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忠诚于国家社会主义这一人类有史以来最野蛮的政治体制,至死从未公开表示放弃。关于这一事实,基于海德格尔本人的影响及一批追随者成功辩护,许多人相信,这不过是偶然并非出自海德格尔的内心。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成果证明海德格尔追随国家社会主义并非迫于无奈,而是完全出于自愿。本文作者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参与中提炼出其政治思想,并对之作一种相应的内在的哲学的和历史的分析,有力地证明海德格尔哲学与国家社会主义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关联性。

内容推荐

该书是一本基本存在论,它试图就现代哲学的很多至关重要的问题作出最重要的贡献。它的作者试图远离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一神学。这部书试图制订的基本主题是,意义的整体性内在地是历史的,而且尽管有这一事实,我们还是无须乎担心“相对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它试图避免那些担心世界的实在性的封闭意识的哲学所犯的错误。它还通过提出一种可称为批判的和先验的(就这些词的深层意义而言)理论,超越了在柏拉图和康德之间发展起来的种种前批判哲学。可以理解,这样的一种立场,必定会发展这样的一种分析,即它不关心意识,而关心人的实在性本身。而且,这样的一种分析不再可能是一种先验逻辑,而必定是一种先验存在论。此外,它再也不能谈论不朽的灵魂或孤立的人的能力,诸如理智、理性、意志和情感。它再也不能由一种知觉理论开始,也不能把自己的出发点放在一种思维实体的先天概念上。它开始于对此在进行一种解释学的和先验的分析。它把人的存在模式规定为生一存(ek-sistence),即在世界中存在。因此不要指望在此书中寻求一种公开的或隐晦的政治理论,而应期望一种对存在意义的真正问题所进行的准确的阐述;期望下述事实的一种解释,即对我们来说,存在是成问题的,并且应当是成问题的;期望一种对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模式的精确规定和表述,而这就意味着对世界、自由、超越、真理等概念的详细分析。最后人们可以期待一种完全源始的时间与历史,时间性与历史性概念。我认为把所有这些重要的存在论观念投射到一种政治背景上不会有什么收益,因为这本书本身看起来既不属于这种背景,也无意于为这种背景做出贡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存在与时间》:其作者及其缘起

 第二章 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第三章 弄清存在问题的双重任务;关于方法的反思

第一篇 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

 第四章 论此在存在的准备性分析性质和任务;作为此在基本结构的在世界之中存在

 第五章 论世界的存在

 第六章 空间性和空间;在世作为共在

 第七章 “在之中”之为“在之中”;此在的基本结构

 第八章 烦与此在的存在;实在与真理

第二篇 此在与时间

 第九章 死亡、良知与决断

 第十章 此在之本真可能性的整体存在;烦与自身性;时间性之为烦的意义

 第十一章 时间性与时间

 第十二章 在世的时间性与世界的超越问题

 第十三章 时间性和历史性

 第十四章 时间性以及作为通常时间概念源头的时间内状态

结论 论存在论的区分

参考书目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马丁·海德格尔自1927年以来已经赢得世界范围的声誉,他是20世纪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的私生活与个性却鲜为人知。海德格尔本人绝少谈及和写出他个人方面的事情,他的亲密朋友和学生们也一直虔诚地尊重他对这些问题的沉默。这种对私生活的沉默部分地可以通过他在1933年至1945年之间对纳粹运动的态度得到解释。然而,考虑到下述事实,即在1933年以前很久,海德格尔就已经对他自己的生活缄默不语了,其它的因素必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因素之一可能是,海德格尔认为在一个思想家的生活中,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著作的进程,而不是个人及其私生活。1914年,海德格尔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时,被要求在博士论文上附加一篇自传,他使自己局

我,马丁·海德格尔,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的儿子,1889年12月26日生于梅斯基尔希(巴登),父亲是教堂司事和地窖管理员。母亲乔安娜,出生于肯普夫。他们两人都信天王教。上完家乡的公立学校以后,从1903年到1906年,我就读于康斯坦茨中学,第三年以后,转入布莱斯高的弗莱堡贝托尔兹中学,1909年我在此获得毕业证书。直到我这次博士学位答辩为止,我一直在布莱斯高的弗莱堡大学学习。头两年我听的是哲学和神学课。1911年以后,我主要集中在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上,最后一学期加了一门历史。

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1851—1914)和乔安娜·肯普夫(1858—1927)有三个孩子:马丁,马瑞勒(早夭),和福瑞茨,他比马丁长寿,他常常帮马丁打印他的出版物。

海德格尔总是很自信地讲到他的高中时代。“我在那里获得了可能具有永久价值的一切东西”。在那里,他学会了阅读希腊文、拉丁文和法文。在那里,他还发现了阿达尔伯特·史蒂夫特尔(Adalbert Stifter),一个最伟大的奥地利裔德语小说家,以及著名的诗人荷尔德林。1907年,当时为康斯坦茨三一教堂牧师,后任萨克森的迈森的主教,最后担任了弗莱堡的大主教的康拉德。格罗伯尔神父(Father Conrad Gr6ber),给了海德格尔一本布伦塔诺的书《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多种意义》,后来海德格尔把它描述为“在高中时代窥视希腊哲学的最初向导”。海德格尔仔细研读了这本书,并且最终被这本书带到了将主宰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整个生涯的发展的问题:如果存在(存在者)有多种意义的话,那么在其统一性中存在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P4-5

