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文艺风云书系”中的一册,“文艺风云书系”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现当代文艺研究丛书。丛书以五四以来的文艺风云人物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艺运动、思潮、流派、社团、期刊、事件等为研究对象;形式有研究专著、传记、回忆录、访谈录、论文集等;作者或为有关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或为在有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丛书第一批共11种,内容涉及“十七年”左翼文艺思潮、“文革”诗歌、“样板戏”、“新时期”文坛的拨乱反正,以及世纪之交的“主旋律”文学等。
| 图书 | 文学与历史叙述/文艺风云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文艺风云书系”中的一册,“文艺风云书系”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现当代文艺研究丛书。丛书以五四以来的文艺风云人物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艺运动、思潮、流派、社团、期刊、事件等为研究对象;形式有研究专著、传记、回忆录、访谈录、论文集等;作者或为有关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或为在有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丛书第一批共11种,内容涉及“十七年”左翼文艺思潮、“文革”诗歌、“样板戏”、“新时期”文坛的拨乱反正,以及世纪之交的“主旋律”文学等。 目录 序 关于50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 “当代文学”的概念 20世纪中国文学纪事(下)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左翼文学与“现代派”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回答六个问题 当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文学 目前当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问题的批评” 批评的“立场”断想 《1956:百花时代》前言 《1956:百花时代》后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现代文学” 文学作品的年代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序 期许与限度 中国当代文学 双百方针 与李杨就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我们为何犹豫不决 读《鼠疫》的记忆 历史承担的意义 文本“缝隙”与“历史深处” 浩然和浩然的作品 30年代初的孔乙己造像 读有关《暗示》的批评 “重写诗歌史”? 《赶车传》的潜文学价值 《90年代中国诗歌》序 如何对诗说话 林庚先生和新诗 《在北大课堂读诗》序 《朦胧诗新编》序 一首诗要从什么地方读起 《新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史问题 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更感兴趣 与北大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座谈 附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讨会纪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学与历史叙述/文艺风云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洪子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1401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8000 |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28 |
| 宽 | 153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