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长的关键
内容
编辑推荐

迈克尔·波特是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是当代最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如何发掘企业潜在成长力?本书是全球最受推崇的哈佛商学院“镇校之宝”迈克尔·波特的对这一问题的经典解读。波特的战略理论已经渗透到商业和市场的各个方面,对许多公司与企业产生了直接、巨大的影响。他对经济的敏锐洞察力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充分理解竞争的主要因素。

内容推荐

许多企业的注意力开始转到成长这件事上。然而强烈的增长欲望也许是最危险的。追求增长的努力往往会淡化企业的独特性,以致产生妥协、破坏配称,并最终削弱公司的竞争优势。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书对波特教授的经典理论进行了通俗解读。目的是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为了使这座“桥梁”更加畅通无阻,作者还精心摘选了许多精典案例作为补充说明。

相信在波特教授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企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壮大,更加富有竞争力。

目录

第1章 成长缝隙

1 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

 【案例】惠普的成本策略

2 对变化保持警觉

 【案例】施乐公司痛失复印机垄断地位

3 好的竞争对手能帮你保持竞争优势

 【案例】NXT公司从杜比公司吸取经验

4 瞅准机会,通过多元化获取关键技能

 【案例】思科公司通过并购迅速成长

5 产品的差异化要重视顾客的需求

 【案例】脱离市场需求,高尔轿车遭受冷遇

第2章 突破瓶颈

1 要给竞争对手适当的生存空间

 【案例】宝洁公司和对手共同发展

2 成功的多元化需要考察进入壁垒

 【案例】通用电气成功实施多元化

3 保持独特性,不要掉进成长的陷阱

 【案例】英国电信身陷投资者信任危机

4 企业应该在成本和差异化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案例】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成功的奥妙

5 企业如何应对替代品的威胁

 【案例】摩托罗拉化解替代品的成胁

第3章 重新界定优势

1 一体化不是无休止地扩张

 【案例】福特公司不堪重负,欲还自己一个自由身

2 如何判别好的竞争对手

 【案例】Yahoo与Google

3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竞争的本质

 【案例】微软的信息化管理

4 识别替代品,制定正确防御措施

 【案例】SUN公司能否颠覆微软的未来

5 共享活动需要有组织上的保障

 【案例】惠普与康柏的合并

第4章 寻找路径

1 成本领先的企业要不断地降低成本

 【案例】巴贾杰公司的成本降低战略

2 成本领先要有好的产品

 【案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3 以创新扭转劣势

 【案例】丰田汽车的美国之行

4 企业应该主动寻找压力和挑战

 【案例】麦当劳的自我挑战

5 如何攻击比你强大的竞争对手

 【案例】纳爱斯挑战宝洁

第5章 制胜之道

1 向前整合,让你的产品与众不同

 【案例】戴尔直销取得成功

2 如何保持持久的差异化

 【案例】东京迪斯尼持久的差异化

3 建立联盟,向领导者发起挑战

 【案例】IVECO公司在联盟下不断发展壮大

4 增强企业的独特性,为专一化战略保驾护航

 【案例】EMC以专注换取企业的独特性

5 低成本战略要先发制人

 【案例】沃尔玛的奇迹

试读章节

1 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

波特教授提出的三个基本竞争战略为: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要在成本上保持低于竞争对手的水平,既然是低于,那就会涉及到一个比较的问题,有比较才有高低,因此,企业很有必要关注竞争对手的成本,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光是关注还不足以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因为,竞争对手的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的成本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竞争对手可能引进了一项新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或者竞争对手可能精简了某个部门的人员,简化了某项价值活动的运作流程,从而降低了运作成本。总之,一切影响企业成本水平的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而对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产生影响。这个时候,如果企业还和竞争对手以前的成本水平去比较,那么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果来,最终导致战略上的失误。因此,波特告诉我们,一定要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保持高度地、随时地关注。

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尽管IBM是世界上著名的电脑公司,但是当它企图进入美国国内的复印机市场时,无疑是这个行业的新进入者,因为它要面对的是复印机市场的霸主施乐公司。那么它是如何在行业的领导者面前发起价格战的呢?首先,IBM对施乐公司的价格水平和价格政策进行了研究,并选择当时最好卖的一款中型复印机为突破口进入这个市场,在价格方面,它的出租价格要比施乐公司低。IBM给施乐公司算了一笔账:如果施乐公司在自己的压力下把中型复印机的出租费用降得更低的话,那么用户就会失去换用较大机型复印机的动力,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大、中、小型复印机的收费都会出现整体下降,施乐公司的总营业额将会全面受损。当然了,施乐公司自己也会算这笔账,因此,面对IBM的进攻,施乐公司毫无办法。这就好比一个人开着自己的汽车跑进别人停满汽车的厂房说,我们一同点火烧掉它们吧,结果只能是别人对此做出坚决拒绝,因为它们“奉陪”不起。最终,施乐公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IBM夺取了美国中型复印机市场的大部分顾客。P2-3

序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家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很多中国企业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多数尚未形成明确的战略,经常是走一步看一步,一步走错而导致满盘皆输的例子数不胜数。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创业者凭借一己之力和打拼的精神就能应对市场的变化与竞争,但是当企业慢慢长大,想要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就会遇到成长的瓶颈,这不是简单的拍拍脑袋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战略指导。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因其在战略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被人尊称为竞争战略之父,他堪称是企业家的良师,他的经典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且一版再版,成为指导企业家管理企业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著作。波特教授说:“我的志趣是掌握企业与产业的复杂性,并找出更先进的理论供产业界活用。”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波特教授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思想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那就是他的高深理论很难被企业家们理解,更别提在实践中应用了,这使许多渴望以波特先生的思想指导企业经营的领导者焦急万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书对波特教授的经典理论进行了通俗解读。目的是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为了使这座“桥梁”更加畅通无阻,作者还精心摘选了许多精典案例作为补充说明。

我们相信在波特教授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企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壮大,更加富有竞争力。

书评(媒体评论)

我对波特教授的思维有深刻的感受,他提出的“价值链”对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特别实用。

——Victor Millar(Alrthur Andersen&Co.)执行合伙人

波特教授对战略规划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他帮我们澄清了应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以及我们的组织应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并维持竞争优势。

——John A.Young(惠普科技前总裁兼执行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长的关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牛晓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51170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4-06-01
首版时间 2004-06-01
印刷时间 200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