩随,歌童狎客,晨夕满座。一部文采灿烂的历史、一出情调悲凉的传奇。

目录

初 蕊

儒林雅事

江湖豪情

平讲传奇

并 蒂

芳华重现

前三合响

后三合响

怒 放

黄金时代

戏梦人生

戏台旧事

戏班戏文

花事凋零

缤 纷

旧戏新声

盛世繁花

后记·历史的见证

拍摄散记——我家的后花园

试读章节

20世纪90年代开始,闽剧舞台上的历史剧创作逐渐从官场的权力斗争转向到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审视,从官员到医生、画家,虽然背景还在宫廷,但凸现的是官场之外这些知识分子个体的魅力。《御前侍医》中的医生是张仲景。记忆中,张仲景总是和历史填空题在一起的,校园熟悉的小路上,年少的我们捧着课本费力地背着《伤寒杂病论》,一边想象考试后快乐的夏令营,不知道伤寒是什么病,不知道生命中可能有的一切痛苦与死亡。今天,在《御前侍医》中,张仲景从课本中走出来,站在了历史舞台上,站在曹丕与汉献帝之间,站在社会正义与历史进程之间。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医好汉献帝,放弃呕心沥血写就的经典医著《伤寒杂病论》。二是让本就垂危的汉献帝和他的王朝一起“自然死亡”,顺应魏继汉制的历史发展进程。清醒的判断反而给他带来内心的痛苦,作者让他选择社会和人类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良心,这代表着剧作者自身对知识分子人格完整的一种认识和追求。

道义的困境,也许就是知识阶层的困境,《丹青魂》中的画圣吴道子也同样经历了这么一次灵魂的洗礼。他和青年画师皇甫轸在比赛作画过程中因地位、名望及艺术见解的不同而生风波,几乎反目成仇,后经过内心激烈的斗争,吴道子解救了皇甫轸,并出色地完成了传世杰作。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揭示了一种崭新的人生体验,“为万世法”的画圣吴道子竟然也经历了对后辈从爱才、荐才到畏才、妒才、害才的心路历程,再对照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权威”的言行,会觉得地位和名望有时也可能是绊脚石。

这两部戏都是根据历史人物一些难以查证的小故事敷衍而来,一方面是回应当代的精神主题,一方面也是当代剧作者深刻的内省。两部戏都由福州市闽剧院演出,晋京展演过程中,三度进中南海演出,频频获奖。演员陈乃春也因成功饰演《丹青魂》中的吴道子而获梅花奖。P212-213

序言

初夏,紫荆花开到极致,粉的,白的,沿着街道恣意地绵延成浓重的色块,几乎辨不出花的姿态。我站在花树下,等车去西郊洪塘探访闽剧的昨天。然而目光所及却是耸立的高楼,闪烁的霓虹,疾驶的车流,拥挤的人群,如何能在这盛世繁华的景象中寻出一丝古意呢?好在车来了。

车过洪塘大桥,灯火渐渐阑珊,随着汽车缓缓前行,两岸的江景一幕幕地向我迎来,又一幕幕地闪向耳后,这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是流逝的时光正在回转,前尘往事扑面而来——洪塘冷月下,霍小玉从400年的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环佩叮当,麝兰馥人。她髻挽乌云,帔帛飘逸,朱唇轻启,一曲[急板叠]百转千翅,道尽心中的怨恨和哀伤:追思往事泪盈腮,无端典却紫玉钗……到如今魂销杜宇,梦断阳台,空留乌衣巷,旧燕不重来,尘生罗袜,土掩金钗……

后记

有几年夏夭的时候(大概是2001年至2003年之间),我的午睡经常是在鼓乐声中进行的,半睡半醒的时候,听仙乐从鸟山顶上飘下来,便翻身下床,到南面的阳台上瞭望,只见香火缭绕的赵夭君庙那里,绿树红墙之间有惊鸿翩翩,有旌旗猎猎,有逗腔婉转,想来亦有人生悲欢。

于是想了哪一天把相机背了去拍个透。

又想闽剧几百年了,赵天君也稳稳地坐在那儿,于是安稳地在梦里欣赏那缭绕的曲乐。

去年夏天,忽然发现午睡安静了许多,愣了半天才听见片段的蝉呜,于是问家人方知是赵夭君庙搬走了!

