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大脑之谜居大脑、物质结构、宇宙演化及生命起源这四大科学之谜之首。本书作者倾注了40年之心血,从医学科学的角度并结合了哲学的思维,对大脑之谜进行了探索。不仅对纷繁复杂的82个大脑之谜以及许多谜中谜作出了新的解释与回答,而且对诸多深邃难解的精神现象之谜也作出了新的解释与大胆的设想。本书以“精神分子论”的全新观点,用精神分子是人脑的“DNA”、破解大脑之谜的突破口是信息分子、心理过程只不过是更复杂更高级的生理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等等理论,提出“物质的脑不可能产生非物质的精神、心灵”、“精神是物质的一种高级形态”等新看法。从而大胆畅想了人类在真正破解了大脑之谜后,将会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带来怎样的冲击和震动。

本书力图通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去阐释深奥的理论问题,把复杂的专业问题写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涉及精神、思维、意识、做梦、情感、情绪、记忆、感知、灵感、智慧、天才等大量人们所关心的问题。适宜于专业人员以及广大的对大脑及精神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人类的大脑是生命进化史中的一个顶峰,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最神奇的器官,但也是一个充满谜团的神秘王国。精神是大脑的产物,然而人脑中的精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人脑中的精神究竞是什么样子呢?精神真的如哲学家们所说是一种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的灵魂、理念或“幽灵”吗?物质的大脑为什么会产生出非物质的精神呢?大脑又是如何产生出精神的呢?古往今来,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哲学与科学的难题,一直是一个无法解开的“世界之结”,精神与物质究竟具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可能解开这个“世界之结”吗?人类的大脑具有非凡的思维能力,然而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能够进行思维呢?大脑究竟是通过什么东西进行思维的呢?思维的本质与机理究竟是什么呢?大脑能够记忆浩若烟海般的信息,我们的脑为什么能够记忆呢?记忆的物质基础究竟是什么呢?记忆又存储在脑的什么地方呢?有些记忆为什么能够保存终生呢?小小的人脑为什么能够容纳浩若烟海般的信息呢?当我们看外部世界的时候,在我们的脑中能够形成许许多多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图像,我们的脑为什么能够形成这些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图像呢?人们都说在我们的脑中存在着一个博大浩瀚的精神世界,然而这个博大浩瀚的精神世界究竟存在于脑的什么地方呢?人脑中的这个精神世界又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呢?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意识,然而究竟什么是意识呢?大脑这块貌不惊人的物质为什么能够产生出神奇的意识呢?人类具有无与伦比的智慧,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智慧使人类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然而究竟什么是智慧呢?人的智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天才是如何产生的?天才的脑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我们为什么会做梦呢?梦是如何形成的?梦又具有什么意义呢?人类是一种富于感情的动物,然而究竟什么是感情呢?人类为什么会产生感情呢?感情形成的机理究竟是什么呢?……大脑之谜是一个纷乱如麻、深邃难解的谜团,在这个谜团中包含着82个谜以及194个谜中谜,这个谜团不仅成为四大科学之谜之首,也对科学构成了最困难、最严峻的挑战,直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依然无法破解大脑之谜。

本书作者对大脑之谜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探索,而本书就是作者40多年探索的总结与结晶。本书提出了一个原创的精神理论与脑理论——精神分子论,并通过这个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对大脑之谜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新的探索,本书对纷繁复杂的82个大脑之谜以及许多谜中谜都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与回答,初步揭开了大脑谜团的神秘面纱。本书还揭示了人脑中的一个新大陆——人脑中的精神分子世界,揭示了精神活动的微观过程及分子机理,并且对许多深邃难解的精神现象例如思维、精神、意识、潜意识、自我、梦、智慧、感情以及意识感受性等也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而这些解释有可能初步填补哲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领域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与空白区。本书还从脑科学的角度对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作出了更为精细的解释,试图破解这个困扰哲学与科学多年的“世界之结”。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创新,书中不仅提出了一个新的精神理论与脑理论,而且还提出了不少新概念、新观点、新思路及新假说,其中仅原创观点就多达200余个。

