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元璋时代/中国历史人物时代视角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元璋时代》是“中国历史‘人物时代’视角”丛书中的一本,它记载了朱元璋一生的事迹。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他的故事、传说、传记等非常多。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他本身就充满了种种传奇色彩。

本书为你解密朱元璋的一生!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的政治,在明朝拐了一个大弯儿。皇帝驱逐了宰相、宦官监视着大臣、效忠取代了卫道,这一切都从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的手中诞生。究竟是朱元璋那只看得见的手决定了这一切,还是时代的变迁那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着这个变化?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由朱元璋制定的临时性政策,被明朝后来的皇帝沿用下去,从而让短期的政治调整变成了长期的制度设计,让朱元璋极具个人色彩的行为变成了带有国家意志性质的战略。而朱元璋自己也希望这些由他制定的规矩流传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问题,只有回到朱元璋的时代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朱元璋的出身、经历、性格、创业过程,都是促成这些政治变化的诱因。而朱元璋生活的时代,则是塑造朱元璋独特个性的熔炉,更是造就这场巨变的历史舞台。

《朱元璋时代》是“中国历史‘人物时代’视角”丛书中的一本,它记载了朱元璋一生的事迹。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他的故事、传说、传记等非常多。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他本身就充满了种种传奇色彩。

目录

卑微与显赫的对抗:朱元璋时代的前奏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贫贱的家庭:龙生之地

 乱世中的发迹史

战争与统一:历史发展的走向

 仁义之师,收天下人心,

 集天下之才,横扫天下,

 善“将将”,也善“将兵”

乱世与英雄:群雄崛起的年代

 元顺帝:意欲有为,无力回天

 张士诚:私盐贩子

 傀儡天子小明王

文臣与武将:一统河山的左膀右臂

 乱世第一军师

 建国第一丞相

 治军第一帅才

 开国第一名将

英明与极端:风格迥异的统治方式

 励精图治,天下大治

 极权统治,违背历史

瞻远与短视:变化多样的执政风格

 以身作则,勤俭治国

 目光短浅,血雨腥风

荣耀与祸端:朱元璋的家族

 卑微家世,荣耀家族

 皇帝家族,悲哀家事

专权与滥刑:杀戮纵横为哪般

 酷刑杀贪官

 被冤杀的官员

 历史上最后一个被株连九族的丞相

 最后的猛将

卓越与挽歌:后人评说的生前身后事

 千古功过,谁人评说

 短命的建文皇帝

 将帝国发扬光大的永乐大帝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元1206年,52岁的蒙古酋长铁木真被推举为大可汗,称“成吉思汗”,意为“世界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他的帝国经过不断的征战,最终形成了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公元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把原来的西夏帝国、金帝国、大理帝国和蒙古本土合并成一个帝国,国号“大元”,为《易经》“大哉干元”之意,从此蒙古国由一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变为统治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国。元朝统治者把境内的子民分为四等,第一等当然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中亚人),第j等是汉人(中国北方人),第四等是南人(南宋遗民)。这种阶级和民族的压迫是大元帝国愈合不了的伤口,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给这个帝国带来动乱。

末代的政权通常都是腐败的政权,元朝末年政权的腐败比起以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王朝的最后皇帝元顺帝在这个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公元1333年,元朝最后一个皇帝继位,这就是元顺帝。他的这个谥号是被明朝追封的,意思是说他顺应天命,离开中原,这好像有点儿讽刺的意味吧。与其说是顺应天命,还不如说元末社会的现实使得这位皇帝离开中原,要不人家怎么走了之后还想着收复中原呢!

