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牺牲(修订版)/柯云路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牺牲”是古人祭祀用牲的通称,作者将这部作品命名《牺牲》别有深意,最虔诚的祭献是将自己的生命做牺牲。本书写了文革时期的一个故事。男主人公为思想自由的牺牲让人对那段历史有种种联想;而女主人公为爱情的牺牲经历,则使本书成为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内容推荐

“牺牲”是古人祭祀用牲的通称,作者将这部作品命名《牺牲》别有深意,最虔诚的祭献是将自己的生命做牺牲。

本书写了文革时期的一个故事。男主人公为思想自由的牺牲让人对那段历史有种种联想;而女主人公为爱情的牺牲经历,则使本书成为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一个女孩从社会底层挣扎出来,向往和追求着她天堂般的爱情,走的却是通往地狱的道路,本书将她的心理历程以延绵不断的长镜头细腻地记录了下来;它的具有心理学意义的深刻揭示,大概会使所有的女孩和成熟的女性都能重新体验自己从十五六岁时开始的爱情心理。

这部小说以罕见的典型个案诠注了女性人格成长的隐秘轨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关于《牺牲》的缘起资料

 缘起资料一:梅林山庄

 缘起资料二:死亡之谷

 缘起资料三:托尔斯泰情结

后 记

试读章节

阿隆知道,他要讲述的故事大概应该从一九六六年八月一个炎热的日子开始。

那一天,马堡村又闹革命。

自从那个叫做文化大革命的革命两个月前在北京发生之后,革命便一波波带着标语口号波及这个北国山区的村庄。那一天,阳光照例白热刺眼,大队干部敲锣吹哨通知去打麦场上召开批斗地富反坏右的大会,有线广播小喇叭也在家家户户的窑洞房里嘈嘈杂杂地响着通知。爹娘还有三姐都拿起了小板凳。一家姐妹四人,大妮、二妮已经出嫁,三妮就板起了姐姐的面孔,扫过眼来说:“秋妮,你怎么还愣着神?”

秋妮一定是刚从恍惚愣神中醒过来,眨眼瞟了一下三姐,说:“你们先走,我在找我的毛主席纪念章。”做爹的转过一张红陶瓦罐一样的面孔看了看她,翻着厚嘴唇说道:“咱们是中农,团结对象,没什么怕的。”秋妮还在瞅着地上想什么,这时抬起头扫了爹一眼:“我知道。”

爹娘和姐姐从暗黑的窑洞里迈到光天化日中了。民兵们扛着枪三五成群地在村路上跑来跑去,红袖章在炎热的阳光里一闪一闪的。秋妮在窑洞里东张张西望望,像是寻东西,其实是在寻自己的心思。

从今天一早听到革命消息以来,她就心神不定了。北国城里的红卫兵“破四旧”,要将一批地主富农的“孝子贤孙”遣送回农村交贫下中农批斗。马堡村被遣送回来的正是顾克的父亲顾校长。顾校长的父亲也就是顾克的爷爷是马堡村的,成分是富农。过去,顾老头因为儿子在城里当干部,村里人对他还算客气。这次城里的红卫兵通知遣送地主富农的孝子贤孙顾校长回村接受批斗,村里也便对顾老头大张旗鼓革开命了。这会儿全村召开批斗地富反坏右的大会,重点批斗对象就是顾老头。

秋妮在暗黑的窑洞中看着外面,她家的窑洞高,看见一队一队的人顶着白日头像羊群一样往一个地方汇集着。她又有点愣神地寻寻觅觅,其实还在寻觅自己的心思,最后,她在窑洞深处的一个小土洞里摸出一个小红布包袱。走到门口光亮处打开,里面包着几样她心爱的小东西,其中有一个巴掌大的硬皮小日记本。翻开红色的封面,看到第一页上写着几个字:奋发图强。签名是顾克。这是半年多前她与回村看望爷爷的顾克结伴踏着大雪去城里时留下的纪念。当时她收下这个礼物后,贴在胸前,久久目送着远去的顾克。

现在,笔记本里已经一页一页写满了她的字迹。

她把笔记本合上,仔细包好,塞回到小土洞里。从小在三个姐姐的眼皮底下长大,她习惯躲开她们的目光,隐藏自己的秘密。现在,她知道自己十六年来最大的秘密是什么了,就是那个大雪天并肩行走留下的一切。半年多来,她几乎每天都想到与那天有关的事情。她还曾经和顾克通过两次信,为了不使顾克的回信落到父母和姐姐手里,一些日子中她天天跑到七家堡公社的小邮局等邮递员。

此刻,她的心绪挺忙乱,对眼前的大革命缺乏足够的理解。

按照阿隆现在的想象,那时的秋妮一定是在懵懵懂懂中想着一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情:要不要写信告诉远在北京的顾克?怎样写,写些什么?

