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秋,余膺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讲座,开始撰写讲义两种。一为《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为《秦汉史》。越一年,《秦汉史》写至王莽,《近三百年学术史》写至李穆堂,皆未完编。自后乃专力撰写《学术史》。一九三三年秋,又开始讲通史,计划为通史编讲义。而《秦汉史》一稿,遂竟搁置,未获续成。三七年,奔亡湘滇,《秦汉史》讲义旧稿,亦未携带,盖视同敝帚,不屑以自珍矣。
图书 | 秦汉史/钱穆作品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九三一年秋,余膺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讲座,开始撰写讲义两种。一为《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为《秦汉史》。越一年,《秦汉史》写至王莽,《近三百年学术史》写至李穆堂,皆未完编。自后乃专力撰写《学术史》。一九三三年秋,又开始讲通史,计划为通史编讲义。而《秦汉史》一稿,遂竟搁置,未获续成。三七年,奔亡湘滇,《秦汉史》讲义旧稿,亦未携带,盖视同敝帚,不屑以自珍矣。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于1931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诚如作者所言,“学者就吾所讲,退而循诵马班两史,庶有窥乎秦汉两代史迹之大概。即有精治马班原史,涉猎吾书,亦足供讨论钻研之一助。” 目录 序 第一章 秦人一统之局 第一节 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之剧变 第二节 文化之西渐 第三节 秦始皇帝之政治措施 第四节 秦之文化 第五节 秦政府之覆亡 第二章 汉初之治 第一节 汉高孝惠之与民休息 第二节 文景时代国内外之情势 第三节 文景两朝之政治 第三章 西汉之全盛 第一节 学术之复兴 第二节 武帝之政治 第三节 武帝之武功 第四章 西汉之中衰 第一节 武帝一朝之财政 第五章 昭宣以后之儒术 第一节 汉之中兴 第二节 儒术与吏治 第三节 博士之增立 第四节 昭宣以下之学风 第六章 西汉一代之政制 第一节 西汉之封建 第二节 西汉之中央郡县 第三节 西汉之中央官制 第四节 西汉之地方官制 第五节 西汉之封爵 第七章 王莽之新政 第一节 王莽之篡汉 第二节 王莽始建国后之政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秦汉史/钱穆作品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06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6 |
出版时间 | 2004-04-01 |
首版时间 | 2004-04-01 |
印刷时间 | 200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3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