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查阅和研读相关资料,通过与残疾人联合会有关人员的合作与探讨,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与座谈,通过不断的推翻、论证与修改,提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若干建议,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一份重要的贡献,也是我们了解残疾人问题的重要参考。

目录

总报告促进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22条观点和建议……………………… (1)

第一章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理论分析………………………………………(22)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提出……………………………………(22)

 第二节就业、培训与保障对残疾人的重要性……………………………(28)

 第三节残疾人劳动权利实现的法律依据…………………………………(33)

第二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变迁及评价……………………………(38)

 第一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38)

 第二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现状描述………………………………(42)

 第三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评价…………………………………(47)

第三章残疾人就业模式与体制比较分析……………………………………(51)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模式的国际比较………………………………………(51)

 第二节中国残疾人集中就业形式分析……………………………………(55)

 第三节中国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形式分析…-".……………………(59)

 第四节残疾人就业体制与健全人就业体制比较分析……………………(63)

第四章 中国残疾人就业与失业全过程实证研究…………………………(71)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7])

 第二节残疾人就业与失业过程的微观环节分析…………………………(80)

 第三节残疾人就业与失业效果分析………………………………………(91)

第五章中国残疾人教育与培训模式分析……………………………………(98)

 第一节残疾人特殊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98)

 第二节残疾人职业培训过程实证分析……………………………………(104)

 第三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构建……………………………………(113)

第六章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分析………………………………………(120)

 第一节残疾人保障的框架…………………………………………   (120)

 第二节就业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关键………………………………(124)

 第三节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 ……… (127)

 第四节康复保障功能和障碍分析…………………………… ………… (129)

第七章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社会支持体系…………………………………(135)

 第一节残疾人组织管理体系梳理…………………………………………(135)

 第二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宏观支持体系………………………………(141)

 第三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社会服务机构………………………………(148)

第八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政策取向……………………………(158)

 第一节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取向探讨…………………………………(158)

 第二节残疾人教育培训政策取向探讨……………………………………(165)

 第三节残疾人保障政策取向探讨…………………………………………(172)

第九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配套措施研究………………………(176)

 第一节树立健康进取的新观念……………………………………………(176)

 第二节构建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有效平台………………………………(179)

 第三节信息建设是残疾人工作的“指路牌”……………………………(185)

参考书目………………..…………………………………………………(189)

试读章节

总报告促进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22条观点和建议

残疾人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求职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人。每个残疾人都希望自己和健全人一样,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以平等的姿态走人社会、参与社会,而劳动就业是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更有其特殊意义,它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自身权利和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是提高自身素质,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途径。残疾人劳动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残疾人的特殊性为其就业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使得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缺乏资源(就业信息、社会关系等),身处不利环境(经济、社会、政治),是就业弱势群体。本文将以北京市残疾人就业状况为依托①,探讨残疾人培训、就业与保障等相关问题,期望对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和改进有所贡献。

一、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提出国际劳工组织将残疾人定义为,经正式承认的身体或者精神损伤在适当职业的获取、保持和提升方面的前景大受影响的个人。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者部分或全部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处于不利于发挥P1正常作用的人。

在研究残疾人就业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残疾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能否作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理论上看,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社会物质生产的人。劳动者的本质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以体力与智力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又称为劳动力。一般来说,劳动者是以一定的健康水平为条件的,残疾人虽然因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使得其体力或智力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障碍,无法像健全人那样从事完全正常的劳动,因此残疾人的劳动能力与健全人是有所不同的,但残疾人仍然具有部分劳动能力,并且许多残疾人还有一种与残俱来的功能代偿。根据国际社会流行的"对于残疾人不能着眼于他不能干什么,而要着眼于他能干什么"的观点,只要我们找到残疾人的特长,残疾人就能成为劳动者。

当然,劳动者拥有劳动能力还不够,还必须为其创造条件,使其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劳动,并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这样劳动者的劳动活动才得以实现。根据以上分析,具有体力和智力的残疾人也具有其本身的劳动能力,如果创造条件使其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也能生产出各种使用价值,并被社会承认,那么残疾人就能真正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一部分。否则,拥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不仅造成其劳动能力的浪费,残疾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为零,而且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只有依靠其家庭或亲友的负担,或者靠国家与社会的救助,对全社会剩余产品的总量分配造成影响。可见,残疾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的社会总产品更多,并且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有关调查数据也证实了残疾人具有劳动能力。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在15岁以上的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占27.4%,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占43 % ,二者合计为70.4%,丧失劳动能力的占29.6%,其中87%为60岁以上的残疾人。①入户调查15~59岁的青壮年残疾人34 382名,其中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共31 916名,占92.8%,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2 466名,占7.2 % 。②2002年作者在北京市三个城区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涉及的780名残疾人中,均属于劳动年龄人口,只有110人从未就业,占14.1%,从未就业的原因除了丧失劳动能力外,可能还包含其他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至少有85.9 % 的残疾人具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结论。

残疾人拥有劳动能力就应当享有就业的权利,而就业又需要一定的劳动技能,同时也离不开相应的保障措施。因此,研究残疾人培训、就业与保障问题十分重要。P2

后记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我们经过将近两年的艰辛努力完成的。撰写这本书起因于我申请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的《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与培训问题研究》课题项目。在本课题完成过程中,我们发现残疾人的就业离不开康复保障、无障碍环境条件和就业促进等保障措施的到位,故而在原来的内容中又增加了保障的章节,最终将该书定名为《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本书的研究重点在城镇残疾人。主要原因是实证分析的调查资料来源于城镇,虽然本书的理论分析可能适用于农村残疾人,但我们研究的就业模式以及政策建议则主要针对的是城镇残疾人。二是本书没有分残疾类别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主要原因是这种分类研究比较专业,操作难度大,我们目前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力不能及。  本次对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研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与收获的过程。众所周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作为国内最早研究劳动科学的院校,一直关注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对健全人的就业与保障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过去的研究成果和关注内容十分有限,如何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对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查阅和研读相关资料,通过与残疾人联合会有关人员的合作与探讨,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与座谈,通过不断的推翻、论证与修改,我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大家,并且提出促进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若干建议,希望能为关心、研究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同仁提供参考。   本课题及书稿的 顺利完成,得到了很多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支持与帮助。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的赵春鸾、赵云生、王长河同志对课题以及书稿给予了大力的合作与支持,课题调查得到了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和崇文区部分街道残疾人协会负责人的协助与配合,数据收集和处理得到了劳动经济学院2000级、2001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热情参与。此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校科研处也对本书的完成与出版提供了积极的支持。直接撰写本书书稿的人员有:张琪、吴江、陈晨、范晓雪、肖娜、赵云生、史秀敏、周迪生、宜勇、王长河等。因此,本书是一项集体研究成果,是大家共同为残疾人事业所做的一份贡献。在此,感谢大家为完成这一研究任务付出的巨大努力,向时也感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同仁为本书顺利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在本课题与书稿进行过程中,我有机会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有关人员、国外康复中心的有关专家进行过相关的探讨。尤其是最近与日本学者若月博延(兼任日本康复中心讲师)的交流,他们利用县立公园的公共设施,通过常见小船模型的改造进行残疾人康复训练,对残疾人残存功能的再开发、残损功能的恢复训练和残疾人身心康复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工作看起来很小,但对残疾人的帮助却是实实在在的,但愿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残疾人事业,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由于能力与时间的限制,本书难免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我们由衷地希望得到读者和同行的批评和指正。  张琪  2004年8月3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琪//吴江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548993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69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