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毕淑敏小说(学生版名家精品阅读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毕淑敏的八篇中短篇小说,虽然这只是她小说创作的冰山一角,但也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毕淑敏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毕淑敏的小说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不刻意塑造典型人物,但她很注意对特定环境下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尤其是对人性的表现,较之一般作家更见功力。毕淑敏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人性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由于她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读者朋友细细品味。

内容推荐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夺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的美丽心灵。本丛书共收录了二十几位现当代文学大家的经典力作,涵盖了人生、亲情、友情、感恩、审姜、励志、成长、成功,等多十热点话题,并附有名师的精彩评析。细细品味,点燃智慧的澄净心灯;慢慢诵读,开启人生的芳香之旅……

目录

紫色人形

一厘米

不会变形的金刚

翻浆

源头朗

昆仑殇

预约死亡

女人之约

试读章节

那时我在乡下医院当化验员。一天到仓库去,想领一块新油布。

管库的老大妈把犄角旮旯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对我说:“你要的那种油布多年没人用了,库里已无存货。”

我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在旧物品当中,发现了一块油布。它折叠得四四方方,从翘起的边沿处,可以看到一角豆青色的布面。

我惊讶地说:“这块油布正合适,就给我吧。”

老大妈毫不迟疑地说:“那可不行。”

我说:“是不是有人在我之前就预订了它?”

她好像陷入了回忆,有些恍惚地说:“那倒也不是……我没有想到把它给翻出来了……当时我把它刷了,很难刷净……”

我打断她说:“就是有人用过也不要紧,反正我是用它铺工作台,只要油布没有窟窿就行。”

她说:“小姑娘你不要急。要是你听完了我给你讲的这块油布的故事,你还要用它去铺桌子,我就把它送给你。”

于是她给我慢慢讲了起来——

我那时和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在病房当护士,人人都夸我态度好,技术高。有一天,来了两个重度烧伤的病人,一男一女。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正确地说是新婚夫妇。他们相好了许多年,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才盼到大喜的日子。没想到婚礼的当夜,一个恶人点燃了他家的房檐。火光熊熊啊,把他们俩都烧得像焦炭一样。我被派去护理他们,一间病房,两张病床,这边躺着男人,那边躺着女人。他们浑身漆黑,大量地渗液,好像血都被火焰烤成了水。医生只好将他们全身赤裸,抹上厚厚的紫草油,这是当时我们这儿治烧伤最好的办法。可水珠还是不断地外渗,刚换上布单几分钟就湿透了。搬动他们焦黑的身子换床单,病人太痛苦了。医生不得不决定铺上油布。我不断地用棉花把油布上的紫色汁液汲走。尽量保持他们身下干燥。别的护士说,你可真倒霉,护理这样的病人,吃苦受累还是小事,他们在深夜呻吟起来,像从烟囱中发出哭泣,多恐怖!

我说,他们紫黑色的身体,我已经看惯了。再说他们从不呻吟。

别人惊讶地说:“这么危重的病人不呻吟,一定是他们的声带烧煳了。”

我气愤地反驳说:“他们的声带仿佛被上帝吻过,一点都没有灼伤。”

别人不服:“既然不呻吟,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嗓子没伤?”

我说:“他们唱歌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会彼此给对方唱我们听不懂的歌。”

有一天半夜,男人的身体渗水特别多,都快漂浮起来了。我给他换了一块新的油布,喏,就是你刚才看到的这块。无论我多么轻柔,他还是发出一声低沉的呻吟。换完油布后,男人不作声了。女人叹息着问:“他是不是昏过去了?”我说:“是的。”女人也呻吟了一声说:”我们的脖子硬得像水泥管,转不了头,虽说床离得这么近,我也看不见他什么时候睡着什么时候醒。为了怕对方难过,我们从不呻吟。现在,他呻吟了,说明我们就要死了。我很感谢您,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请您把我抱到他的床上去,我要和他在一起。”

女人的声音真是极其动听,好像是在天上吹响了笛子。

我说:“不行。病床那么窄,哪能睡下两个人?”她微笑着说:“我们都烧焦了,占不了那么大的地方。”

我轻轻地托起紫色的女人,她轻得像一片灰烬……

老大妈眼睛有些湿润地说:“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要看看这块油布吗?”

