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丛林战争/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借用真实历史资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为保卫新中国而在丛林中展开的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场面。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它并不是完全的历史事实,所以,勿请读者不要把它当历史史实来阅读。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题材新颖、角度独特、富有时代特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神秘的生活领域的长篇小说。小说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这场惨酷的“丛林战争”;通过美军的安德森、克里斯,为寻找“胡志明小道”之谜而深入丛林历尽磨难的遭遇;通过越方的黎东辉、黎文英、黎氏娟一家人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全民皆兵”的“民众战争”;通过我援越支队长孙洪林、干事乔文亚起伏的经历,展现了我方的无私援助。而这一切,全都通过“我”——作家在越的采访把中、越、美三方连结了起来……

作者站在90年代的历史高度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它不仅再现了越南战场上惨酷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借助这段历史,寻找历史、人类与战争的灵魂,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了起来,把文学、历史和哲理融成了一体。它不同当前出版的一般性的长篇小说,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探索性和思辨性。

目录

第一章:

 (一)初到越南

 (二)我的演说辞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一

 (三)昆嵩省克菜基地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

 (四)《永别了,武器》之探求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三

第二章:

 (一)小宋问答

 (二)无效行动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四

 (三)威斯特莫兰官邸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五

 (四)潜心研究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六

 (五)可笑的怀特计划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七

第三章:

 (一)丛林之夜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八

 (二)营地之晨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九

 (三)悲剧与恋情

第四章:

 (一)旧话重提

 (二)愤慨和忧虑

 (三)往事漫忆

第五章:

 (一)历史之魂

 (二)英雄气短

 (三)颐年堂接见

第六章:

 (一)历史溯源

 (二)有幸还是不幸

 (三)爱情的悬崖

第七章:

 (一)进入丛林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

 (二)夜宿乱石堆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一

 (三)死亡之谷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二

第八章:

 (一)歪打正着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三

 (二)这是我的“土伦”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四

 (三)以游击对游击

一一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五

第九章:

 (一)火烧洞穴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六

 (二)驼峰山口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七

 (三)切入驼峰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八

第十章:

 (一)黑旗军后裔

 (二)认祖归宗

 (三)边界战役

第十一章:

 (一)意外的胜利

 (二)胡志明小道之谜

 (三)大战略

第十二章:

 (一)穆嘉关山口

 (二)所见略同

 (三)悬崖上的小花

第十三章:

 (一)北上反修

 (二)南下反帝

 (三)精神的转化

第十四章:

 (一)艰险历程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十九

 (二)精明的决策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

 (三)克里斯留言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一

第十五章:

 (一)康妮来信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二

 (二)陷入泥潭之后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三

 (三)菜园理论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四

第十六章:

 (一)菜园理论(续)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五

 (二)菜园理论(再续)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六

 (三)阿纳汉娜

——安德森《战地手记》之二十七

 (四)读后沉思

第十七章:

 (一)停炸之后

 (二)黎文英来信

 (三)春季攻势得失之探求

第十八章:

 (一)访黎文英

 (二)宝岩村胜负论

 (三)奠边府之行

 (四)奠边府之行(续)

第十九章:

 (一)奠边府之行(再续)

 (二)取而代之

 (三)河内之行

第二十章:

 (一)乔文亚留言

 (二)阴云初开

 (三)并非哄小孩

第二十一章:

 (一)是奠边府还是凡尔登?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一

 (二)走向和谈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二

 (三)克里斯的丛林战争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三

第二十二章:

 (一)并不有效的战略调整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四

 (二)美国人的心理障碍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五

 (三)宁肯接受这个大“诡计”!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六

 (四)是逗号还是句号?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摘录之七

第二十三章:

 (一)山西劫俘

——斯托里的《美国巡礼》节录之一

 (二)天灾人祸

——斯托里《美国巡礼》节录之二

 (三)战后反思

——斯托里《美国巡礼》节录之三

第二十四章:

 (一)回到孤立主义去

——斯托里《美国巡礼》节录之四

 (二)后患无穷

——斯托里《美国巡礼》节录之五

 (三)多米诺骨牌理论的破灭

——斯托里《美国巡礼》节录之六

第二十五章:

 (一)西贡陷落后的巴黎街头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尾声之一

 (二)安南之龙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尾声之二

 (三)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开始

——斯托里《越南战争求索》尾声之三

试读章节

“残酷的战争风暴漫卷了山峦耸峙的长山山脉,这是越南和老挝边境纵贯南北绵亘一千多公里的界山,美国人把它叫做‘胡志明小道’。这是极端艰难而又危险的旅途,山高谷深、形状奇特、气候多变、雨多雾重、河溪纵横、流向各异,绿幽幽黑沉沉的原始丛林,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世界,对外来的闯入者是不折不扣的迷宫,抑或是冷酷狞恶的陷阱。

“我在两名向导的引领下攀藤附葛,时而缘壁而上,时而匍匐而行。我之所以请两个向导,那是因为许多地方要用柴刀开路。美国的轰炸机群躲在云层之上。炸弹的尖啸声和爆炸声震撼着山谷,犹如隆隆沉雷。低空扫射的鬼怪式飞机喷射出死亡的吼叫。……

“路在那里?我和向导们在无休止地爬行,穿过密林深草,涉过弯曲的小溪,或是在光秃的岩石上奔跑。……山谷问时而有开阔的林间空地,千年大树连根拔起,枝断干折,像粉身碎骨的尸骸,躺在新翻起的泥土里,这是美军B一52重型轰炸机地毯式轰炸的结果。我实在想不明白,它们从关岛起飞,越过万水千山,只是为了来夷平一片难以穿越的原始丛林吗?它们是多么残酷而又愚蠢、凶狠而又无力,那凄厉地撕裂天空的怪啸声,是武力的威慑还是绝望的哀鸣?

“我们只前进了70公里,就遇上了难以攀越的峭壁深沟,一个向导摔伤,不得已而原路返回。第一次失败反而燃起我探险的欲望。在找不到新的向导的情况下,我只好求助于合众国际社记者列昂·丹尼尔。他带我去拜见美军驻越司令官威斯特莫兰将军。这位四星将军笑笑说,‘拿破仑的士兵是不畏险阻的,法兰西的记者更是如此,你有没有兴趣乘战斗直升机作一次空中探险?’我立即感谢他的慷慨安排。三个小时后,我便沿着长山山脉飞行,从3000米的上空俯瞰起伏的群山,自然是另一种景象。整个航程都给我一种恐怖感,这种恐怖不是来自死亡的威胁——我不是怕死之人,而是一种莫可名状、神秘难测的气氛刺激我的神经,直觉得有森森杀机从中逸出,令人不寒而栗。

“毫无疑问,被丛林覆盖的群峰,就是那条交通繁忙的运输线。……可是,我从舷窗里看到的是倾斜的巨崖和无底的深沟,却看不到汽车、牛车、自行车、板车、手推车的行列,也看不到民工们肩扛背驮,甚至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我从美国军方得知:1965年除了大量军需物资外,还有36000名越共通过这条小道潜入南方;1966年猛增到90000人;预计1967年将超过150000人;尽管美机狂轰猛炸。数以千计的车辆利用这条人工编织的公路网。源源不断、川流不息地进入南方。……这是多么不可思议,胡志明小道的秘密在哪里呢?这对西方来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就在法新社记者夏尔·斯托里写出上面几段文字的时候,我以军区慰问团成员的名义到达了越南北方。

这天,我随慰问团去c支队十一大队进行慰问,返回支队时,路遇敌机轰炸,比预定返回的时间,迟到了一个小时。刚刚回到卧室坐定,支队宣传科长就递给我一张纸条:

副政委:得知您来支队。高兴至极,当即从卫生队赶来拜

望,不知您何时归来,不能久等。您在支队能住多久?如有单

独畅谈的机会。当为万幸。

您的老部下

苏长宁 敬上

苏长宁足J948年10月我军解放济南后,第一个人伍的齐鲁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先在我们渤海纵队后勤部医务处当助理员。后来因为婚恋问题,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凋到医院当见习军医。那时,我在医院当副政委,对提前撤销他的处分怍了一番努力,他对我自然抱有一种感激之情,所以他在留言条上用的还是旧称。一年后,我调到警备区任党委秘书,后又调到军区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已经近十年没有见面,往日的友情仍存,尤其在异国相遇,一种“万里他乡遇故知”的欢愉溢满心头,立即见面的欲望油然而生。