如果没有任何编造故事的矫情,深入人物的心理,倒可以体会到顾克的父亲要被遣送回村的消息带给秋妮的是有点兴奋的紧张。好像一个行将出嫁的女孩正在等待婆家迎亲队伍的到来。当然,这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比喻。  无论如何,早晨一听到这个消息,她就处在说不清楚的半兴奋半惊恐的紧张之中。正是从这时起,她才发现自己与顾克有种不平常的关系。当然,这个山村的女孩绝不会自省到这一点,她只是不由自主地觉得该为顾克做点什么。大半个时辰,她一直在焦灼中愣着神,而且在这前所未有的焦灼中,发现自己长大了一些。

一个从小只知道在姐姐眼皮底下隐藏小秘密的女孩,现在多少有点突然地萌发出一个自己也说不清的决心来。

就这样,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农家的姑娘迈出了暗黑的窑洞,走到无处躲藏的白日头里。

打麦场上的批斗大会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全部特征:夏日的炎热,革命的威严,大队干部不高不低的权力,民兵手中步枪的严肃,群众振臂高呼的口号,全村一二十个地富反坏右分子低头弯腰接受批判的战栗。秋妮与父母、姐姐坐在一起,也跟着前后左右的人举手呼口号。她看到顾克的爷爷顾老头又瘦又皱地大弯腰撅在那里,像一棵折断的朽树。

在那个革命的浪潮中,秋妮绝不会怀疑革命本身。然而,她是不是会怀疑自己的一点特殊情绪,倒也不一定。总之,她知道村里的地富反坏右一直是阶级斗争的对象,也知道阶级斗争有时是跟着上边大形势走的。说到活生生的人,村里的贫下中农对地主富农似乎并没有太大仇恨,除了照章办事地呵斥他们义务扫街以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只是革命来了,贫下中农们便都革命了。现在对地主富农的批斗就挺吓人的:皮带抽,棍棒打,枪托砸,都雨点般用上了。天下有时是因为仇恨而打人;有时是因为打人而打出仇恨来。仇恨也是可以按照需要制造出来的。

没过多久,秋妮就看到顾老头被打得口吐白沫,一头栽倒在地,又看到他被两个民兵一左一右架着押往场外。接着,所有的批判对象都被人一左一右反扭着双臂押出场外,持枪的民兵纷纷沓沓跑动着,全村人在大队干部的指挥下半齐半乱闹闹哄哄地朝村口—走去。

P9-11

后记

《牺牲》是一部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周礼·地官·牧人》云:“凡祭祀,共其牺牲。”《左传-庄公十年》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今用“牺牲”,多取其舍弃、捐弃之义。

古人为何用牛猪羊等祭祀,这自然是一个文化人类学的问题。将色纯体全的活生生的猪牛羊宰杀了供在祭坛上,就算是对天对地对神对祖宗的敬意。也有将活人杀了做祭祀的,看来人是更高级的牺牲。不过,杀人做牺牲,多是用俘虏或者罪人。还有没有更虔诚的祭祀?按照可以想象的逻辑,那无非是将自己当做牺牲放到祭坛上。于是,就有了各种牺牲自己生命的英勇之举。这时,“牺牲”也便从名词变为动词。

只要想一想将活生生的自己当做“牺牲”放在祭坛上供奉的场面,再想一想那种香火缭绕肃穆庄严的氛围,就能真正体会“牺牲”二字的含义。

当我们今天用“牺牲”作为这部动乱年代爱情故事的书名时,它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我们看到了男主人公顾克与女主人公秋妮各自将自己的生命做了神圣的祭祀。男人可能是为了一点并不算奢侈的思想自由;女孩则是为着一份并不算过分的爱情。在人类某些奇特的历史阶段,并不奢侈的愿望会生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有些并不过分的目标却带来了地狱般的长途跋涉。

我们不能断定人活在世都有牺牲自己生命祭祀一个自认为神圣的事物的本能,然而我们却可以确认,有一些人是这样的,他们终生顽强不息地努力,最终成为自己目标的牺牲。秋妮和顾克的故事带出他们生存的历史因素,他们的牺牲也可能是一道火焰,能够擦拭去活着的人们的蒙昧;也可能只是黑暗中微弱无力的一点荧光,千千万万点荧光也都微不足道地消灭在黑暗中。

这样说来可能又过于感叹。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无尽地活动着。一棵草拱出地面,挺过寒霜暑热,黄死在秋尽冬来。一只野兽也在日夜奔波寻觅着食物洞穴,而后寻觅自己的爱情和生育,最终也将自己作为牺牲供奉在大自然的祭坛上。人更不用说,是好是坏,最终都化为色纯体全的牺牲祭祀在人类历史上。这样,我们对本书男女主人公的牺牲就多少有了一些现代人习惯的调侃:他们与一棵小草、一只田鼠并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天下的牺牲毕竟千差万别。秋妮顾克的牺牲大概会使绝大部分读者生出感动的心理,因为他们的牺牲不仅于他们自己有意义,对他人也有意义。一只田鼠的牺牲只会以它的腐烂对养育它的土壤做出回报:而秋妮和顾克的牺牲还多少给了我们认清人类的照明。

顾克的故事或许让今天的中国人对那段动乱的历史有种种良知的回想;而秋妮的故事大概会使相当多的女人和女孩联想到自己在十五六岁时开始的心理历程。

这个世界上还有数不清的秋妮似的女孩和女人在通往爱情的圣坛上倔强地前行着,秋妮的故事或许会使她们对女人为爱情的牺牲做出更清醒的审视。《牺牲》这部小说对秋妮这样的女孩其心理历程做了延绵不断的细腻追踪,这种长镜头似的描述会使一切渴望从社会底层奋斗出来的女孩看清自己隐秘的心理轨迹。在今日繁华的都市中,自然没有北国山区的锋利风雪,然而,像秋妮一样的女孩却还比比皆是。她们一定是这个故事的热心读者。  愿秋妮的故事朴素地走进读者的心灵。

那段动乱的历史及北国山区的风雪离我们已越来越遥远,当一个世纪两个世纪过去了,秋妮的故事或许能成为那时的女人和女孩喜爱阅读的一个童话。

本书二○○○年由《大家》杂志刊发,云南出版社随后出版。这次收入长篇小说文集,进行了全面修订。

 柯云路

 二○○八年九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牺牲(修订版)/柯云路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柯云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60725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