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选译(高中部分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哲学和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诸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节选了《庄子》中的二十篇,其中内篇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和外篇中的《秋水》最能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追求“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认为“道”形成万物,又是万物的归宿;尊尚“知天安命”、“安时处顺”的养生之道;主张“法天归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内容推荐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主要的哲学和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诸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庄子对黑暗的现实社会不满,书中有许多愤激之辞,矫枉过正之言,有些是反话。战国时代,各种不同学派纷纷登台表演,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的局面。老庄的道家学派,与儒家和名家等学派是相对立的,尤其表现为对儒家思想的尖锐批判。《庄子》与古代其它著作一样,也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我们今天研究《庄子》等古代著作,都应当本着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在这里,只就《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成就,做些概括的说明。

目录

导读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马蹄

胠箧

秋水(节选)

至乐(节选)

达生(节选)

山木(节选)

外物(节选)

盗跖(节选)

知识链接

阅读延伸

附录 编委会成员简介

试读章节

北方的大海中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之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之长,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时,它的双翅就好像遮天蔽目的云彩。这只鸟,在海浪翻腾、海风激荡之时,便乘风而上飞往南方的大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记载神奇怪异事情的书。《齐谐》中记载说:“当鹏飞往南海的时候,两翼拍击水面,激起高达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海风盘旋而上,直达九万里的高空,这只鸟是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飞往南海的。”如奔腾野马的雾气也好,空中飞扬的尘埃也好,凡空中活动的生物都是靠着风力的吹动而在空中飘荡的。天的深青色,难道是它的本色吗?还是它高远得看不到尽头造成的错觉呢?大鹏从天上往下看,也同人向天上看一样,都是这个样子而已。

进一步说,水的积聚不深,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之处,一棵小草就会浮在水面如同一只小船:如果放只杯子在上面就会动不了,那是水浅而船大的原因。风积蓄的力量不大,就没有力量承载鹏的巨大翅膀。所以,鹏高飞九万里,就是因为大风在它的下面托着它,然后它才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东西阻碍它,然后才能按计划飞向海南。

寒蝉与小斑鸠讥笑大鹏说:“我们从地面疾速飞起,遇到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就停下来;有时或者飞不上去,那就落在地下罢了。为什么偏偏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飞往南海呢?”

到近郊林野去,只要携带三顿饭就能当天往返,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的地方去,就要用一夜的时间捣米备粮;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需要提前三个月准备用粮。寒蝉和小斑鸠,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

见识短浅的小智不如见识深远的大智,寿命短的小年不如寿命长的大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蟪蛄则不知春秋,这就叫做小年。楚国的南方有只大龟,把五百年当做春,把五百年当做秋;上古时代传说有棵大椿神树,把八千年当做春,把八千年当做秋,这就是长寿。但是彭祖至今还以长寿而闻名于世,而谋求长寿的人们往往拿彭祖做比较,这不是很可悲的吗?

商汤询问夏革也有这样的话:“草木不生的北极荒原之地,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那里有种鱼,它的宽度有数千里,没有人能知道它究竟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那里有种乌,它的名字叫鹏,脊背像泰山那样高大,翅膀像遮天盖地的云彩。鹏奋起而飞,盘旋而上直达九万里的高空,穿越云气,背负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方飞去,将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鹚讥笑大鹏说:‘你将飞向什么地方呢?我跳跃而飞向空中,不过几丈高便飞回地面,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算是我飞翔的最高境界了。而你究竟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便是小与大的区别了。

所以,有的人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有的人品行能够庇护一乡之地,有的人品德能够迎合一国之君,而有的人能够取信于一国之民,这些人自呜得意,也就如同那些小雀一样了。宋荣子也讥笑这些人。哪怕全社会的人都赞扬宋荣子,他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沮丧。他能够确定自我与外物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对于世俗的荣誉虚名,并不汲汲追求。虽然如此,宋荣子还是未能达到超然物外、逍遥无为的最高境界。

列子能够乘风行走,样子轻妙极了,十五天后才能返回来。他对于获得幸福,从不汲汲追求。他虽然免于步行的劳苦,但还是要有所凭借的。若能遵循万物的自然规律,又能适应自然界的意外变化,遨游于无边无际的自由境界,他还依赖什么呢?所以说:至德之人没有自我,神化之人超脱功利,圣明之人不求名位。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已经升起来了,火把还不熄灭,它要与日月比光,岂不是很难吗?及时雨已经下来了,却还要提水浇灌,这对润泽禾苗,岂不是徒劳吗?你若立为天子,天下一定会太平,而我还徒居天子之位,我真是自愧能力不足。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既然已太平,而我还来代替你,我难道是为了名声吗?名声,是实体的派生之物,我难道要去追求这派生的东西吗?鹪鹩在深林里筑巢,不过占有一条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你回去算了,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师即使不下厨房烹饪,主持祭祀的人也不会越位去代替他做厨师的工作!”