本书不仅对大脑之谜以及精神现象之谜进行了新的探讨,而且还从脑科学的角度对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教育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点与思路,所以本书很值得脑科学或神经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意识科学家、思维科学家、生命科学家、教育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教师及学生一读。本书的语言也颇具特色,由于尽量通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去阐释深奥的理论问题,尽量把复杂的专业问题写得通俗明白,尽量为枯燥的学术著作增添一些文采,所以本书也十分适宜所有对大脑及精神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提出了“精神分子论”在确立后,将对传统世界观提出挑战。其“传统世界观关于两个世界的图景并非是真实可信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其实是同一的,从两个世界到一个世界,在21世纪的今天,极可能会发生一次世界观的革命”之提法,仅是作者个人的一种观点和设象,欢迎广大读者批评。

目录

自序 精神分子论与大脑之谜

第1章 大脑之谜

 1.大脑之谜——世界上最为深邃难解的谜/2

 2.大脑之谜的清单/5

第2章 破解大脑之谜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

 1.破解大脑之谜的战略与策略问题/12

 2.遗传之谜破解的启示/13

 3.破解大脑之谜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16

第3章 破解大脑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1.人脑中的“DNA”——精神分子/24

 2.精神可以还原为分子事件/27

第4章 破解大脑之谜的一个新理论

 1.正确的脑理论是认识脑的明灯/33

 2.建立正确的脑理论是脑科学的当务之急/34

 3.精神分子论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脑理论/35

第5章 思维、精神及意识是同一的吗

 1.三概念理解与应用上的混乱局面/41

 2.思维的新定义/43

 3.精神的新定义/46

 4.意识的新定义/47

 5.思维、精神及意识的区别与关系/51

第6章 精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1.神秘的精神——传统精神观的答案/54

 2.困惑的精神——传统精神观所造成的困惑局面/57

 3.精神的反思——对传统精神观的质疑与反思/58

 4.精神的本质是分子/61

 5.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分子是如何表达精神的/74

 6.人脑中的信息分子/75

第7章 精神究竟是什么样子 

 1.精神为什么会具有结构与形态/78

 2.精神的结构与形态/79

 3.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精神的结构与形态/82

第8章 精神分子论对传统精神观的挑战

 1.千古之谜,人们究竟迷失在哪里/84

 2.对精神本质认识的种种误区/86

 3.精神分子论与传统精神观的六大区别/94

 4.一次精神观的革命/95

第9章 大脑中的“CPU”是什么

 1.什么是思维的主体/97

 2.突触是神经元的“话筒”

——突触在神经元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与意义/98

 3.神经元胞体的结构与功能/101

 4.大脑思维的主体——胞体/106

 5.神经元是一个“微型脑”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神经元/108

第10章 人脑中存在着一个如同电视机那样的

“显示器”吗

 1.人脑中存在着一个如同电视机那样的“显示器”吗/111

 2.海马——人脑中的“显示器”/114

 3.海马是如何显示图像的/118

 4.为什么说海马是脑的显示器/123

第11章 大脑是如何进行思维的(一)

 1.思维的主题/129

 2.神经网络与中心神经元/129

 3.思维的过程/131

第12章 大脑是如何进行思维的(二)

