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家一直企图寻找某种独立于人们日常道德观念的客观正确的道德原则,寻找这些原则和体系的哲学反思活动就是规范伦理学。本书紧紧围绕“什么使得一个行为成为一个道德的行为”这一规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对当代西方流行的规范伦理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些理论包括:伦理学利己主义、行动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康德义务论、罗斯的初始义务论、自利契约论、非自利契约论、经典美德伦理学和当代规范美德伦理学,其中对契约论和美德伦理学的介绍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图书 | 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当代伦理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西方哲学家一直企图寻找某种独立于人们日常道德观念的客观正确的道德原则,寻找这些原则和体系的哲学反思活动就是规范伦理学。本书紧紧围绕“什么使得一个行为成为一个道德的行为”这一规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对当代西方流行的规范伦理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些理论包括:伦理学利己主义、行动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康德义务论、罗斯的初始义务论、自利契约论、非自利契约论、经典美德伦理学和当代规范美德伦理学,其中对契约论和美德伦理学的介绍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1 一、什么是伦理学?/2 二、什么是规范伦理学?/6 三、认识理由和行动理由/11 四、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14 五、规范伦理学研究的方法/16 六、规范伦理学理论的分类/19 七、研究规范伦理学的价值和意义/24 第二章 伦理学利己主义/28 一、理性利己主义/29 二、什么是个人利益?/31 三、个人利益是否是行动者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35 四、心理学利己主义/38 五、对心理学利己主义的证明和反驳/40 六、心理学利己主义是否可以表达为一个分析命题?/44 七、伦理学利己主义/45 八、伦理学利己主义中的合理因素/48 九、对伦理学利己主义的证明和反驳/50 十、为什么伦理学利己主义不能成立?/52 第三章 行动功利主义/55 一、功利主义的一般特征/56 二、关于幸福的两种不同的概念/57 三、密尔的功利主义/58 四、两种不同质的快乐/61 五、密尔对功利原则的证明/62 六、行动功利主义的优点/66 七、行动功利主义的问题/67 八、对传统功利主义的改进/72 九、否定性行动功利主义/74 十、斯马特的极端功利主义/75 十一、关于“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一点思考/77 第四章 规则功利主义/80 一、简单规则功利主义/82 二、“外延等值的问题”/83 三、霍斯伯斯的规则功利主义/84 四、怎样避免行动功利主义的问题?/87 五、怎样避免“外延等值问题”?/89 六、对霍斯伯斯规则功利主义的诘难/91 七、布兰特的间接功利主义/93 八、布兰特间接功利主义的问题/96 九、结语/98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当代伦理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0118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9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6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