我小心翼翼地揭开这块油布,仿佛鉴赏一枚巨大的纪念邮票。由于年代久远,布面微微有些粘连,但我还是完整地摊开了它。

在那块洁净的豆青色油布中央,有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

简析

一块豆青色的油布、一段尘封的凄美故事,透过悠悠岁月浮现在我们眼前,撞击着我们的心灵:一对情侣历尽磨难方得聚首,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烈火中凋谢了他们花一般年轻的生命。作者展示了一出人间悲剧,把最美的事物撕毁在我们面前,然而她又深谙“哀而不伤”的艺术真谛,没有仅仅停留于浅薄的伤情基调,却将人类灵魂中最为可贵的闪光点作为讴歌的对象。男女主人公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被演绎得撼人心魄、荡气回肠。他们的身体虽已化为灰烬,他们坚贞而高贵的真情却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在如今的浮华世界中更显弥足珍贵。那油布上的紫色印记,也因为见证了时间掩埋不住的往事而不朽。P1-3

序言

毕淑敏作为中国一级作家,受到美国大使馆的邀请,以“国际访问者”的身份到美国进行短期访问。朋友们原以为她一定会在访问计划中要求安排与美国作家见面、座谈,没料到毕淑敏此行并不想会见美国作家,原因是:“我在作家的作品里,已经见过他们了。没有必要万里迢迢地跑了去,再见一回。”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文学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即使素不相识,人们也可以从作家的作品中认识作家本人。读了《红楼梦》可以构想出曹雪芹其人,看过《老人与海》可以在头脑中勾勒出硬汉海明威的形象。同样,这本《毕淑敏小说》也能够引导我们认识作为作家的毕淑敏,尽管我与她从未谋面,甚至连电话中的交谈也不曾有过,但通过读她的作品,对她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毕淑敏属于大器晚成的作家,她35岁时才在《昆仑》上发表了中篇小说处女作《昆仑殇》。从此一发不可收,18年来,先后发表了近两百万字的小说,同时还发表了大量散文,得到众多读者的好评。

因为篇幅所限,这本《毕淑敏小说》仅选取了她的八篇中短篇小说,虽然这只是她小说创作的冰山一角,但也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毕淑敏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毕淑敏的小说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不刻意塑造典型人物,但她很注意对特定环境下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尤其是对人性的表现,较之一般作家更见功力。可以这样认为,她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心理咨询医生和心理学博士的经历。心理医生比一般人更容易一针见血地窥视到人的内心世界,尽管有的人刻意隐瞒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毕淑敏犀利的笔触直接指向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却大多数人又无法明确表达出来的困惑,这就使她的小说具有了一种感人的力量和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毕淑敏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人性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在这个基础上,母子、恋人、夫妇、朋友、战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都有人性的自然流露。文学就是人学,尤其是以表现人物为主的小说,不可避免地要写到人性。毕淑敏在小说中刻画了人性的不同侧面,为读者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

