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病方剂歌诀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数十年来专研温病学说,本书是作者继1990年《温病方歌一百首》后,14年磨一剑之成果。本书详述了解表、清热、和解等方法的161种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义及加减,是一本中医诊治温病的好书。全书内容丰富、简明实用、便于记诵,具有广泛的应用面。

内容推荐

作者研读温病学说理论基础并结合临床经验,于1990年撰写《温病方歌一百首》一书。14年来,不断探索总结应用温病学派理论、方剂诊疗各种疾病卓有成效。为此,将原书改编为《温病方剂歌诀》。该书介绍了治疗温病解表、清热、和解、通下、祛湿、开窍、熄风和滋阴法等8种方法,收集古方、验方和自拟方161首,编成歌诀。详述了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义及加减,是一本中医诊治温病的好书。本书内容丰富、简明实用、便于记诵,适合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使用。

目录

—、解表法/(1)

桑菊饮(附:加味桑菊饮)/(2)

银翘散/(3)

葱豉桔梗汤/(4)

清解汤/(5)

加减葳蕤汤/(6)

养阴清解汤/(7)

新加香薷饮/(8)

加味银翘汤/(9)

香薷杏桔汤/(10)

宣卫祛湿汤/(11)

桑杏汤/(12)

杏苏散/(13)

加味甘桔汤/(14)

透斑解毒汤/(15)

解肌透疹汤/(16)

疏风清络汤/(17)

清咽汤/(18)

银翘柴葛汤/(19)

柴胡荆芥汤/(20)

二、清热法/(21)

白虎汤(附:白虎加人参汤)/(22)

新加白虎汤/(23)

栀子豉汤(附: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豉桑葱汤、栀豉郁枳汤、栀豉贝络汤、栀子佩茵汤)/(24)

桑杏清肺汤/(25)

清络饮(附:清络饮加杏仁薏苡仁滑石汤)/(26)

清凉涤暑法/(27)

王氏清暑益气汤/(28)

三石汤/(29)

翘荷汤/(30)

新订羚骨汤/(31)

清营汤/(32)

清宫汤/(33)

清络汤/(34)

犀角地黄汤/(35)

犀地丹茅饮/(36)

化斑汤/(37)

凉血化斑汤/(38)

清瘟败毒饮/(39)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40)

竹叶玉女煎/(41)

导赤清心汤/(42)

神犀丹/(43)

犀地清络饮/(44)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45)

三黄二香散/(46)

清盂汤/(47)

柴膏蓝根饮/(48)

银翘马勃散/(49)

余氏清心凉膈散/(50)

凉营清气汤/(51)

清咽养营汤/(52)

加减芩芍汤(附:黄芩芍药汤)/(53)

竹叶石膏汤/(54)

三、和解法/(55)

蒿芩清胆汤/(56)

蒿芩郁薇饮/(57)

达原散(附:柴胡达原饮、宣透膜原法)/(58)

加减温胆汤/(60)

柴胡白虎汤/(61)

柴芩清膈煎/(62)

柴胡羚角汤/(63)

四、通下法/(64)

大承气汤(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理气通腑煎、导滞承气汤)/(65)

凉膈散/(67)

新加黄龙汤/(68)

宣白承气汤/(69)

导赤承气汤/(70)

牛黄承气汤/(71)

增液承气汤/(72)

承气养营汤/(73)

护胃承气汤/(74)

白虎承气汤/(75)

羚钩承气汤/(76)

豁痰承气汤/(77)

枳实导滞汤/(78)

桃仁承气汤/(79)

加减桃仁承气汤/(80)

解毒承气汤/(81)

麻仁黄枳汤/(82)

五、祛湿法/(83)

湿温初起方/(84)

枳桔栀豉汤/(85)

三仁汤/(86)

藿朴夏苓汤/(87)

雷氏芳香化浊法/(88)

连朴饮/(89)

甘露消毒丹/(90)

白虎加苍术汤/(91)

一加减正气散/(92)

二加减正气散/(93)

三加减正气散/(94)

四加减正气散/(95)

五加减正气散/(96)

杏仁滑石汤/(97)

黄芩滑石汤/(98)

薏苡竹叶散/(99)

六、开窍法/(100)

万氏牛黄清心丸/(101)

安宫牛黄丸/(102)

至宝丹/(103)

紫雪丹/(104)

牛黄膏/(105)

紫金锭/(106)

行军散/(107)

菖蒲郁金汤/(108)

羚蒌菖贝饮/(109)

七、熄风法/(110)

羚麻白虎汤/(111)

犀羚镇痉汤/(112)

羚角钩藤汤/(113)

却热熄风汤/(114)

阿胶鸡子黄汤/(115)

小定风珠方/(116)

二甲复脉汤/(117)

大定风珠方/(118)

八、滋阴法/(119)

清燥救肺汤/(120)