嗨呀!悔呀!

不由得心中一声长叹呀!

看了王晓珊君的文稿,心里更是后悔万分。那鸟山在闽剧的历史中竞如此重要,“1603年的中秋之夜,鸟石山上‘词客七十余人’云集于凌霄台上谈词论曲,一时笙歌靡丽。祭酒(主席)屠隆先生为首,还有儒林戏创始人曹学俭,福州推事阮自华,昆曲爱好者陈一元、藏书家徐渤,诗人邓原岳,精通音律的曲家陈呜鹤、谢在杭等各位戏曲音乐名流,当然还包括福州当地的官宦丈人等,一时间斯文雅集,尽现榕城风流。”

王晓珊君的文笔亦为这鸟山上的人间雅事所痴迷:“席间邀集‘梨园数部’进行演出,‘观者如堵’,只见台上管弦齐奏,歌清曲妙,台下观众人山人海,喝彩声声,场面热烈非常。酒阑歌罢,屠隆在兴致之际,幅巾白衲,奋袖做《渔阳掺》,尽显他一贯的愤世疾俗和不肯同流合污的狷介。月华如水,平时不相往来的官宦丈人与普通市民,因着对戏曲相同的热爱和痴迷,自然聚合在一起,共同聆听人间仙曲,一起感受戏中的悲欢离合,这一刻他们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阶层、身份、观念的差别,这一刻他们同喜同悲。清人董沛编《鄞县志》,写到这里也不禁慨叹一声‘此夕千古矣。’随着中国戏曲文学从明传奇的高峰跌落,福州城里再也没有过这样的盛会。”

放下王晓珊君的文稿,我开始仰望我家南面郁郁葱葱的鸟山。

原来我只知道鸟山因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散文四大家的曾巩的《道山亭记》而千古,如今知道了鸟山还有这样的人间盛会,那真应该是万古了!

于是在拍摄这本书集里的图片的时候,我们贪婪地想:历史若要重现就好了。

于是就有了“历史再现”的创意,在闽江金山寺,我们设计了演员站立船头,渡向江畔的画面。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水榭戏台,我们安排了年轻的戏校学生在落满灰尘的地板上表演一段折子。在鸟石山顶道山亭前,一曲《紫玉钗》重新唱响。在乌塔下面的石塔寺修整一新的戏台之上,《双下山》《珍珠塔》轮番演来……

这个想法有点笨拙,但是表达了我们的一个愿望。

闽剧的历史虽然并不太长,但是在福州这片土地上的史迹和人事残留却是不少,如同陨落的玉兰花瓣,几番风雨便渺无痕迹。寻找它们确实费了一番周折,但还是遗落多多,幸好有许多的人帮助。

王晓珊,文文弱弱的一个小女子,文笔却清丽婉转,似乎极合闽剧的风格。感谢她的用心和默契。

出了那么多的外景,感谢各位演员的辛苦和配合,原谅无法一一登录芳名。再就是感谢福州市艺术学校校长陈乃春先生,他是“梅花”(梅花奖获得者),但是谦虚热情,给我们很大帮助。还有胡奇明女士,美丽的“闽剧皇后”,热情提供照片。

感谢那些健在的老艺人以及那些过世的老艺人的后代提供难得的历史照片。

感谢福州市文物局、尤溪县文物局,感谢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州市实验闽剧院、福州市艺术学校。  最后还要感谢的是老夭爷,冥冥之中让我靠近了美丽的鸟山——我家的后花园。

崔建楠

2005年7月1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榕腔小谱--笙歌绮丽福州戏(大型摄影散文珍藏版)/福建戏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晓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12140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09.2-6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1
18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