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方马其诺防线大揭秘(侵华日军伪满洲国境要塞群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侵华日军伪满国境筑垒要塞群,被日本关东军自誉为“东方马其诺防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日本法西斯战争遗留下的最大历史谜团。这是一段被尘封、被遗忘的历史,更是一段必须被揭示、被认知的别史……

内容推荐

本书是周先生对中国东北各地存留的关东军要塞遗迹踏查的同时,根据广泛搜集的国内和日本、苏联方面史料,经过认真分析记述,集现代要塞调查研究之大成。

本书所提出的调查研究成果,引起了日本方面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大量翔实的史料,是日本研究者至今尚未发现的。

目录

序言

推荐辞

导语

第一章 被遗忘的军事要塞群

 1 从“关作命第589号”命令开始

 2 三个月修筑一条铁路

 3 对苏前哨战与张鼓峰、诺门罕事件

 4 战备目标——苏联远东

 5 秘密的国境筑垒魔域

 6 “北满要塞第一园”

 7 要塞群中的恶魔

第二章 骇人听闻的要塞劳工遭遇

 1 要塞劳工知多少

 2 只发现一名逃生的要塞劳工

 3 无声与有声的血证

 4 中国战俘——“特种工人”

 5 秘密大屠杀

第三章 要塞慰安妇的灵与肉

 1 慰安妇的控诉

 2 受害慰安妇朴玉善、文明金

 3 慰安妇的命运

 4 日本人创造了人类的耻辱

 5 国际社会的关注

第四章 突破“东方马其诺防线”

 1 苏联对日宣战

 2 在伯力军事会议上

 3 大昭奉戴日

 4 为天皇“玉碎”

 5 后贝加尔方面军

 6 远东第一方面军

 7 远东第二方面军

 8 胜哄山落日

第五章 为了难以忘却的历史

 1 是谁葬送了无辜的生命

 2 站在要塞废墟上看日本

 3 土地属于人的种族

 4 时间让殖民文化更具观感

 5 英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后记

试读章节

夏天的阵地上像火一般灼热,一连几个白天都超过摄氏38度,夜间气温却急剧下降,穿单衣会感觉冷。内仓、藤次在《诺门罕战记》中写道:“最令人吃惊的,是白天竟如此之长,日落时间是晚11点,黑夜转瞬即逝。一到凌晨2点,太阳又从东方大模大样地升起来了。士兵对着太阳嘟嘟囔囔地发牢骚,照这样,简直连睡觉时间都没有了。”

8月末,苏军出乎意料地从空中到地面全面展开反攻。诺门罕战场变成了地狱,整个战斗历时5个月,日军官兵死亡28 000人。兴安师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剩31人。小松原师团长视察阵亡士兵万人墓时,痛心疾首,自杀身亡。

最后的胜利属于苏联,最后的失败属于日本。

这时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才猛然清醒,原来苏军有如此强大的机械化战斗力。张鼓峰、诺门罕的失败,日军对“北进”必须重新认识。贼心不死的日军在满苏、满蒙国境继续加紧备战。正如原兴安情报处参谋正珠扎布在《诺门罕战事回忆录》中表明的那样,日本“南进”和“北进”方针虽尚未确定,但对苏的战略方针不会改变。

据《日本军情内幕》最新披露:张鼓峰事件是由日军第19师团实施的对苏作战,“7月30日下午,尾高师团长下达进攻张鼓峰及沙草峰的命令,战斗打响。日军的攻击较为顺利。于7月31日上午5时左右,一个大队冲上张鼓峰并占领山峰阵地。另一个大队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沙草峰发起进攻,于上午6时占领沙草峰。据统计,双方遭受的损失如下:张鼓峰之战,苏军伤亡估计为200~300名,被炸坦克约10辆,缴获武器有速射炮2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6挺等。沙草峰之战,苏军伤亡估计为200—300名,炸毁坦克7辆。日军第19师团两个大队共战死45名,受伤130人。”出于尾高师团长所料,“苏军尽管在张鼓峰和沙草峰遭到打击,但丝毫没有败退之意,相反却更加顽强地咬住不放。”“经过10天的激战,日军的第一线兵力伤亡达50%以上,被迫退出了张鼓峰及沙草峰,这两处高地重为苏军所占。”在诺门罕发动的作战中,同样遭到了苏联军队的强大阻击。“日军参战兵力15975人,伤亡12220人,参战火炮也损失殆尽。苏联方面伤亡9824人。战争最后基本上以苏军胜利而停止。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