沙参麦冬汤/(121)

五汁饮(附:七汁饮、十汁饮)/(122)

育阴清热法/(123)

增液汤/(124)

黄连阿胶汤(附:加减黄连阿胶汤)/(125)

清燥养营汤/(126)

生脉散(附:加减生脉散)/(127)

三才汤/(128)

护阳和阴汤/(129)

加减复脉汤/(130)

一甲煎(附:一甲复脉汤)/(131)

三甲复脉汤(附:四甲复脉汤)/(132)

救逆汤/(133)

连梅汤/(134)

青蒿鳖甲汤(附: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鳖甲汤)/(135)

益胃汤/(136)

七味胃阴汤/(137)

养阴健胃饮/(138)

参斛六叶汤/(139)

增损四阴煎/(140)

养阴宁心汤/(141)

参麦蒿薇饮/(142)

蒌贝养营汤/(143)

归地养营汤/(144)

清胃养阴汤/(145)

益阴养血祛风煎/(146)

试读章节

清肺汤(《通俗伤寒论》)

桑杏清肺汤兜铃 蒌皮桔蒡贝杷徵

清宣微降涤痰热 火盛银膏花粉增【组成】桑叶9克,瓜蒌皮9克,杏仁9克,川贝母6克,炒牛蒡子9克,马兜铃6克,桔梗9克,蜜炙枇杷叶9克。【功效】清宣肺热,化痰止咳。【主治】温邪犯肺,灼津为痰,壅遏肺气,咳嗽,吐痰黄稠,身热,口渴,舌红,苔黄滑,脉滑数。【方义】桑叶、牛蒡子外疏风热,内涤热痰;杏仁苦泄降气,消痰止咳;瓜蒌皮、桔梗清宣化痰,利气宽胸;川贝母清热化痰;马兜铃、枇杷叶清降肺气,涤痰止咳。【加减】表邪重,发热恶寒,如葱白、薄荷各6克,解肌发汗;高热烦渴,加生石膏15~30克,金银花12克,清热达邪;肺火盛,痰多黄稠,加黄芩12克,鱼腥草15克,清肺解毒;咳痰带血,加黄芩炭9克,藕节12克,清肺止血;咳嗽频作,加矮地茶15克,紫菀、百部各9克,化痰止咳。P.25

序言

温病学说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它导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晋唐医家,续有研究:宋元时期。不断补充:降及明清,逐渐趋于成熟。明末医学家吴有性(字又可)撰写成《温疫论》,是我国最早的传染病学专著。指出温疫系感染天地间之戾气(又称“疠气”、“杂气”),经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详述了温疫的病因、病机、症脉、传变、证治,制定了不少的有效方剂。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清代叶天士,博极群书。穷究医理,通古今之变,对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他著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论述精辟,说理透彻,层次分明,立法灵巧,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详述了温病的转变规律。提出辛凉、辛寒、苦泄、苦寒、咸寒的用药法则。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为温病临床诊治奠定了基础。在风温、温热、暑、湿、燥、疫、癍、痧、疹、瘰疟、痢篇中,多为温病医案,磅言简洁,病机扼要。辨证精细,立法精当。方药轻灵,突破了陈旧呆板之成规。与叶氏同时代的温病学家薛生白,擅长湿温的治疗,写有《湿热病篇》,是一部阐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专著。以条文形式,言简意赅,辨证详细,用药稳当,独具一格。

吴瑭(字鞠通),他著的《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并与卫气营血辨证有机地联系起来,详述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温病的辨证施治。效仿《伤寒论》的体裁,逐条叙证,加以注解,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使温病学说更趋于系统和完整,曾被后人誉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

晚清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以《黄帝内经》、《伤寒论》有关温病论述为经。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为纬。汇集了章虚谷等多人的注解,参以己见,颇多发挥,成为学习温病之必读系列丛书。俞根初、雷少逸、孟河医派、何廉臣、张锡纯、时逸人、沈仲圭、赵绍琴等医学名家,深究温病,在理论上有发展与补充。在方药上有进步与创新,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嗣后,治疗温病之方,多秉于此,吴氏《温病条辨》及叶氏《临证指南医案》。

余自业医以来,对叶吴学说、孟河医派钻研颇深,不但诊治温病常用其方,而且治疗各科疾病加减化裁,多获良效。诊务之暇,写成《温病方歌一百首》,附以简解,稿成之后。承蒙陈可冀院士教正赐序。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审正,于1990年2月付梓。流光易逝。此书出版已逾14载。新加治疗温病常用方36首,缀成七言。并增加减(原书无加减一项),体现出一方多用。与前者合为一书,名《温病方剂歌诀》。此稿得到彭倍勤主任帮助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因作者学识浅短,谬误之处,敬请匡正。彭述宪200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病方剂歌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述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46461
开本 32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1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89.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8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