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迷踪帝陵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皇帝就是天子,是顺应天意来统治万民的。因此,无论生前还是身后,皇帝都应该享受超于常人的待遇,这才配得上“天子”的身份。上下五千年,中国大地上建起了众多的帝王陵墓。这些陵墓,无论是建筑和装饰技艺,还是数量巨大、价值不菲的陪葬品,其中所蕴藏的关于中国文化源流的珍贵线索,都可以大大满足今天的人们对自己祖先生存状态的强烈好奇心。无论是谁,当他看到那些精美绝伦、超乎想象的文化遗存的时候,心中又怎能不升起对自己祖先的崇拜和敬仰呢?

由诸葛文编著的《迷踪帝陵》这本书,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那些珍贵的残章断简归置起来,带领我们一起走过这些尘湮的历史,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了解过去的窗口。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历史,濡染醇美的中国文化吧!

内容推荐

上下五千年,中国太地筑了一座又一座帝王陵墓。这些陵墓。无论建筑和装饰技艺,还是数量巨大、价值不菲的陪葬品,其中所蕴藏的关于中国文化源流的珍贵线索,都可以大大满足今天的人们对自己祖先生存状态的强烈好奇心。无论是谁,当他看到那些精美绝伦、超乎想象的文化遗存的时候,心中定会升起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祖先留下的神秘文化的向往。

《迷踪帝陵》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那些珍贵的残章断简归置起来,带领读者一起走过那些尘湮的历史。走过历代帝王的兴盛衰亡,走过风水宝地。并指引读者拨开重重疑云,在帝陵深处探秘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迷踪帝陵》由诸葛文编著。