通过两场战争试探、较量后,日本得出结论,苏联的作战能力异常强大,日本即使举国之力也难以全部占领。因此,日本大本营暂时打消了北攻苏联的念头,转而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内地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但“北攻”苏联的计划并没有取消,而是采取了“北守南攻”的策略,等待战机,转守为攻。仅从1939年底完工的东宁、绥芬河、虎头要塞阵地的规模和功能,以及后来直到1944年底完工的国境筑垒阵地的布局和火力配备等方面,均可知道日本关东军企图“北攻”的军事图谋。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消息传到东京之后,日本外相松冈喜出望外,几分钟后,他给宫内大臣木户侯爵打了个电话,请求谒见天皇。一小时后,松冈拜谒了天皇裕仁,建议日本立刻实施“蓄谋已久的北攻计划”,迅速占领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并主张推迟“南进计划”。天皇裕仁听了,感到惊异,因为这个方针一旦确定,就意味着日本要朝两个方向扩张,根据日本的国力和武力,很难同时进行,有可能会出现两头出击不利,反遭双重打击的危险。于是,他让松冈同首相商量后再作决策。

在此前,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军统帅部,经历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之后,一直主张“南进”,极力反对“北攻”。他深知两方面作战的下场,一直不主张急于同苏联和美国开战。

松冈拜见天皇3天之后,在近卫召开的由军政要员参加的联络会上,松冈力主进攻苏联的意见,遭到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军方强烈的反对。而松冈争辩说:“在德国消灭苏联后,我们不能坐享其成。”甚至说了一些与外相身份不相称的话。“我们要么是流血,要么就要开展外交。我看还是流血好些。”第二天,他在会上提出了“是南边重要,还是北边重要”的问题,试图再次挑起争论,以达到“北进”的目的。

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回答道:“同样重要。我们正在静观时局如何发展。”他的想法是:“如果莫斯科8月底前陷落,陆军将进攻西伯利亚。”但他没有在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头脑灵活、脾气暴躁的陆军参谋次长冢田则说:“一切取决于时局,我们不能齐头并进。”联络会议之后,未达到目的的外相松冈又找到东条争辩,他根据德国通报,俄国的战事不久就会结束,英国在年底也会投降。于是,他说:“如果我们在德国击败苏联后再着手讨论苏联问题,在外交上我们处于不利的地位。假如立即进攻苏联,美国就不能参战。”他坚信能用外交手腕,拖住美国3个月到半年。“如果我们像统帅部建议的那样,坐等结果,我们就将受到英国、美国和俄国的包围。我们必须先北进,然后南进。”他的话像开了闸的洪水,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直到看见东条对他的话当耳旁风时,方才罢休。P24-25

序言

祝贺周艾民先生的大作《“东方马其诺防线”大揭秘——侵华日军伪满洲国境要塞群实录》刊印出版。我是日本国一位专业学者,和周先生一样从事关东军国境要塞遗迹群的研究,从同行的观点上,深感这部专著出版意义的重要和由此带来的国际影响。

拜读大作,从中不难看出周先生对要塞遗迹进行多年业余调查研究所付出的心血。这是周先生对中国东北各地存留的关东军要塞遗迹踏查的同时,根据广泛搜集的国内和日本、苏联方面史料,经过认真分析记述,集现代要塞调查研究之大成。对周先生坚持多年业余研究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敬意。