元朝的蒙古贵族,拥有的财富最多。皇室和宫廷的挥霍浪费十分惊人。元朝皇帝信奉喇嘛教,用于佛事的费用每年高达千万两白银。至大三年(公元1 3 10年)著名的元曲作家张养浩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将当年国家的财政总开支分为三部分,朝廷每年用于佛事的占j分之二。这种挥霍浪费的程度,实为前代所不及。清代学者赵翼对元朝做佛事的巨大费用曾作过微观的调查,这个调查所依据的材料是元朝宣徽院的材料。据调查,延枯五年(公元1318年)全国各寺院做佛事用掉面粉439.500斤、油79000斤,每日用羊1万头。赵翼认为,如果将当年全国的官俸和兵饷两项开支加在一起,也抵消不了每年做佛事一项的开支。

元朝宫廷的费用数额也很巨大,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中有政院大臣说,皇后每日的生活费用是银子10万锭、布(布帛)5万匹、棉花5000斤。后至元元年(公元l 335年),御史台说:“元朝初期,宫廷所用宦官只不过数人,而今宦官超编已达千余人。”元朝蒙古统治集团一向喜好举办奢华的宴会,到了顺帝初年,这种宴会举办得颇为频繁。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天寿节时,农民战争已席卷全国,元大都也遭饥荒,而统治者却照例疯狂宴饮于朝堂之上。

元朝皇帝的上述做法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其权威,另一方面是想团结贵族、官僚集团来维护自身的统治,所以经常对诸王、公主、后妃、勋臣给予巨额的赏赐。每逢元朝皇帝继承大统,按照旧的传统礼仪,赐予亲王、宗臣、卫士的金、币、谷、帛的数量竟然以万计算。这种毫无节制的奖赏,使元朝政府的财政负担日趋沉重。这种奢靡之风至元末也没能停止。除赏赐金、银、币、帛外,还给诸王、公主、后妃、勋臣赏赐大量的城邑和田产。公元1 236年朝廷一次就赏赐给一个贵族济宁路及济、单等三则,巨野、郓城等16个县为其分地。元顺帝赏赐给太师伯颜的田产达2万顷之多。他们的腐朽很快影响到军队和吏治的败坏,使整个国家机器迅速腐化,并导致元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剧尖锐化。

元朝的末年,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水灾、虫灾……仿佛要淹没这个奄奄一息的政权。更为严重的是,人祸加速了这个政权的灭亡。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繁。黄河地区前所未有地发生频繁的水灾和干旱,接着出现了严重的瘟疫。频繁的饥荒导致大量人口饿死,为了拯救灾民,元朝对灾民进行大量救灾援助,这导致了元朝财政和经济的破产。

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天降大雨,黄河决口,改道经过淮河。大水淹了河南、山东、安徽的大片土地。后至元八年,又发生水灾。河南、山东地方又被洪水所淹,而且山东的盐场也被冲垮了。民众流离失所,盗贼蜂起c民众为生活所迫,纷纷起义。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新任的右丞相脱脱启动了一项巨大的工程——治理黄河。右丞相脱脱推举工部郎中贾鲁治河道,顺帝采纳,特授贾鲁为工部尚书,担任总治河防使,并征召黄河南北兵民17万,治理河道,妄想一劳永逸。可是征民夫治理黄河,既需要民力又需要财力,而且,解决财政问题又很棘手。元朝在这个时候实行了多印纸币的政策。这个政策使元朝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在元武宗至大时,动用钞本已经相当严重,又发行至大银钞,使之五倍于至元钞,同时恢复使用铜钱;仁宗即位后,虽然整顿钞法,停止使用至大银钞与铜钱,但又大量印钞,曾连续四年每年印钞数在200万锭以上,官府定的钞银的价值只相当于中统初期的1/20。这样日积月累印发的纸币到至正年问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外,伪钞横行也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元代钞法对造伪钞者一律处死,但冒险者仍为数不少。历年印造的伪钞几乎流通于全国,愈积愈多,对经济具有极大的破坏性。P3-6

序言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使我们在阅读和面对历史时,始终存有一种既是敬畏又是欣喜的态度。于是,我们有了急切地占有历史资源的热情,或者,我们可能会更倾向于用历史的资源去丰富我们现在的生存和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我们很谋略地在阅读历史,以为历史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谋略库;所以,我们很技巧地在曲解历史,以为历史处处可以为我们所用。

这样的话,读史就可以明智了!