 1.思维活动的主角是分子/149

 2.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分子编码的过程/153

 3.为什么说思维的过程就是分子编码的过程/158

第13章 脑为什么能够记忆 

 1.记忆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黑洞”/163

 2.记忆的物质基础之谜/164

 3.记忆与思维的关系/169

 4.记忆是如何形成的——记忆的过程与机理/170

 5.关于记忆本质的假说/174

第14章 记忆存储在脑的什么地方

 1.记忆究竟定位在哪里/177

 2.记忆定位于神经元胞体/178

 3.记忆的定位假说与记忆的分布假说/179

第15章 脑如何把记忆的信息有组织地存储起来

 1.脑为什么能够把记忆的信息有组织地存储起来/182

 2.脑如何把记忆的信息有组织地存储起来/182

 3.记忆的图书馆假说/183

 4.“记忆的图书馆假说”的实验证明/185

第16章记忆为什么能够保存终生

 1.记忆为什么能够保存终生/187

 2.意识性加固与潜意识加固/188

第17章 记忆为什么能够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

第18章 记忆为什么会遗忘 

 1.遗忘的定义与学说/195

 2.遗忘的本质/196

 3.遗忘的机理/197

 4.对一些遗忘现象的解释/200

第19章 有些老年人为什么会变成痴呆

 1.老年性痴呆症的病理特征 /205

 2.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206

第20章 小小的人脑为什么能够存储浩若烟海的信息

第21章 精神世界究竟在哪里 

 1.精神世界究竟在哪里/213

 2.精神世界就在大脑神经元的胞体之中/214

 3.人脑中存在着两个互相对立的世界吗/215

第22章 人脑中的自我是什么

 1.什么是自我/219

 2.自我的本质/221

 3.自我是如何形成的/225

 4.自我的价值与功能/228

第23章 意识究竟是什么 

 1.意识是对科学的巨大挑战/232

 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34

 3.对意识的种种误解/237

第24章 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1.产生意识的神经结构是什么/245

 2.意识是如何形成的/245

 3.意识形成的神经机理/248

第25章 意识具有哪些作用与影响

第26章 大脑的物理学过程为什么会引起意识感受

 1.为什么说意识的“可感受性”是一个“难解问题”/260

 2.意识感受为什么会伴随大脑的物理学过程而出现/261

 3.大脑的物理学过程为什么会引起意识感受/262

 4.大脑的物理学过程如何引起意识感受/263

 5.破解“世界之结”/265

第27章 潜意识是什么 

 1.什么是潜意识/269

 2.潜意识的本质是什么/271

 3.参与潜意识活动的各种分子/273

 4.潜意识与无意识、下意识及显意识/275

 5.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276

第28章 显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1.什么是显意识/279

 2.潜意识与显意识之间的关系/281

 3.人脑中思维境界的转换与共存/284

第29章 梦是什么

 1.梦的特{iE/289

 2.梦的本质/293

 3.梦形成的机理/296

 4.梦的作用与意义/300

第30章 脑如何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

 1.反应的定义/308

 2.人类的智慧反应/311

 3.脑在反应中的作用/316

第31章 人为什么会产生感情 

 1.感情的定义/320

 2.感情的本质/323

 3.感情形成的机理/326

第32章 人脑中的精神如何转化为行为

 1.行为的定义/334

 2.行为的神经基础/339

 3.目的与计划的物质基础/341

 4.行为的分子机理/343

第33章 智慧究竟是什么 

 1.智慧的定义/351

 2.智慧的本质/353

第34章 人的智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1.脑结构与遗传/361

 2.智慧与遗传/367

 3.人的智慧究竟是从哪里来的/370

第35章 人类能否制造出像人脑一样聪明的电脑

 1.电脑面临的六大难题/374

 2.关于电脑与人脑的争论/379

 3.如何解决电脑所面临的六大难题/382

 4.人类一定能够制造出像人脑一样聪明的电脑/387

第36章 人脑能否破解人脑之谜

第37章 精神分子论对82个大脑之谜的解释与回答

第38章 精神分子论的确立将对传统世界观提出质疑与挑战

 1.传统世界观:关于两个世界的图景/42l

 2.传统世界观的困惑:两个世界的矛盾与裂痕/423

 3.传统世界观的危机:一个虚幻的精神世界/425

 4.从两个世界到一个世界:一次世界观的革命/428

第39章 大脑之谜破解之后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为什么说海马是脑的显示器

多年来,有很多神经科学家都在研究海马,大家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海马与记忆的关系方面,很少有人把海马与脑的“显示器”联系起来,所以“海马显示器假说”是一个大胆的假说。但是它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测与想像,有不少事实与实验都可以对这一假说加以证明。

(1)在所有的感觉中,视觉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至少有70%的外界信息是由视觉系统接受、处理和感知的。对于动物来说,在所有的视觉信息中图像信息称得上是最为重要的信息,因为动物在寻找食物、躲避天敌、进行交配、抚养后代等生存活动中,都离不开图像信息。如果看不到食物的图像,动物就很难找到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看到天敌的图像,动物就极易丧失生命……所以图像信息是关系着动物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海马的主要功能极有可能就是显示图像,也就是说海马是脑中的“显示器”。