本书所提出的调查研究成果,引起了日本方面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大量翔实的史料,是日本研究者至今尚未发现的。书中引用了吉林省档案馆所藏的珍贵史料,还汇集了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所藏的史料,为今后调查关东军文书、日本老兵回忆文章并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尤其是修筑要塞阵地工事中关东军使役的劳工、慰安妇的证言更为珍贵。而在日本出版的众多有关书籍中,更多的是以收录在要塞勤务的官兵证言和1945年8月9日开战及战败投降前后阵亡的满蒙开拓团员的悲剧为记述主体,而关东军加害者方面的证言往往被掩盖和忽视了,很难反映历史的全面和真实,更听不到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的声音和日本方面对侵略战争的反思。在书中引起我们惊讶的是对“特种工人”的记述。在日本方面,对“特种工人”的调查研究还是空白。本书引用了关东军大量重要的文献和档案史料,令人惊恐,诸多原件不能不使日本人信服。此外,书中还记述了要塞化学武器问题、“特别输送”问题,对今后要塞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本书的问世,对研究关东军国境要塞遗迹群,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关东军从1934年开始在中国东北部修筑对苏国境要塞阵地,对其庞大的规模、复杂的构造、修筑的过程、瓦解的情况等尚未调查研究清楚,而这一历史重大事件又涉及到日本关东军史、满铁史、开拓团史、要塞使役中国东北劳工史、苏联对日作战史等。因而对这一专题深入研究、全面揭示具有重要史学意义和历史作用。开展全面的要塞遗迹群调查研究,把掩埋的历史公之于世,认知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及日本正视战争的责任,促进消除日本国民受历史教科书的深刻影响。随着调查活动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公布,必将对重新确立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历史共识、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和平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通过上述荐言,我向多方推荐这本书。

日本国群马县埋藏文化财调事业团主干兼专门员

日本国战迹考古学研究会代表

日本文化保存全国协议会常任委员

菊池实

2002年6月

后记

落笔了,终于脱离了4年间119个日夜的折磨。如释重负的轻松,来自敲响警钟的一刹那,还有变为永恒,品味余音的欣慰。

18年的探索、踏查、寻访,包括磨难、冷遇、困惑,不是30万言能够诠释的。最初只是无知的惊讶,盲目的猎奇,当转变成自觉行为后才意识到,染上了“贼”隐,金盆洗手来不及了。只有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愣充学者罢了。

多少友人问:不好好经营企业,东跑西颠爬格子,到底为什么?我苦笑、哑然。心里明白,为了和平,包括和平衍生出来的幸福、自由和民主。这话不能挂在嘴上,说了没有人信。早就有人说,我是傻子的脑袋又让虫子嗑了。

其实,人的一生做不了几件大事。有效的生命不过几十年,而又往往被衣食住行所剥夺,真正为祖国、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做出点贡献,哪怕微薄而有限,却也显得生命价值的珍贵。

想来,完成此书写作,不仅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在许多方面,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取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如果,这段被隐瞒被尘封被忽视被遗忘的历史,能够较全面地叠印出来,并以陌生面孔行世,不断被揭示,让更多的人认知,理应感谢程鹏汉、李茂杰两位专家学者给予的理论指导和对“硬伤”的精心修补。还要感谢各地的朋友,多年来协助踏查要塞、寻访劳工、提供资料、无偿翻译、打字。他们分别是牡丹江的方志华、金海锦;东宁的宋吉庆、韩茂才;绥芬河的陈云来、张石俊、陈小宁、曹广利;虎林的孙永林;黑河的吕杰;孙吴的杨柏林;海拉尔的徐占江;河北的刘春绘、刘宝营;日本的小林静雄、菊池实、竹内治一等。2002年8月,当部分书稿交中央编译出版社审阅时,谭洁女士将书稿第四章推荐给《人民政协报》“春秋”版连载,收到良好反响,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我的学识所限,又是业余写作,尽管不断删改补充,其中错误之处仍然存在,希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及时给予批评指教。

作者

2004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方马其诺防线大揭秘(侵华日军伪满洲国境要塞群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艾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099792
开本 32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04-08-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