而我们从何处去感悟历史的魅力,又从何时拥有历史的智慧呢?

读史即是阅世,明智才能获得新知。

所以,历史是人生境界中思想和智慧的风景。虽然已经是过去的,却不仅仅是外在的。

历史是已经远离我们现实之外的事情,但我们却不曾在记忆中将它们删除或更改,或者说,当我们在一次次地反观和解读历史的时候,我们是在感受和体验来自历史深处的记忆和意义。当历史包容和容纳我们的所思和所想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历史的场景中再次亲历和面对真实的历史和完整的历史,而不是片断中的记忆和断面上的遐想。

我们始终绕不开对“历史·人物·时代”以及“历史人物·历史时代”的综合理解,所以就有了本丛书的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

关键人物和历史时代的重合视角,真实人物和宏观时代的历史相遇。

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

我们才能真正接近和拥有属于我们的历史。

关键人物和历史时代的重合视角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上的特殊时代,怎样看待历史上的关键人物?换言之,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对特殊时代和关键人物的评价去认识历史?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在读史的时候都会面对这个问题。小到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大到对某个时代的历史定位,都有说不尽的话题,而且在人们眼中历久常新,比如对曹操的评价、对“杯酒释兵权”的认识、对康乾盛世的看法等等。

关键人物与特殊时代,就如同树木与森林;而特殊时代与整体的历史相比,就像是森林之于大地。观察树木,我们可以知道其物种、习性,但是不知道为何这一物种能够生存;观察森林,我们可以知道其与当地水土、环境的关系,但是不知道这片森林在何时出现、为何会以这样的物种形式出现;观察大地,我们能够知道森林与树木生长的原因,但是无法断定大地之上会孕育出怎样的森林与树木。

人物、时代与历史也正是如此。了解了人物,我们便知道他的生平、功过,但是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绩,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就要靠了解他生活的时代来解决;同样,当我们知道关键人物所生活的特殊时代,我们会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为何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推动历史,而这个时代为何会H{现,则是考察时代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必须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去思考历史的整体变迁。

关键人物、特殊时代与整体历史是无法割裂的,必须将其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读史中得到有益的借鉴。而整体的历史是很难在朝夕之间了解的,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也不会产生真知灼见。既然如此,何不从具体的人物与时代中去感悟历史呢?

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睿智或神勇,也不在于他们的人生如何丰富多彩、跌宕起伏,而是因为他们处在时代关系网络的交汇点上。

某个时代所承扫的历史任务、所耍解决的发展难题以及思想与社会方面的变迁,是这个时代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时代的关系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之中,有的人物身上只体现出其中某一个具体特色,比如商鞅、李斯、霍去病、岳飞;而有些人物的人生经历与奋斗过程,则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昕有特色,并且能够将其个人特色与时代特包融为一体,使其成为这个时代无法替代的代言人。

当我们对时代的特色有所了解,并且沿着时代特色的轨迹去探寻,就会发现,那些历史上关键人物的生平经历,已不再是充满传奇和神话的不解之谜,而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必然发展。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摆脱以往那种“传记式”的对人物的理解,才能将对人物的审视和对时代的观察结合起来,从而对历史产生具体而宏观的认识。

真实人物和宏观时代的历史相遇

一如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不同的时代也是各具特色。看似重复的两个时代,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内存特点。划分时代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生产力水平、社会关系,还是技术进步、思想转变?