神经科学家卡达的实验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为了搞清海马的功能,卡达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大鼠脑中的海马破坏,结果实验大鼠就不能像正常大鼠一样通过迷宫找到食物。由于海马是脑中的图像“显示器”,海马被破坏之后,大鼠的脑中无法显示出迷宫与食物的图像,所以它也就无法通过迷宫去找到食物。

P123

序言

精神分子论与大脑之谜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欢迎您和我一起去探索一个神秘的王国,这个神秘的王国就是我们的大脑。人类的大脑是一颗璀璨瑰丽的明珠,但也是一个极其神秘的王国,在这个神秘的王国里虽然充满了深邃难解的谜,但它却又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不少科学家都认为,在四大科学之谜——物质结构之谜、宇宙演化之谜、生命起源之谜以及大脑之谜中,大脑之谜堪称四大科学之谜之首,堪称科学难题之最。正因为大脑之谜是科学难题之最,所以当大脑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时,科学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正如俄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的那样:

“从伽利略时代起不可遏止的自然科学进程,初次明显地停顿在脑髓最高部分面前,或者一般地说停顿在动物与外界具有最复杂关系的器官面前。这并不是偶然的,这的确是自然科学的紧要关头。”

大脑已经成为一个最顽固的堡垒,直到21世纪的今天,科学依然无法攻克这个堡垒,依然无法揭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奥秘,所以破解大脑之谜已经成为科学所面临的一个最困难、最严峻的挑战。大脑之谜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谜,而是一个由许多谜交织而成的纷乱如麻的谜团,在大脑的谜团中,精神之谜、思维之谜、自我之谜、意识之谜、感情之谜以及智慧之谜等精神现象之谜更是一些深邃难解的谜中谜。千百年来,虽然有不计其数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及科学家曾对大脑之谜以及精神现象之谜进行过探索,但是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这些谜依然无法破解,依然是科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心物问题或心身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心灵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心灵与物质的关系是什么?心灵与大脑的关系又是什么?几千年来,虽然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及科学家们苦苦探索,但是直到2l世纪的今天,这些问题依然未能解决。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在长达4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一直致力于大脑之谜地探索,尤其是对大脑精神现象之谜和心身关系之谜地探索。40多年来,我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在书后的“跋”中,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我对大脑之谜的探索历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经过多年艰难探索,我终于提出了一个新的精神理论与脑理论——“精神分子论”,并通过这个新的精神理论与脑理论对纷乱如麻的大脑谜团和深邃难解的精神现象之谜以及心身关系之谜进行了新的探索,而这本40多万字的《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就是我40多年呕心沥血、艰难探索的总结与结晶。

全书约40多万字,共分39章,在开头的第1—2章,本书重点探讨了“大脑之谜的清单”以及破解大脑之谜的“突破口”问题,在第3~4章则重点介绍了破解大脑之谜的金钥匙——精神分子以及新的脑理论——精神分子论。本书的中心内容是对大脑之谜、精神现象之谜以及心身关系之谜地探讨,从第5章一直到第36章,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主要的大脑之谜以及精神现象之谜分别进行了专题探讨,例如精神的本质之谜、精神的结构与形态之谜、思维的过程之谜、思维的本质与机理之谜、人脑中的“显示器”之谜、记忆之谜、遗忘之谜、人脑中的精神世界之谜、自我之谜、意识的本质之谜、意识的形成之谜、意识的感受性之谜、潜意识之谜、梦的本质与作用之谜、感情之谜、行为之谜以及智慧之谜等等。通过这些探讨,本书对这些深邃难解的大脑之谜、精神现象之谜以及心身关系之谜做出了全新的解释,提出了全新的答案。在第37章,本书逐一介绍了精神分子论对82个大脑之谜以及许多谜中谜的解释与回答,第37章是全书的一个总结。在第38章,本书重点讨论了精神分子论对传统世界观可能产生的冲击与影响。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即第39章,作者预测了人类破解大脑之谜的可能时间,并且展望了大脑之谜破解之后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大脑是一个充满谜团的神秘王国,然而这个神秘的王国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探索者。长期以来,哲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或神经科学家、生命科学家以及计算机等科学家都在研究脑,所以研究脑的书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也不少。《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也是一本研究脑的书籍,但是与许多同类书籍相比较,本书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独特之处,本书究竟具有哪些鲜明特色与独特之处呢?

