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内容
编辑推荐

林欣浩所著的《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是人人都读得懂的佛学书。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是一部轻松易懂的佛教简史。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能解答所有与佛学有关的疑问。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是第一本从逻辑底层推演,阐述佛教来龙去脉的佛教科普书!

内容推荐

林欣浩所著的《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目录

前言:高僧能算命吗?

一 黄巾民变的大漏洞

二 佛学故弄玄虚还是遵守逻辑?

三 和尚、比丘与头陀有什么区别?

四 为什么有好人受苦有坏人开心?

五 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

六 想成佛就不要做善事?

七 噤若寒蝉的御弟

八 失败者唐僧

九 世界是一个整体?

十 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十一 向孔丘鞠躬

十二 谁笑到了最后?

十三 念声佛号,佛就会来救我吗?

附:写在最后

试读章节

一 黄巾民变的大漏洞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彻底打击了汉朝统治的,是张角发动的黄巾民变。

关于起事过程,很多书里都会提到这么一件事:

在起事前夕,张角手下有个叛徒向朝廷告密。朝廷立刻展开了对黄巾军的抓捕,所以张角不得不提前起事。这事有史可查,《后汉书》里就是这么写的①。

但就在这么一个几乎没争议的小细节里,却有一个大漏洞。

我们先学个小知识。

中国古人有一门叫作“谶(chen)”的学问。

“谶”就是预言的意思。有的谶用图画画出来,有的谶用文字写出来。

用图画表示的,叫“图谶”,比如《推背图》。

用文字写的呢,叫“谶语”,比如《烧饼歌》。

我们有个成语“一语成谶”,意思就是: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结果一不小心就应验了,成了“谶语”了。

古代人科学知识不发达,所以很容易相信预言这东西。就像古代欧洲遍地都是“先知”一样,中国古人也特别相信“谶”。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起兵之前,社会上就流行着“刘秀当为天子”的预言。有一位王莽朝廷的重臣刘歆,还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以迎合这句谶语。结果这位“假刘秀”兵败身亡,“真刘秀”却如谶语所说,当上了天子。

这事看上去很神秘:难道古代真有能预言未来的方士?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很多政权起兵造反。其实每个政权下面都有几个预言家,造些本政权的领袖注定当天子之类的谶语。不仅有预言刘秀当天子的,还有预言“刘三”、“刘四”的。这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要是预言家依附的政权失败了,预言家一跑就是。可万一要是夺权成功,这预言家就一跃成为一言兴邦的国师啦。

所以最后无论是哪个政权上台,总能有一条谶语能应验。

而且因为王莽抢的是西汉刘氏的皇位,所以当时关于刘姓的谶语特别多,有人预言“刘秀”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呢,刘秀这件事还是有点特别的地方。按照史书的说法,这句谶语在刘秀起兵之前就已经流传开了。最后能应验,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

正因为有了这个巧合,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刘秀在登基以后特别相信谶术。他“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术列为东汉帝国的官方学说。甚至根据图谶的指示来升降官员,分封王侯。

有了朝廷的推崇,有了本朝开国之主的亲身证明,所以在东汉时代谶术非常流行,老百姓都信。

谶术这事跟张角有什么关系呢?

张角为了给自己造势,也利用了谶术。他给自己编造了一条谶语,就是很有名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关键是,既然这句谶语是造势用的,所以不是在起事之后喊出来的,而是在起事之前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起事的时间也清清楚楚地写在里面了:“甲子”。

更为夸张的是,起事前夕,黄巾党人在首都和各地政府的大门上都用白土写了“甲子”两个字。

这种行为,就如同今天有一帮劫匪,抢银行前先到处嚷嚷:“礼拜三我们可要抢银行了啊!”这样还觉得不过瘾,又在那家银行的门上写上了大大的“礼拜三”三个字,生怕别人不知道。

你说,黄巾军这么明目张胆的造反法,算哪门子的“密谋”呢?不需要叛徒举报,早就应该被官府抓起来了啊!

这就是我所说的历史漏洞了。

不仅如此,还有更夸张的:

其实早在黄巾事变三年以前,东汉皇帝就对黄巾军的动态一清二楚!