宣传科的乔干事陪同我前往。他是山东老乡,胶东黄县人,中上身材、肌肤白嫩,两只大眼灵动有神,笑容也非常甜美,在最初接待慰问团的过程中,他给我一种热情、机敏、尽职的印象,在接待会上,他写给我一张纸条:

作家同志,我是个文学爱好者,在友谊办公室工作过两

年,越语很好。你若单独去各地采访,我愿奉陪,得知您与孙

支队长是老熟人,请您跟能说一声即可。

休息时,我把纸条交给了支队长孙洪林,他沉思了一下,向我点点头,收起纸条,未置可否。

今天,乔干事陪我去卫生队,宣传科长把他叫到一边,脸色阴沉地低语了一阵,使我感到两人关系相当紧张。乔干事似乎有恃无恐,泰然自若地点了点头。我想,孙支队长对乔干事陪同我采访,已经有所交待。

卫生队住地,在离指挥部三华里之外的山洼里,要翻过120米高的山隘,两边山头上有高机连的四管高射机枪,透过密匝匝的树林,盯视着白云飘荡的天空。

登上山隘,夕阳刚刚接近西山,显得分外灿烂辉煌。我站在山隘口,对此壮丽美景,不忍离去。……许多居昆点都散落在山腰部的丛林中,施工部队的工棚也间杂其间,四周挖有蜂窝似的防空洞,由蛛网似的交通壕蜿蜒相连。

就在这时,防空警报响起,六架战斗轰炸机背着夕阳突然临空,对三里之外的红河上的罗贯桥作轮番轰炸,大地在重磅炸弹的撞击下微微颤抖,红河里飞溅的水柱在夕阳下闪着霓虹般的光彩,四周山头上的高射炮弹吼啸着在高空凶狠地阻拦,一团团灰白色的爆烟在敌机四周飘浮。

几颗炸弹落在山下一个村落附近,烟雾笼罩了几所竹屋,我仿佛看到那竹屋像纸糊的玩具倾倒下去,硝烟散淡之后,竹屋仍在,它发疟疾似地摇晃了一阵之后,竟然又站住了,竹屋附近出现了数米深的大坑。我正担心竹屋居民的命运,却看见竹屋里跑出三个人来:一个老人一个妇女一个小孩。……

此时,敌机还没有在夕阳下{肖失,他们便提着竹箩、斗笠、筐篮向红河奔跑,接着附近的居民也都涌向红河,他们欢笑着、高叫着,扑下河岸,去捞取被炸弹震昏的飘在水面上的白花花的鱼。

他们习惯了战争,用平静和欢笑面对战神。

敌机在天边消失,天地问一片静寂,硝烟溶进了晚霞。山林在落日余辉中闪烁着红里透蓝的羽翎般的色彩。向西望去,连绵高山的巨大剪影像宇宙大厅里的一扇屏风,阳光从锯齿形的山后扇面似地向蓝色的天幕上喷射着金辉,远山被衬托成一片青紫。

我从指挥部的地图上知道那是“拾宋早再山”,翻越过去,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奠边府了。法国远征军司令纳瓦尔将军曾称之为“不可攻克的东方凡尔登”!事实上却是法国远征军的滑铁卢。

虽说奠边府的陷落,距今只过去十四个年头,可是,在我的想象中,奠边府却是值得玩昧的古战场,我的心已经急不可耐地向它飞去。

我极目远望,在那金黄色的云团后面,在我目力达不到的地方,那就是长山山脉,“胡志明小道”就潜隐其间,它引起我无尽的联想:它真有西方各界人士所说的那样神秘莫测吗?真的是个难解之谜吗?

……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丛林战争/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汝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13087
开本 32开
页数 59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74
出版时间 2003-05-01
首版时间 2003-05-01
印刷时间 200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18.8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