本书既不是各家学说的综述,也不是多位作者的论文汇编,而是作者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总结与结晶。由于是作者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总结与结晶,所以本书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原始创新”,本书提出了一个原创的精神理论与脑理论——精神分子论,并通过这个新的精神理论与脑理论从新的角度对大脑之谜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这些新的探索,本书不仅对纷乱如麻的大脑谜团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而且对纷繁复杂的82个大脑之谜以及许多谜中谜也提出了全新的答案。作为一个新的脑理论,精神分子论驱散了笼罩在大脑以及精神之上的重重迷雾与阴影,把真实的脑和真实的精神展现在人们面前,不仅为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操作的“脑模型”,而且为精神现象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本书不仅提出了一个新的精神理论与脑理论,而且还提出了不少新概念、新观点、新思路及新假说,本书在目录之后特别编排了一个“新观点导读”,其中收录的原创观点就多达200余个。

在大脑的谜团中,精神、意识、自我、潜意识、梦、智慧以及感情等精神现象之谜是一些更为深邃难解的谜中谜,精神现象之谜不仅是科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而且也是哲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领域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或空白区。本书通过精神分子这把“钥匙”打开了脑的“精神大门”,不仅揭示了人脑中的一个新大陆与新境界——人脑中的精神分子世界,而且初步揭示了精神活动的微观过程以及分子机理,并且对诸多深邃难解的精神现象之谜也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则有可能初步填补那些薄弱环节或空白区。

长期以来,心身问题、心物问题或心灵哲学一直是哲学家们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哲学家们大都是通过纯思辨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他们很少从脑科学或神经科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更精细的解释。精神分子论也对心身问题、心物问题或心灵哲学进行了诸多探讨,但与哲学家们不同的是,这些探讨并非是纯粹的哲学思辨,而是通过脑科学或神经科学的细节对心身问题、心物问题或心灵哲学问题进行更为精细的解释,并把哲学与脑科学或神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纯粹的哲学问题变成了一个哲学+科学的问题,为心身问题、心物问题或心灵哲学增加了更为坚实的科学基础,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是一本比较独特的书,这是因为本书既不是一本纯粹的哲学或心理学著作,也不是一本纯粹的脑科学或神经科学著作,它广泛汲取了脑科学或神经科学、哲学、心理学、意识科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命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新成果,并从多学科的多个角度去探索大脑之谜和精神现象之谜,所以它是一个以多学科合作为特征的新的“认知科学”的尝试,也是一个交叉科学和边缘科学的新尝试。

《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不仅从多学科的多角度去探索脑及精神的奥秘,而且还从脑科学的角度对哲学、心理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教育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并且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点与思路,而这些新的观点与思路极有可能会对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们具有一定的启迪或借鉴作用,所以本书不仅值得脑科学家或神经科学家们一读,而且还值得哲学家、心理学家、意识科学家、思维科学家、生命科学家、教育科学家以及计算机等科学家们一读。  《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提出了破解大脑之谜的新思路,揭示了人脑中的新大陆与新境界,对许多长期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答案,并对纷乱如麻的大脑谜团、深邃难解的精神现象以及长期困扰人类的心身问题都做出了全新的解释。作为一个全新的精神理论,精神分子论又对流传千百年的传统精神观以及传统世界观提出了质疑与挑战,所以它有可能对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教育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产生广泛的冲击与影响。

亨德利克·房龙曾指出:“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正是由于不断产生新的思想”

科学的发展史也证明,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的胜利在于冲破传统观念。

脑科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与学说,才有可能促进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与学说又常常与传统观念相悖,常常与传统观念发生矛盾与冲突,所以当新的理论与学说刚刚诞生的时候,它最需要的是阳光、雨露、理解与呵护,它最害怕的是冷遇、嘲笑、压制及扼杀。本书也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理论及新假说,由于是新生的观点、理论及假说,它们可能还比较稚嫩与粗糙,所以我衷心地希望人们对它们多一点理解与宽容。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尤其是非专业的朋友们也能读懂本书,我特别注意本书的语言特色,我尽量避免把本书写成一本艰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学术专著,这样的书极易让人望而却步。我尽量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语言去阐释深奥的理论问题,尽量把复杂的专业问题写得通俗明白,尽量为原来枯燥的学术著作增加一些文采。我还希望我的这本书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朋友们,吸引他们也投身到大脑之谜的探索中来,也许在将来,大脑之谜就是被他们之中的一些佼佼者破解,也许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就在他们中间!