三年前,皇帝刘宏就接到帝国军事总司令的报告,说有个叫张角的道士信徒太多,对帝国是个威胁。

总司令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案:

先让各地官员调查当地百姓籍贯,把外地人都送回原籍。这样黄巾党人就不能聚众集会了。然后再秘密逮捕张角,就可以不动声色的解决问题。

这个方案先釜底抽薪,再擒贼擒王。就算以我们今天的经验看,都觉得很靠谱。只要当时皇帝刘宏能采用这个方案,恐怕历史上就不会有黄巾民变这件事了。而且类似的报告几次三番被提出,直到黄巾军起事的前一年还有。但刘宏都没有理睬。  在我们看来,总司令的报告已经把黄巾军的危险说得非常清楚。刘宏不予理睬,只能说明他糊涂透顶。

然而不仅是皇帝糊涂,政府官员也一样。

张角搞社会活动,目的是收罗信众,所以他的活动是公开的,地方官员都知道。但是很少有官员认为黄巾集会是件危险的事。

P1-3

序言

高僧能算命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所谓信佛,指的就是老头老太太、土大款们到庙里烧香磕头,往“功德箱”里放钱。生活在科技时代的我们平时是接触不到佛教的。

其实,佛教早已经融入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远不止到庙里拜佛这么简单。比如,中国人遇到一些万幸的事,会说:“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这句话里的“佛”和“菩萨”,都是佛教的概念。

再比如,中国人遇到巧合的好事的时候,比如两个熟人无意中碰面了,会说:“咱俩真有缘分啊!”

——这个“缘分”也是佛教概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其中一种原因,就叫作“缘”。比如两个熟人的意外相遇这件事,在个体看来似乎是随机发生的,但是在宏观看来,是生活中的种种事件的一系列反应,导致了这两个人正好同时在这个地方出现。这些连锁反应,就是佛教所说的“缘”。

再比如,有的中国人遇到坏事的时候,会感叹说:“真是报应啊!”

——这个“报应”也是佛教概念。佛教常说“因果报应”,大致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了好事或者坏事,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受到相应的好报或者坏报。比如某人打了别人,按照佛教的理论,这个打人者早晚也得被别人打,这就叫“报应”。

这么看来,中国人生活中到处都是佛教的影子,中国人应该很熟悉佛教喽?

这么说也不对。

很多中国人自以为信佛,其实和真正的佛教信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举一个例子。

有些中国人讲究厚葬,坟墓搞得非常华丽,还在坟墓周围雕塑佛像、在墓碑上刻佛经,似乎这样就可以让故去的人在“那边”得到更好的待遇,或者让故去的祖先保佑子孙升官发财。那么,这是信仰佛教的表现吗?

不是。

这是因为,佛教有一个“轮回”的概念。比如《西游记》里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他被罚到人间,“投胎”变成了一只猪。这个“投胎”的过程,就是“轮回”的意思。

佛教认为,人去世以后会轮回成别的生命。既然人死后真正的生命已经轮回了,那么这个人留下的肉体就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所以没必要盖个大坟墓厚葬。实际上,印度佛教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张人死了不埋葬。僧人故去以后,直接就把尸体放到森林中,让野兽去啃食或用火烧。只不过佛教到了中国以后,这习俗和中国人的土葬习惯不符,才没流传下来。但无论如何佛教都不主张厚葬。按照佛教的丧葬习俗,可以给故去的亲人念经,但厚葬纯属浪费。  再说一个例子。

有的人觉得,到寺庙里捐钱就是信仰佛教的行为,很多信佛的人,遇到造佛像、印佛经的行为,都会慷慨解囊,到了庙里也是把大把的钱放到“功德箱”里。

这些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最早的佛教,也就是印度佛教那里,有一条戒律叫作“不持银钱戒”,僧人根本不允许接触金钱。不仅不能碰钱,除了衣物等少量生活必需品外,僧人不能拥有任何财产。为了彻底禁止私财,印度佛教甚至禁止僧人劳动、经商。也就是说,僧人连耕地都不允许,必须靠乞讨生活。

但是我们今天,佛寺收费已经成了很普遍的事。不仅很多信众都愿意捐钱,有些佛寺还干脆推出收费的“服务项目”:算个命多少钱啊,烧个高香多少钱啊。甚至有的寺庙干脆把自己变成了公司,注册商标,还打算要上市了。

这符合佛教的戒律吗?

还有个更好玩的例子。

我们刚才说,中国人遇到倒霉事,有时会说:“这是报应啊!”这话不仅用在自己身上,也能用在别人身上。比如一位中年妇女遇到自己的仇人倒霉,会幸灾乐祸地说:“这是报应!”我们说了,这是佛教概念。可紧接着,这位中年妇女又说:“这是老天爷在惩罚她呢!”

——这“老天爷”是什么意思?