P17-19

序言

始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进到现在已经七年有余。这次改革中,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力图构建出一个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的蓝图。在这次改革中,对于曾承受了种种诟病的当代语文教育来说,震撼最大,痛苦最大,同时也是收获最大。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被教育部聘为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查委员。这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认为是语文课和课外阅读培养了我的文学兴趣,给我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我的儿童文学创作又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作品,一直是我文学创作的标杆。

我是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参加了教材审查工作。我以一种绝对的笃诚态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向语文教育专家学习,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我更加体会到,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它让人受用一生。我也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忻然意动,引发着我深入思考,检视着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在这次语文课程改革中,阅读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从来都是关涉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行为之一。学生时代的阅读一般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在老师引领下的学习行为,而课外阅读是学生们的个人阅读行为。教育学家和文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一再强调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孩子语文素质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孩子的语文水平如何,多半源于课外阅读的质量如何。

与课内阅读相比较,课外阅读往往更自由,更宽泛,也更有乐趣。更多的人可以在这一片天空中采撷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云朵,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本书”,找到自己所渴望的人生暖意的所在。  、

也因此,在这次新课改中,《语文课程标准》设置“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实际上就是对中小学生个人阅读的新的观照。此举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新课标”推荐的传统经典书目,来感知外界、唤醒自我,促成个人价值观、创造力的生发。我们也期待,通过这种纯正的经典文学阅读,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心中立起一个精神标杆,进而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学、美学乃至精神世界的建构。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组织了各路学者和专家,包括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阅读推广专家、语文教育研究学者、名校校长、特级教师等等,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建议,并吸收了一些权威学者最新的青少年阅读研究成果和阅读书目的推荐意见,精心编撰了这套《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本丛书经过周到的考量和严格的遴选,最终选定了学生必背古诗词、神话寓言故事、中外儿童文学、历史故事、科普文学、中国古典小说、中外文学名著、中外知名作家作品选等各种类别的必读书目共55册,按小学部分、初中部分、高中部分分辑推出。

这套丛书选目齐全,选本精良。有些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等不同年龄层次而编选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的精品读本,如《宝船——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小桔灯——冰心儿童文学作品选》,充分照顾到了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阅读兴趣。

与其他“新课标”读本相比,本丛书加重了青少年阅读中的诗歌部分。除小、初、高必背古诗文外,此次增加了《中外儿童诗精选》《中国新诗精选》《泰戈尔诗选》《普希金诗选》等诗歌读本。我一直这样认为,诗意是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读诗不是一般的消遣,它可以让读者在纯正的文学趣味中,获得阅读的审美快感和滋养,那种如同音乐拨动心弦般的感动,那种属于绘画情景交融似的意境,那种如歌如舞让情感陶陶然的共鸣,都让我们体验到读诗有别于读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优美诗歌名篇和诗歌大师的作品的阅读,能够使我国干百年来美好和丰厚的“诗教”传统得以继续发扬和传承;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这种优美和高雅的文学形式,提高他们感知人类情感的能力,培养出最纯正、最优雅的文学趣味。也只有这样,文学教育才能得以实施和推行。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套丛书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和开放的阅读向度。55册必读的“经典书目”,在浩瀚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也仅是数点星光。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感受阅读魅力,我们在每一本书的导读中,加入了一个“相关作品推介”的板块,即以一本书为原点,再延伸出与本书或与本书作者有关的、适合于深度阅读的一些推荐书目。以《宝船——老舍儿童文学作品选》为例,在“相关作品推介”板块里,又推荐了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名著《四世同堂》,老舍散文集《抬头见喜》,作家传记《小说家老舍》,以及一本论述老舍幽默艺术的《老舍幽默论》等。这样不仅为青少年全方位了解作家老舍提供了一份阅读线索,也希望借此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为了贴近中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增强文字阅读中的视觉愉悦性,我们特别为每一本书都配上了风格清新的文学插图。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朋友们在读到一首诗、读完一篇小说、读完一篇童话和散文,或者在欣赏到一幅美丽插图的同时,也会同时领悟到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人生之可爱,进而明白那些崇高的、美好的、真诚的思想与感情究竟美在何处。这,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的“个人阅读史”的建立过程。

个人的阅读史,往往也是个人的“精神成长史”。我们用双眼看到的文字,我们用双手触摸过的纸张,有足够的力量变成一个无限大的世界,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能折射出个人内心的光芒。如果说,牙牙学语时,母亲讲述的故事(亲子阅读)是个人阅读史的第一步,那么,学生时代的课外阅读就是个人阅读史的第二步。它是自发自觉的,是以个人自身感到了,对阅读的渴望为前提的。因此,在这一阶段,“读什么”变得尤为重要。

今天的这一代少年儿童所面对的阅读选择是多元的。仅就纸质图书的种类来看也非常多元化,卡通漫画、通俗小说、明星写真、绘本故事、网络文学等等,都在争夺着孩子们那十分有限的一点课外阅读时间。也因此,当下的少年阅读出现了一种远离经典的趋势。

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轻松、快乐的流行阅读。但我们更希望青少年在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向时,能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审美趣味,建立一种良好的阅读心理秩序,能保持经典文学的永恒的选择尺度。这是因为,只有纯正的经典阅读,才可能打造出一个人坚实和宽广的精神世界的基础,才可能引领你朝着崇高、美好和完整的精神史的方向走去。挪威儿童文学家,《苏菲的选择》的作者乔斯坦·贾德曾说:如果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期待将来有一天,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像我们每天要刷牙一样不可缺少;牙齿卫生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亲一代,我们更应该对后一代人的“精神卫生”担负起责任来。他认为,与那些“电子毒贩子”利用孩子们天赋的好奇心和喜欢玩耍游戏的需要,剥夺了他们的想象力与自发的活跃性相比,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们选择出更多的文学童书,那才是真正的献给孩子们的“温暖之源”。

我记得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时,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自《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以来,不少富于敬业精神、有才干的老师,在他们的阅读课堂中,担当起阅读教育的重担。他们在严谨的选材中,利用优秀的文学资源,向学生推介了大量优秀的图书,实施了以“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为重要内容的阅读教育。我相信这种阅读教育,必然会培养起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必然会促进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必然会让学生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有较大的收获。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

(金波: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查委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选译(高中部分全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239900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4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8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