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后汉·张机(仲景)所著,原属《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由于成书年代较早,至西晋时已有散失,后经晋·王叔和、唐·高继冲、宋·林亿等人多次整理。《注解伤寒论》为金·成无己注,书成于公元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
本次排印是在1972年本的基础上,复原删去的注刻序文两篇、宋刻伤寒论敕文一篇,以及卷首所附“图解运气图”,以保持原书原貌。同时对原本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改正,对不规范字词作了调整,并在书末增加了方剂笔画索引,使之更加符合当代读者需求。
图书 | 注解伤寒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伤寒论》是后汉·张机(仲景)所著,原属《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由于成书年代较早,至西晋时已有散失,后经晋·王叔和、唐·高继冲、宋·林亿等人多次整理。《注解伤寒论》为金·成无己注,书成于公元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 本次排印是在1972年本的基础上,复原删去的注刻序文两篇、宋刻伤寒论敕文一篇,以及卷首所附“图解运气图”,以保持原书原貌。同时对原本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改正,对不规范字词作了调整,并在书末增加了方剂笔画索引,使之更加符合当代读者需求。 内容推荐 《伤寒论》是后汉·张机(仲景)所著,为方书之祖,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后经晋·王叔和、唐·高继冲、宋·林亿等多次整理,至金代成无己对《伤寒论》再加编次整理注释,书成于公元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 金·成无已注解的《注解伤寒论》有两个特点:1:是对《伤寒论》原文的编排自成一家,世称成无己本。2:成氏注文较为详明,见解独特,明·赵开美称赞其“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注解伤寒论》系统全面地探析了仲景伤寒学说,故其注释对历代医家乃至中、日等国《伤寒论》研究者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本书对当今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国内外学者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图解运气图 卷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二 伤寒例第三 辨至湿竭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方六道 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方二十八道 卷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方一十九道 卷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方十道 卷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方一十五道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方五道 卷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方一道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十四方四道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卷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卷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方二十五道 方剂笔画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注解伤寒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汉)张仲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589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1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9 |
出版时间 | 2004-06-01 |
首版时间 | 2004-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