“老天爷”既不是佛教概念,也不是道教概念,这是一个早在佛教和道教出现之前,中国本土就有的观念: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的、无所不能的管理者。

中国人认为,“天”能管理一切,所以皇帝的诏书会说“奉天承运”,意思是说,我的命令是遵照“天”的意思,所以你们必须听我的。皇帝本人也叫作“天子”,自称是“天”的代言人,所以他的权力比别人的大。

既然“天”能管理一切,那么也就可以决定凡人一生的遭遇,所以才有了“命运”的说法。

我们有时会听到中年妇女感叹:“我这辈子命不好。”意思就是,“老天”给我设定的“命运”不好,所以我才遇到了种种倒霉事。

有人遇到事情会感叹说:“这都是命中注定。”既然说“注定”,这也就是说,“命运”是在人出生之前就设定好的。就像一张计划表一样,你的人生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是你的个人意志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就叫作“宿命论”。

“命”也不是绝对不能改,但能改命的,都是特别厉害的人。

我们现在有个词叫“革命”,有的人以为这是个新词。其实这是个老词。《周易》里有“汤武革命”这样的话。

“汤”是商朝的开创者,灭了夏。“武”是周朝的开创者,灭了商。这里的“革”是“变革”的意思,“命”是“天命”的意思。“汤”和“武”都是推翻了旧的王朝,开创了新时代的人,所以说他们“革命”,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改变了国家命运的人。我们现在俗话说“革了你的命!”,好像“革命”的“命”是“性命”的“命”,这已经是曲解了。

刚才说了,佛教不认为有“天”,那么自然,也就不认为由“天”来制定的“命运”。佛教主张的是因果报应,所以佛教认为一个人遭遇的事情是由他之前的行为导致的“报应”,而不是外在的“命运”决定的。

因此,当一个中年妇女说自己“命不好”的时候,她用的不是佛教的概念。

既然“命”不是佛教的概念,自然“算命”也不是佛教的概念了。

实际上,佛教的戒律是严禁僧人给大众算命的——在佛教看来,根本就没有“命运”这个概念,那你给别人算命,你不就是骗人嘛!

所以如果在庙里遇到人说要给你“算命”,或者对你说“施主你的命数不好”,甭管这人是剃了光头还是有张出家证明,这个人都不能算是个真正的佛教徒。

相应的,“相面”、“看手相”这种行为,佛教也不相信。有的寺庙里放着签筒,信众可以求签。有时旁边还坐着一个和尚。因为签上的话都模棱两可,求签人还得拿着签找那个和尚,告诉他你所问何事,然后让他给你解签——按照正统佛教的说法,这都是在胡闹。

更有甚者,还有人号称能通过某种方式“改命”、“转运”(当然,“为了显示施主的诚心”,多少要收点钱的啦),这就更不属于佛教的概念了。因为佛教“因果报应”指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人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假如一个人原本做了恶事,注定要遭受恶报,结果花了一些钱、搞了一些仪式“转运”,就能避免自己承受恶报,那坏人岂不是太舒坦了?做坏事又能花钱免罪,那佛教岂不是成了收钱保护恶人的黑社会了吗?

所以“转运”这种行为,正统的佛教也是不承认的①。

但假如您脑筋足够快,此时会突然跳起来,大声问我:

那么“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也不属于佛教概念啊!

——中国百姓有了苦难,就去求神拜佛,祈求观世音菩萨能“救难”。可是按照佛教观点,苦难不是一个人做了坏事之后应该承受的惩罚吗?要是观世音真能救难,那不就等于让坏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了吗,因果报应不也就不成立了吗?

对不起,我要跟您说,这回您错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正统的佛教观点。

《法华经》里就说,如果有人能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法号,那么火烧不坏、刀砍不动、鬼怪也伤害不了①。

佛经上说得很清楚:观世音菩萨是能救苦救难的。

但您可能会困惑了,这“救苦救难”不是和“因果报应”矛盾了吗?

假如您对以上问题产生了困惑,那么我为您高兴:

您买对书了。

我们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本着抬杠到底的精神,对一切和佛教有关的疑问,都追问到底。

比如在前面的短短几段里,我们就产生了很多疑问:

土大款到庙里扔钱能不能得到福报?(答案是有的能,有的不能)那可以免灾吗?(答案是不能)寺庙收钱算违反戒律吗?(答案是大部分不算)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和“因果报应”矛盾吗?(答案是不矛盾)

您一定会问:为什么?

然而,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其实都涉及根本的佛学理论。您如果像我一样喜欢抬杠到底,那么您就必须和我一起研究完大半本书,才能对上面这些问题回答得有理有据。

等看完这本书,我希望您能初步成为一个佛教通,了解了中国佛教各个宗派的主张是什么。对于大妈貌似虔诚其实迷信的行为,您可以自信满满地对她说:

“大娘,您这观点不符合佛教的某某说法,百分百是假的!”

我们了解佛教的第一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历史记录中,这件事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了的大漏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欣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96490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2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2014109951
中图分类号 B949.2-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