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作家理查德·普拉特又一力作。本书通过头条新闻的案例如辛普森案、伪造希特勒日记案等为材料作个案分析。
本书的每一部分都给出了可靠的信息,配以精美的图片,然后用真实案例的研究来增强阅读效果,是一本了解刑事侦查不可多得的佳作!
图书 | 犯罪现场调查(刑事侦查学指南)(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理查德·普拉特又一力作。本书通过头条新闻的案例如辛普森案、伪造希特勒日记案等为材料作个案分析。 本书的每一部分都给出了可靠的信息,配以精美的图片,然后用真实案例的研究来增强阅读效果,是一本了解刑事侦查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录 在犯罪现场…………10 被害人…………26 人身辨认…………42 犯罪嫌疑人…………66 物证分析…………78 致命的凶器…………98 没有尸体的罪案…………118 犯罪侦察学的发展…………134 词汇表…………138 试读章节 留住目击证人 那些首先赶到现场的警员还有一项任务就是留住目击证人,无论这些证人是自愿的还是不自愿的:人们在目睹了刑事案件之后不一定希望通过寻求法律制裁来缓解自己的这一可怕经历。即使有些人并未目睹案发过程,但现场附近的人也可能提供相关信息,这些线索在罪案调查中可能 具有重要价值。如果难以立即对证人们进行询问,证人们也应该分开安置,防止他们讨论所看到的事情。这不仅能防止证人受其他人的影响,也能确保以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进行审讯时,辩方律师没什么机会来质疑目击证人的证言。控制现场 到犯罪现场的人越多,对警探们分析犯罪现场的干扰就越大,也就越难确定犯罪嫌疑人。所以,下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封锁犯罪现场,并保护里面的一切物证。 无疑,封锁区域的大小取决于犯罪现场周围的环境,在实践中,一般尽可能划得大些,不仅要包括罪案发生的临近区域,还要包括各出入口。 在重大案件发生后,用警戒线隔离的区域要超出实际犯罪现场很多,而且只有警探才能进入。将公众排除在较大的保护范围之外,使得犯罪现场更容易得到控制,这样做也可以使警方有一个安全区来进行通讯,在此区域中可以提供各种车辆的进出通道以及用于应付媒体的采访。 封锁犯罪现场不仅仅是用一圈胶带围住而已,要有效地控制现场,还要规定惟一的进出通道,通常是指一个为所有侦查人员和刑事技术人员进出而设的通道。进出现场的人员数量应尽量压缩到最小,而且所有进出人员须穿上保护性外衣,以避免互相污染。对所有进出现场人员也应记录,要做一个准确的日志,包括每个人什么时候到达、什么时候离开以及取走了什么物件,这样就能在审讯时避免辩方提出"篡改物证"的指控。巡视犯罪现场 先期到达现场的警员对现场进行有预见性、系统性的处理能有效地保留和记录物证,否则物证就有可能被毁掉。在现场内习惯性地冲厕所或使用现场内的电话可能会破坏重要的物证,而记录现场中大门的开关情况则有可能决定凶手是否有罪。 当现场勘查指挥员到达现场时,他们的首要目的是与最先到达的警员见面,以了解犯罪现场的原始状况。他们一起对现场进行巡视,警探就可以及时搜集一些随着时间推移很快会消失的物证,比如现场中的气味。所以,首先到达现场的警员需要尽可能地记录现场尚未受干扰的信息,进一步的刑事侦查可能就取决于他们的报告。 序言 我们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观看O·J·辛普森案件庭审的电视转播,并着迷刑侦专家们有系统地提出的DNA、鞋印、头发、纤维、血清等证据。随着技术的进步,刑事侦查科学(由于涉及到法律,因此称为科学)被更加有效地运用于证实--绝非只是合理的怀疑--案犯实施的犯罪行为。刑事侦查也成为了大量电影、电视节目的主流。但是,为了娱乐观众,其中的很多内容是错误的。然而,本书使得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刑事侦查的原则,而且内容精确、简明,对问题的阐述详细、富有想像力并寓教于乐。更重要的是,本书内容的正确性。《犯罪现场调查:刑事侦查学指南》中的每一部分都给出了可靠的信息,配以精美的图片,然后用真实案例的研究来增强阅读效果。本书说明了正确的调查与现代高科技工具和技术在揭示犯罪真相的过程中是怎样得以运用的,并提供解答,告知读者它们最后在法庭上如何起到作用。 我在联邦调查局实验室做了30年主管和低级警官主考人,其间我目睹了成千上万的案例,也涉入过不计其数的高层审讯。在那段时间里,最困难的挑战之一就是我不仅要向朋友、新闻媒体、学生、陪审员和其他人解释清楚我的专业范围,还要解释其他很多与刑事侦查学有关的专业知识。现在,我所要做的就是递给他们一本《犯罪现场调查:刑事侦查学指南》,然后我就能确信,他们对这门令人着迷的学科会有最正确的看法了。杰拉德·B·理查德,联邦密探(已退休) 联邦调查局实验室档案操作及研究组前特别摄影组组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犯罪现场调查(刑事侦查学指南)(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理查德·普拉特 |
译者 | 毛泽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2241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18.4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7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