人选这本小说集的八篇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藏北高原为背景的《昆仑殇》和《翻浆》。毕淑敏17岁赴西藏阿里当兵,在藏北高原度过了十一年,先是做卫生员,后来做军医。世界屋脊上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使生命变得异常脆弓弓,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足以夺去一条年轻而鲜活的生命。作为军医,她既目睹了革命军人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也目睹了很多战友的死亡。回到北京后,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原动力,她说:“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刻骨铭心的记忆总在骚扰我,于是在一个平平淡淡的晚上,在一间充满药味的屋子里,我提起了笔,开始了写作。”《昆仑殇》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第一个冬天,在海拔5000米以上、气温40℃以下的高原永久冻土地带人为发动的一场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极其惨烈的野营拉练事件。这是极左路线盛行的年代,部队一号首长接到总部的野营拉练命令后,尽管本人并不赞成这个决定,但作为军人,他不仅执行了这个命令,甚至还把它发挥到极致,命令部队穿越号称死亡地带的无人区,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苍茫的白雪高原上。不仅如此,那些死去的军人中,有人因为地方口音,把林彪的“枪杆子,笔杆子,干革命就靠两杆子”中的“两杆子”说成了“二杆子”而被打成敌我矛盾,死后连被埋进烈士陵园的资格都没有。一号首长还命令把一对相爱了很久的军人的遗体分别埋在烈士陵园的两角,拉开能够拉开的最大距离,原因是“战士不准谈恋爱”。小说在歌颂边防战士为国捐躯精神的同时,也大胆地揭露了在极左路线时期人性的扭曲。

与《昆仑殇》的悲壮相比,《翻浆》则轻松了许多。一个急于赶路的搭车人,被误会成小偷,在事实面前,疑人者终于在搭车人善良的人性面前惭愧地低下了头。

第二类是从医生的角度创作的作品《预约死亡》和《紫色人形》。毕淑敏从西藏转业回北京以后,又做了20年内科医生,加上在部队当11年军医的经历,构成了她生命中另一段宝贵的记忆。作为医生,对生命的关怀要超过普通人,即使成为作家以后,她仍然把对生命的关怀当作一种责任,这也是她后来到美国访问时,不去拜访作家,而是要求到美国的临终关怀医院参观的原因。《预约死亡》在1994年度的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用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小说,在作品中,毕淑敏为我们展现了“临终关怀”医院的真实图景,尽管濒死前的癌症患者体貌是丑陋的,脾气是变态的,但是每一位即将去世的老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临终关怀医院的责任是让这些身患绝症的人能平静地、体面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在这所特殊的医院里,从院长、医生到护理人员身上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蕴含了至高无上的人性之美。

《紫色人形》写一对多年的恋人在新婚之夜被恶人放火烧成了焦炭模样,但他们在病房中却不肯呻吟一声,只是用歌声安慰对方,他们死后,在铺过的油布上留下了一对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小说篇幅虽短,但蕴含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感情,令人荡气回肠。

第三类是取材于家庭教育的《一厘米》和《不会变形的金刚》。毕淑敏作为母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定有很深的思考,于是便有了这样两篇小说。两篇小说写的均是普通家庭的教育问题,尽管家长们都是小人物,却都把教育子女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当然,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读了作品后,一定会引起读者的思索。美好的愿望在事实面前难免遇到阻力,甚至是受到嘲讽和挖苦,但坚持给孩子树立人性美的典范,这正是两篇小说的共同之处。

第四类是关注弓弓势群体的《女人之约》和《源头朗》。两部作品都提出了“弱势群体有没有资格要求最基本的做人的尊严”这样一个问题。在《女人之约》中,给厂里催欠款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郁容秋,临终前要求女厂长兑现当初的承诺:只要出色地完成规定的清欠指标,请厂长向她鞠一个躬。但厂长为了自己的面子,却执意躲开了这个将死的女人,不肯履约。尽管厂长本人气质很高贵,但她的人性是萎缩的。郁容秋的气质虽然俗气,但从人性的角度讲,她应该是女中豪杰。在两个女人的对比中,人性的丑与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源头朗》取材于坝上草原。肺癌患者夏导要赶在自己去世前拍一部以贫困儿童生活为背景的广播特写剧《塞北的风》,于是坝上最穷困的孩子火石成了被猎奇来的玩偶,夏导连哄带骗地逼着火石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脚本完成了作品。被当成猴耍的火石在离开北京时留下了一句话:“城里人,我恨你们!”这句话代表了穷困孩子的怒吼,穷人也有穷人的尊严,拿这种尊严做戏,是不道德的。

由于毕淑敏本人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本《毕淑敏小说》是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读者朋友细细品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毕淑敏小说(学生版名家精品阅读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晓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4262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4.6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8
15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8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