目录

风水龙脉:中国境内的十二大风水宝地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3

 沈阳:山环水绕、自成一系/6

 太原:三水包围、险关为塞/8

 西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10

 洛阳:河山控戴、甲于天下/12

 开封:一马平川、水龙入注/14

 曲阜:背负泰岳、二水交流/15

 成都:上足以王、次足以霸/16

 南京:钟山龙盘、石头虎踞/18

 杭州:山停水聚、元气融结/20

 银川:天赐吉壤、人形地势/22

 广州:宅南之境、至海而归/22

寻龙择穴:帝王陵墓选址十大原则

 选址原则一:注重整体/25

 选址原则二:因地制宜/26

 选址原则三:依山傍水/27

 选址原则四:察形观势/29

 选址原则五:土质检验/30

 选址原则六:水质分析/31

 选址原则七:坐北朝南/32

 选址原则八:顺乘生气/34

 选址原则九:普遍绿化/35

 选址原则十:改造风水/36

规制有别:各时期的帝王陵口特征

 秦皇陵:规模宏大、设施复杂/38

 汉皇陵:掘地起坟、凿山为陵/40

 魏晋陵:因山为体、无树无封/42

 唐皇陵:高坟大冢、龙凤共眠/42

 宋皇陵:规模较小、七月完工/44

 明皇陵:共用神道、前方后圆/46

 清皇陵:东西两制、尊卑有别/48

黄帝陵:始祖归迹何处寻

 “人文初祖”的身世之谜/53

 “桥山龙驭”说是否属实/55

 黄帝墓内是否藏有指南车/56

 汉武帝为何在此造仙台/58

 传奇:印台山的来历/59

 朱元璋祭奠黄帝陵用意何在/60

秦始皇陵:骊山脚下掩辉煌

 探秘秦始皇陵风水/62

 秦始皇陵坐西朝东之谜/64

 秦始皇陵的高度之谜/66

 猜想:墓顶棚符合“盖天说”/67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没有主帅/69

 项羽三十万大军挖出“霸王沟”/71

汉武帝茂陵:威阳西望有茂陵

 东方朔选择茂陵陵址藏私心/73

 茂陵中是否藏有“高祖斩蛇剑”/74

 永远陪伴着汉武帝的人/76

 吕布挖茂陵结果盗回咒语/80

 陪葬石刻得以保存的秘密/82

 花纹状的金缕玉衣是如何编制的/84

魏武帝口操陵:奸雄留谜在安阳

 曹操死于何人之手/86

 安阳的发现是真是假/87

 DNA能否还给我们一个“真曹操”/89

 为何墓中没有墓志铭/91

 去何方寻找刘备、孙权的陵墓/92

唐太宗昭陵:盛世大唐帝王陵

 九峻山龙脉割断之谜/95

 史上最大规模的陪葬墓群/98

 《兰亭序》是否入葬昭陵/99

 “昭陵六骏”何时能团圆/101

唐高宗乾陵:粱山有幸埋两皇

 梁山利阴还是利阳/104

 死后同穴的罕见帝陵/106

 为什么40万人都挖不动乾陵/108

 神秘地宫能有多少宝藏/109

 无字碑何时变成“有字碑”/111

 缘何石像都没有脑袋/113

宋太祖永昌陵:风水宝地晌箭定

 一支响箭决定的风水宝地/116

 巩县并非不是风水宝地/118

 兔子、鲤鱼、石人也会来奔丧/119

 埋入永昌陵的秘密/121

西夏王陵:西域苍茫有王陵

 湮没千年的西夏王陵/124

 围绕墓群的重重谜团/126

 神秘莫测的“东方金字塔”/127

 废墟中掩盖着的千年秘密/129

 西夏帝陵发掘探秘/130

 “死文字”何时复活/132

成吉思汗陵:一代天骄何处觅

 “秘不发丧”背后的秘密/135

 神秘的成吉思汗葬礼/136

 亦真亦假的众多墓址传说/138

 “万马踏平”背后的玄机/140

 从马背上到地上的陵寝/142

 一代天骄的真墓之谜/144

金太祖陵:云峰山顶有祥云

 九龙山金太祖陵风水之谜/146

 成也风水,败也风水/149

 北陵南迁之谜/151

 金太祖陵缘何也是斩将台/152

 扑朔迷离的“十王坟”/153

明十三陵:地下宫殿明帝陵

 姚广孝一语成谶/155

 明十三陵风水探秘/157

 何谓“茂陵三后,万娘一坟”/159

 昭陵哑巴院的形制/161

 明十三陵选址传说/162

 定陵玄宫布局之谜/164

 明代皇帝“卧如北斗”葬姿之谜/166

 定陵风水的灵异事件/168

清东陵:龙凤呈祥马兰峪

 清孝陵风水探秘/172

 顺治帝是出家为僧,还是葬于孝陵/174

 乾隆帝巧点金井穴/175

 乾隆帝三位皇后只有两位陪葬之谜/176

 乾隆帝石棺自己走路之谜/178

 咸丰帝陵为何从西陵跑到东陵/179

 慈禧太后专权的殉葬品/180

 定东陵被盗的奇耻大辱/182

清西陵:风雨沧桑紫荆岭

 清陵东西分葬探秘/185

 泰陵建筑中的风水玄机/187

 泰陵雍正帝的有尸无头之谜/188

 道光帝险些弄出个“清南陵”/190

 道光帝不要功德牌之谜/191

 何人最后葬入清西陵/193

陪辞宝物:历代帝王陵凸中的镇墓文物

 巧夺天工:商朝未名墓四羊方尊/197

 庞然大物:商朝墓司母戌大方鼎/199

 寒气留千年:望山楚墓越王勾践剑/201

 楚乐缥缈余音未了:曾侯乙墓编钟/204

 调兵遣将的老虎:秦惠文君虎符/206

 复活的地下兵团:秦始皇陵兵马俑/208

 不朽护身符:中山靖王墓金缕玉衣/210

 环保用具:满城窦绾墓长信宫灯/212

 争议焦点:曹操高陵撂虎大戟石碑/214

 贵陵卧良驹:唐太宗昭陵六骏石雕/216

 是非功过任评说:乾陵无字天碑/219

 天骄坐骑:成吉思汗陵镏金马鞍/220

 昂贵的行头:明定陵金丝翼善冠和凤冠/222

 珠光宝气:定东陵慈禧口含夜明珠/225

防盗有术:让盗墓贼兴叹的帝王陵墓

 秦始皇陵:机关重重千年眠/227

 唐代乾陵:风水不动安如山/229

 成吉思汗:天骄埋骨在何方/230

 朱元璋陵:丑龙归隐紫金山/232

 顺治帝孝陵:坐化五台迷人眼/233

残说帝陵:中国帝王陵蓥“七宗最”