科学探索犹如登山,我们之所以能够站得略微高一点,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前辈和老师们的研究基础之上。书中参考、引用了不少学者的著作,重要的引文已在每章的章后注明了出处,而所有的参考文献也都一一列于书后,我谨向这些学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尤其令作者感动的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有幸得到哲学界老前辈黄老(楠森)以及著名神经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关心与鼓励,他们曾数次亲笔写信赐教,我深深地感谢他们!在《中州学刊》编辑部何大明等编辑的热心帮助下,书中的部分观点能以论文的方式与读者早日见面;在群言出版社和闻立鼎主任的热情关心下,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我谨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三国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著书立说确是一件神圣之事,不敢有半点虚妄与马虎,《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之所以敢于不顾贻笑大方而公之于众,志在抛砖引玉、切磋研究、探讨争鸣。由于本书所探讨的大都是哲学、心理学、脑科学领域中最深邃难解的未知领域,所以研究难度很大,加上自己学识浅薄、水平有限,所以书中错讹之处一定甚多,我真诚地欢迎专家、同仁以及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

陈定学

2004年12月9日于郑州桃源斋

后记

——我与精神分子论

《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终于完成了,我心中十分高兴,40余年的心愿终得实现,我不能不感到高兴;但是,在高兴之余,我的心中又生出了许多感慨与悲哀。这本书凝聚了我40多年的心血,伴随我走过了40多年艰难的人生历程。4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学生,而今已是两鬓如雪的老人,一本书竟然用了40年的漫长岁月才得以完成,这怎能不令人感到悲哀,又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呢!

我的祖籍是河南孟州,就是那个曾经出过“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学家韩愈的孟州。我虽是孟州人,但我在孟州生活的时间却很短暂,记得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年幼的我就随父母来到河南西部一个名叫渑池的小县城。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那时的渑池县城是一个十分破旧的小城,城内只有一条弯曲狭窄的街道,街道两旁大都是一些低矮的店铺,城里的人也不多。但是这个小城却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春秋战国时秦国与赵国的“会盟”之地,所以它也称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历史名城。我的学生时代就是在这个小县城里度过的,1959年,我小学毕业后考入了渑池县第一中学。我进入初中的第一个班主任是陈无尘老师,那时的陈老师还很年轻,高高的个子、清瘦的身躯,戴着一副白色眼镜。陈老师是一位耿直而又清高的人,他的性格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但他却又是一位恪尽职守、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他对自己的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陈老师深受孔盂教育思想的影响,他立志要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为国家培养出几个出类拔萃的人才。那时我也是陈老师重点培养的学生之一,他在我身上也倾注了不少心血,对我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惜我这个学生忙碌了大半生却一事无成,实在是愧对老师!陈老师对我一生最大的影响就是把我带进了哲学的殿堂,记得是在一年级某一天,他特地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哲学小册子让我读,在今天看来,那本小册子里所讲的哲学理论只不过是一些十分浅显的入门知识,但对于一个初一的学生来说,这些哲学理论简直就是一种高深而又神圣的理论!这本小册子把我带进了一个神奇的哲学世界,从此我疯狂地爱上了哲学,爱上了这个既给我带来了非常的智慧,也给我带来了非常的苦难的哲学!

那时,哲学就像面包和水一样吸引着我这个具有强烈求知欲的中学生,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大量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著作,几年下来,我几乎把学校和县图书馆里的哲学著作读了一遍,我自己的书桌上也摆满了各种哲学书籍。那时的中国盛行学习苏联“老大哥”,所以苏联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极为流行,原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那时被尊崇为哲学的经典教科书。记得那是两本很厚的书,字数近60万,为了啃透书中深奥的哲学原理,我废寝忘食,苦苦钻研,几乎患上神经衰弱症。未知世界的奥秘深深地吸引着我,那时的我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下定决心去寻找精神或意识的真正本质,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决定竟使我走上了一条漫长而又艰难的探索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定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05592
开本 32开
页数 4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5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338.2-4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