这些都可以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但未免都有过于简单化的弊端。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的内在合力。而这种合力,则是无法简单地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以标志性的人物来划分历史时代。用人物来划分的时代,更加人性化,更加感性、有人情味,也因其具体、形象而更易于接受阳理解。

乱世出英雄,所以才有了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的开国皇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才催生了兢兢业业遵循祖制、创造一代盛世的守成之主……金戈铁马的秦汉和同造就了项羽、曹操,浪漫开放的唐朝培育了唐太宗、武则天,阴郁不定的明清走出了朱元璋、乾隆……我们不能否认,时代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烙上的深深的印记,这是历史的力量,是时代的作用。

讲到这里,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那就是“究竟是英雄创造了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英雄?”这里我们可以将概念适当调整一下,变成“究竟是伟人的性格影响了时代,还是时代的特帝的“大印”。而接下来,在这个朝代里所发生的一切也就都可以理解了。

当这个真实的人物遇到了属于他的时代,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是灿烂如焰火照耀后世,还是凄冷如流星转瞬即逝?

传奇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草根皇帝的代表,出身贫苦,历经磨难终于登上皇位。时世的艰辛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习惯与价值取向,即使是当上了皇帝,他依然在很多地方“同执”地保持着他的“草根本性”。比如说节偷,正是由于创业的艰难,让朱元璋对他一手创建的大明王朝“小心翼翼,倍加呵护”,于是才有了那么多的文字狱,才有了东厂这个“特务机构”。整个大明王朝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在朱元璋的统治下,稳定中隐藏着危机,安宁中透露出紧张的气氛。

拥有耀眼光环的乾隆皇帝,在清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君临天下,当时全国上下一派祥和景象,因而乾隆皇帝表现出了他个性中张扬、洒脱的一面。他多才多艺,与此同时,清王朝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他好大喜功,于是清王朝连年征战、战事不断……在几十年后,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则显得小气而悲观这并非个性使然,更多的则是时代变迁,分别将人的个性中光明与阴暗的两面凸显出来。

不管怎样,这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时代是捆绑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真实人物和宏观时代总是在历史的环境中彼此相遇而又相互牵连。

恰当或准确的阅渎历史的视角,也许正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关键,将历史人物与历史时代相结合,以具体的人物为点,去解读历史时代的要素,并在时代的环境中分析人物的人生成败与得失c这既不是单纯的人物评论,也不是苍白的时代概括,而是两者的组合产物。时代与人物的交相呼应而组成的历史画卷和场景,是人们品读历史的适当入口,也是我们还原历史的必然出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开始了,在通往历史的道路上。

后记

《朱元璋时代》是“中国历史‘人物时代’视角”丛书中的一本,它记载了朱元璋一生的事迹。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他的故事、传说、传记等非常多。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农民皇帝,他本身就充满了种种传奇色彩。

朱元璋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可写的东西很多,能在众多的书籍中突出它的特色是非常不易的。本书紧扣了朱元璋时代这个主题,描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历史的主角朱元璋无疑是他那个时代的主角,是那个时代的中轴,其余的人和事都是围绕着他运转的,这也是本书的主线。这个主角的一生坎坷而传奇,有丰功伟绩,也有残暴的一面,因此,主角本身的性格又是矛盾的。矛盾的性格与历史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源远流长的故事,为后人提出了许多可供思考的问题。

历史的配角红花还需绿叶配。同绕在朱元璋身边的一些人,有治世的谋臣,也有尖刻的小人,有落魄的英雄,也有死亡的冤魂,这些人物烘托了朱元璋时代的宏大场面,也使后人有长久的反思。

皇帝的叹息作为一个开国的皇帝、作为一个改变历史轨迹的帝王,朱元璋留给了我们惊奇与赞叹;作为一个在乱世中不断拼搏、善抓机会的人,他又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作为一个帝王,他总是逃脱不了个人的狭隘,总是想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所以,他不可避免地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这是我们对于这位皇帝的叹息,也是对他的那个时代的叹息。

时代的启示一个时代必有历史的规律和内在的特点,治国的制度与决策可以为后人所借鉴;选人、用人的标准可以为我们所评论;亡国、兴国的历史周期规律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细细研究。一个有时代感的人,读历史人物的时代,必有时代的收获,这也是本丛书的用意所在。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朋友和老师的指点和修改,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对哈尔滨出版社编辑们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元璋时代/中国历史人物时代视角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成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31418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8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9
16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