序言

1962年我写过一本简短介绍海德格尔哲学的书,该书首先在荷兰出版,其后,1965年,译成英文并作了少量的修改。那本简短入门书的英文译本一直被很多人使用了很多年。该书最终售完了的时候,相当多的人要求我出一个该书的新版本,其中大致保持它的结构和内容。我一直未对该书进行重新修订,因为我相信,那本入门书已经过时了。现在有许多论文和介绍更宜于用作海德格尔思想的初级入门读物。

我在这里所呈现的是对《存在与时间》整本书的一个评注。然而现在的这本书无意于对海德格尔的著作进行逐段注释或评论,而是选取在《存在与时间》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基本主题。我首先试图把这些主题放到它们历史的和主题的联系中。然后我尽力使读者熟悉一些名词术语和背景知识,我认为,这些名词术语和背景知识都是对理解海德格尔的本文至为重要的和相当有关的。最后,我试图详细描述海德格尔的立场。

在我的评注里,《存在与时间》里有几节将不进行直接的讨论。篇幅的限制必然造成选择的困难。对于这些没有被直接地讨论的几节,我必定给读者提供其他的对《存在与时间》的评注。然而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将给读者呈现海德格尔在他的重要著作中试图发展的基本思想。如果我的努力成功了,我的反思将把读者引向海德格尔自己的本文,很显然,他的本文是其他的本文所不能替代的。

这里将要给出的对《存在与时间》的解释将是严格的存在论的解释。所以我将与任何对该书的非存在论的解释保持距离,有的读者可能已经看过这些解释,比如人类学的解释。我特别避免对该书进行一种政治上的解释。在新近出现的一些出版物中,对海德格尔与政治的牵连进行了褒贬不一的讨论,受其影响,很多作者已经开始从这种观点批判地对待海德格尔的哲学。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把海德格尔在1919年以后所写的早期著作也包括在这种讨论中。我已经决定与这样的一种讨论保持距离,因为我认为这样的一种讨论与该书的基本意图无关。在这里我感兴趣的是,努力达到对海德格尔第一部伟大著作意义的深刻理解。就该书的存在论内容而言,我认为它很可能是本世纪所写的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因为该书反复明确声称,此书旨在提供一个基本存在论。该书的作者诚然有其政治观点,但是我感到没有资格对海德格尔在1927年的个人政治观点说三道四。我只能宣称,《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不是政治哲学论文,它也没有暗中试图推进某些政治观念。

该书是一本基本存在论,它试图就现代哲学的很多至关重要的问题作出最重要的贡献。它的作者试图远离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一神学。这部书试图制订的基本主题是,意义的整体性内在地是历史的,而且尽管有这一事实,我们还是无须乎担心“相对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它试图避免那些担心世界的实在性的封闭意识的哲学所犯的错误。它还通过提出一种可称为批判的和先验的(就这些词的深层意义而言)理论,超越了在柏拉图和康德之间发展起来的种种前批判哲学。可以理解,这样的一种立场,必定会发展这样的一种分析,即它不关心意识,而关心人的实在性本身。而且,这样的一种分析不再可能是一种先验逻辑,而必定是一种先验存在论。此外,它再也不能谈论不朽的灵魂或孤立的人的能力,诸如理智、理性、意志和情感。它再也不能由一种知觉理论开始,也不能把自己的出发点放在一种思维实体的先天概念上。它开始于对此在进行一种解释学的和先验的分析。它把人的存在模式规定为生一存(ek-sistence),即在世界中存在。因此不要指望在此书中寻求一种公开的或隐晦的政治理论,而应期望一种对存在意义的真正问题所进行的准确的阐述;期望下述事实的一种解释,即对我们来说,存在是成问题的,并且应当是成问题的;期望一种对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模式的精确规定和表述,而这就意味着对世界、自由、超越、真理等概念的详细分析。最后人们可以期待一种完全源始的时间与历史,时间性与历史性概念。我认为把所有这些重要的存在论观念投射到一种政治背景上不会有什么收益,因为这本书本身看起来既不属于这种背景,也无意于为这种背景做出贡献。

后记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思想深邃,语言奇谲,至为难懂。为此,我们翻译美国著名学者科克尔曼斯教授的这本《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希望能为读者更好地理解海德格尔的这本“奇书”以些许帮助。本书中的关键词一应依循《存在与时间》中文版(三联书店,1987年版,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的译法,书中的直接引文也按照作者直接引用英文版《存在与时间》的作法,均直接引用中文版《存在与时间》,个别的关键词和个别的引文,由于作者的独到领会对英文版的翻译有所改动,我们则按作者的理解来翻译,而不直接引用中文版,以示对作者的尊重。

本书的翻译由陈小文、李超杰、刘宗坤共同完成,具体分工如下:

陈小文:前言、第一、二、四、五、六、七章、人名对照表。

李超杰:第三、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结论、参考书目。

刘宗坤:第八、九、十章。

译完之后,又进行互校。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诚请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的翻译得到了陈嘉映先生的支持,特此致谢。美国现象学高级研究中心主席Lester Embree先生免费授予中文翻译版权,在此谨表谢忱。熊伟先生在逝世前非常关注此书的翻译,在此,我们谨表示深切的怀念和深深的敬意。

译者

1996.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约瑟夫·科克尔曼斯著//陈小文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20886
开本 32开
页数 3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1996-12-01
首版时间 1996-12-01
印刷时间 200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