 最雄伟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235

 最作秀的帝王陵墓汉文帝陵/236

 最节俭的帝王陵墓曹操陵/237

 最牢固的帝王陵墓唐代乾陵/238

 最霸道的帝王陵墓朱元璋陵/239

 最八卦的帝王陵墓康熙帝暴陵/240

 最山寨的帝王陵墓乾隆帝裕陵/241

试读章节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不妨连起来一起读做“堪舆风水地理”。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堪(观察天)、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研究分析理论)。这里所指的风为人呼吸的空气,水为人吃的水、源头水,土为种庄稼的土、穴位中的土。空气、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我们都知道,如果风(空气)质不好、水质不好、土质不好就会造成生物生长不好,人得病,生活陷入灾难。这也是现在绿色环保观念被大力提倡的原因。

古人认为“草繁木茂,水深土厚”的地方风水一定不错。这其实就是通过目测来辨别风、水、土的质量的方法。

具体到怎样辨别水质,《管子·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里面没有任何生物,鸭子等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化验,泉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巨毒物质。建立定居点必须远离这样的水源。

古代帝王在选择陵寝时对当地的水也是非常重视的。明十三陵附近有非常丰富的水源,因此这里终年草木丰茂,生物的多样性也发展得很好。现在,十三陵水库作为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北京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选址原则七:坐北朝南

风水学是很注重方向选择的。堪舆师在选好阴阳宅的位置后,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建造方向,让建筑接收承纳四周山水空间的生气。这也叫做立向,立向是风水中的一大关键。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子山午向。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这是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国土都处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以北,因此朝南的房屋便于接受阳光照射。这样不但冬季时屋内会比较温暖,对居住在这里的人的身体健康也十分有利。

此外,中国的地势使得中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十分显著,大半个中国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除了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外,我国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海南、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少部分地区受热带季风性气候影响。因此,房屋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开冬天的北风。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就是说在确定方位时要避开西北风。

风水学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P32-33

序言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皇帝就是天子,是顺应天意来统治万民的。因此,无论生前还是身后,皇帝都应该享受超于常人的待遇,这才配得上“天子”的身份。上下五千年,中国大地上建起了众多的帝王陵墓。这些陵墓,无论是建筑和装饰技艺,还是数量巨大、价值不菲的陪葬品,其中所蕴藏的关于中国文化源流的珍贵线索,都可以大大满足今天的人们对自己祖先生存状态的强烈好奇心。无论是谁,当他看到那些精美绝伦、超乎想象的文化遗存的时候,心中又怎能不升起对自己祖先的崇拜和敬仰呢?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古代帝王在选择墓葬位置的时候都非常重视“风水”。而“风水学说”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环境观”,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的探索和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玄妙界定。通观历代帝王陵寝,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确实都占据着华夏大地的一处处“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吉壤”。而这些“吉壤”的选择,也无不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对于中华民族血脉永继、繁荣昌盛所寄予的深深祝愿。由于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伦理观念和丧葬习俗,古代帝王的大墓里往往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这些文物珍宝不仅是帝王们生前奢华生活的见证,还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成长与发展的轨迹。因此,这些帝陵好像是一座座‘中华文明的博物馆,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经历过万千劫难,灾难深重的民族。在我们漫长的成长历史中,灾害、战争、饥荒、阴谋就像挥不去的噩梦始终如影随形。在一次又一次劫难中,那些皇陵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许多埋葬着“天之骄子”的皇陵,无论墓主人在修建的时候如何想方设法,机关算尽,也不能逃脱身后被“翻尸露骨”的厄运。墓中的金银珍宝在无数次盗掘中流出陵墓,成为有钱人手中把玩的物件和财富的象征。同时,众多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也被罩上了层层迷雾,让后人百般猜测也无法获得答案。

当然,也有一些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陵寝。秦始皇陵和唐代女皇武则天的乾陵由于极尽隐秘的埋葬地点和古人高超的技术手段的保护,至今仍然得以保全。在这些陵墓里。有更多我们希望了解的东西。20世纪70年代由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使得人们对于传说中秦始皇那座神秘大墓更加神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继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水,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之者久。”——那应该是一个怎样神奇的景象啊!我想,没有人会对这些不感兴趣。

《迷踪帝陵》这本书,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那些珍贵的残章断简归置起来,带领我们一起走过这些尘湮的历史,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了解过去的窗口。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历史,濡染醇美的中国文化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迷踪帝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诸葛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56244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2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6-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