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网罗唐代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的鉴赏辞典,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最佳捷径,一本能让读友在最短时间内鸟瞰唐诗千古绝唱的好书!
| 图书 | 唐诗鉴赏辞典/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网罗唐代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的鉴赏辞典,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最佳捷径,一本能让读友在最短时间内鸟瞰唐诗千古绝唱的好书! 目录 前言………………………………………1 篇目表……………………………………1 正文………………………………………1 附录……………………………………472 诗体诗律词语简释……………………473 名句索引……………………………481 序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唐诗以其卓越的思想性、艺术性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 唐代为我国诗之盛世。唐人以种种因缘,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唐帝国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叛乱之前一百多年间,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即使在安史叛乱之后,由于南方的开发与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未停顿下来。且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拘束,这也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础。 唐诗是在既继承前代传统,又大胆革新、勇于创造的基础上繁荣昌盛起来的。唐帝国建立后的最初三十多年,诗坛上仍弥漫着梁陈余风。武则天当政时期,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沈倥期、宋之问和杜审言等陆续登坛。经过他们的努力,唐诗的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较为明快清新。同时,初唐诗人陈子昂提出以复古为革新的主张,冲破了齐梁以来宫廷文学的苑囿,恢复了汉魏的传统,重新使诗歌与社会政治结合起来。陈子昂从汉魏风骨中汲取素养,为唐诗开辟了一条健康的道路。他把握住对超现实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执着这一基本矛盾,用新的语言和形象在诗中加以表现,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从玄宗即位起的半个世纪为盛唐时期。这一时期,因不同的生活道路与不同的生活态度,诗人们或者成为高蹈的退守者,如孟浩然、常建、储光羲等,或者成为热情的进取者,如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或者因时变化,两者兼之,如王维等。盛唐诗人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高蹈的退守者在其诗作中多以隐士为代表人物形象,表现为希企隐逸,爱好自然,借以反映诗人淡泊宁谧的心境;热情的进取者多以侠少为代表人物形象,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借以反映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前人所谓。盛唐气象",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他们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乱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对峙,在诗歌创作方面,显示了盛唐之所以为盛。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牢笼但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就是李白的独特性,和杜甫始终以严肃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相成的。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而歌唱。杜诗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都是旁人难以企及的。这就是后人尊李白为诗仙,尊杜甫为诗圣的理由。 代宗大历时期(766-779)的诗人,生活在一个遭受了极大破坏以至物质精神都贫乏的社会里。这一时期,钱起、李端、韦应物、司空曙、卢纶、戴叔伦、李益等的作品,着力于时序的迁流、节物的变化、人事的升沉离合等方面的描绘。其中,韦应物之澄澹、李益之悲慨,尤为后人所称赏。宪宗元和时期(806-820),一度中衰的诗坛重又兴盛。此时期有两个源出于杜甫的诗派:一派以白居易为首,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为羽翼,对杜甫白9继承侧重于敢于正视现实、抨击黑暗,并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更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另一派以韩愈为首,孟郊、贾岛、卢仝、李贺等为羽翼,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多写险怪、幽僻、苦涩、冷艳,且以散文句法入诗。文宗到宣宗(827-859)的三十余年里,最为活跃的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杜牧出于杜、韩。他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表达诗中较为丰富的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长于七律。他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发抒自己的身世之感、宗国之哀。懿宗即位至唐亡(860一-906),诗人不少,成就不大。 诗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这正是唐人之所长。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唐诗之美在情辞,故繁丽丰腴,而贵雍容裱华,兴象华妙。唐诗堂庑阔大,声调高亮谐和,深情远韵,一唱三叹之致。 唐诗盛美并臻,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朋友的喜爱。《唐诗鉴赏辞典》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网罗唐代名家各种流派杰作四百多首,精华毕呈。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诗外,特有诗人简介、注释、鉴赏及插图。 "诗人简介"力求言简意赅;"注释"疏通诗义,求其简洁准确;。鉴赏。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友掌握原诗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诗境交相辉映,触发读友的通感。另外,我们还汇编了精当实用的附录。其中,"诗体诗律词语简释"能为读友提供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捷径,而。名句索引"则能让读友在最短时间内乌瞰唐诗千古绝唱,可谓事半功倍。愿我们精心编撰的这部《唐诗鉴赏辞典》,能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诗名篇佳作,领略唐诗的隽永神韵。 编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唐诗鉴赏辞典/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傅德岷//卢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30227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9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94 |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 首版时间 | 2005-01-01 |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75 |
| 印次 | 4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