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笃定
内容
编辑推荐

《笃定》——夏茗悠青春成长小说文集,讲述了学生时代的日常、初涉社会的困惑迷茫,以及青春的情感与梦想。

书中作品均为作者精心挑选,主题一致,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被世俗所伤,难免会感到迷茫,但只要内心坚强,就能拥有一种笃定向前的姿态、及坚定的信仰。

夏茗悠文字优美,思想练达,书中句子多在读者中流传,成为他们记忆中的经典语录。

内容推荐

新一代青春文学领军人物、8090最热少女作家。

夏茗悠青春成长小说文集,《笃定》为你讲述学生时代的日常、初涉社会的困惑迷茫,以及青春的情感与梦想。

这本文集,起名《笃定》是因为,其中的每个短篇都在讨论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冲突后的出路,这个集子中所展示的正确的选择多为一种对自我的可贵坚持。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睿智有担当的成人,但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却又往往困难。在写作中,我在努力尝试着寻求社会与个人、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平衡,如果大家也能从主人公们身上找到自己,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悟出对自己实现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建立个人身份与人生价值有所帮助的一点东西,对写作者而言,这便是最幸福的事。

目录

爱殇

铁线莲

绿光

奇迹的碎片

世上的这一半与另一半

翡翠森林

歧道

日暮里

笃定

后记

试读章节

活动顺利进行到第三天,夏诺还是不负众望出了状况。

全校进行为期十天的学农旅行,说得动听叫“社会实践”,其实和春游并无区别。原则上是自愿参加,但夏诺却是属于那种被全班期待“千万别参加”的人。想来也颇为可怜,连最好的朋友艾晓沫也在班主任的反复暗示下做起说客:“像你这种‘弱质女流’就不要硬和‘农业生产’套近乎啦,免得大家这十天全忙着照顾你了。”

本来并没有强烈参加意愿的夏诺却反被这话惹恼了,妄想十天后能作为闪亮的骄傲的反例重新崛起于二年二班,现在看来似乎是徒劳的挣扎。

而眼下这种状况,是该用“结果却”还是“果然还是”来开头呢?

女生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树林里转了半天,找不到通往自己住宿地的正确路线。两步后传来男生略带嘲讽的懒散声音:“该不会又迷路了吧?”直到女生哭丧着脸摊开手转头看向男生点头承认时,对方才真正跟上了她崩溃的步调:“哈啊?真的迷路了?可是你说你做了记号,我也就完全没打听过路线呢。”

苍郁的树木间弥漫着终年不化的水汽,如同手心里蒙着淡薄的雾。清冷的月光切着锐角斜进来,照透树叶细密的脉络。女生带着委屈仰起鼓鼓的小脸:“记号不见了。”

男女生们分宿树林两边的寨子,傍晚时夏诺被艾晓沫硬拽着来男生这边玩,天色晚了也没觉察,等到困得眼皮打架了才发现树林黑漆漆一片,三更半夜要回去并不是件易事。

艾晓沫是极随便的女生,胡乱在外屋打了个地铺就睡下。但夏诺不行,性格内向,一贯谨慎小心,别别扭扭地说什么也要回去,不肯和男生住一起。

月光下夏诺信誓旦旦说来时做了记号,一副绝不肯给人添麻烦的样子。高安对她太了解,不放心,坚持要送她回去。眼下,结果却、果然还是、迷了路。

平时就是那么在意的人,现在换成彼此不到半米的距离,清晰得可以轻易捕捉的呼吸声在静谧黑暗的树林里被缓慢放大。并行在一起,却需要加快脚步。毕竟腿的长度不同,跨出的每一步距离也有些差距,只能双腿不停运行,好让自己赶上他。每一步踩到的草都发出清脆的折断声。冥冥中,感知他一直在自己身边,没有走快。

手指紧张地搭在随身的挎包上,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生十白发生摔跤之类出糗的事。心思全部落定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记号什么的早就飞到九霄云外。

夏诺懊恼得想揪自己的头发。树林里没信号,手机不通。但,高安似乎并没有动怒,只顾着寻正途。

女生由于走神,脚下一个不注意,趔趄下去。

“哎,没事吧你?”男生的声音像弦被绷紧。

女生支吾着:“唔,还好。”

片刻后视界被微弱的淡蓝色灯光打亮,男生把手机盖翻开察看女生伤势,方才腿顺着锋利的石块急速滑出一段距离,脚踝处拉开了一道口子:“你自己感觉筋骨有没有受伤?”

“应该没有吧,只是外伤,没事的。”女生自己按着伤口压迫止血。

男生松了口气,仅仅一瞬间又重新皱起眉:“你这种神经大条的家伙感觉多半不准。十有八九是扭伤了。”  “什么神经大条啊,你才是咧,连路都没问还自告奋勇说什么送我回去!”于是,又掀起了与以往无数次如出一辙的拌嘴场面,未免有点不合时宜。

“还不是因为你声称记了路?神经大条么,你敢说上次学校体检时医生没有把你领去神经内科?”男生直起身摆出即将甩手不管的姿态。

“那是因为……喂,你这个人有没有同情心啊?”女生的声调也拔高了不少,一字一顿地强调,“我、现、在、受、伤、了、啊!你还这种态度。”

手机的荧光灭下去,一瞬间的视觉空白里,男生用鞋轻轻踢了踢女生的鞋:“你这样到底还能不能走了?”

“不能走又怎样?难道你会背我么?”女生没好气地硬撑着站起来。

缓慢恢复过来的视线中,夏诺看见对方转过身背对自己,以奇怪的姿势一句话不说地撑着膝盖。

“你在干吗?”女生不辞辛苦一瘸一拐绕到他的面前质疑,却得到男生盛怒的一张脸和分贝超标的一句:“笨蛋!上来啊,背你嘛!”

头侧靠在对方后脑柔软的头发上,仿佛每一寸都沾满甘霖。身体跟着男生走路的幅度而轻微晃动,双手不敢大胆地绕着对方的脖子,只能胆怯地放在肩上。白色衬衣,单薄的质感混淆在女生缓慢的呼吸间。微垂眼帘,体温颤颤巍巍地上升了几个刻度,不稳定地停在了某个温热且惬意的临界。

感到背上的她很安静,高安压着下巴斜过眼睛向后看了看。视线刚触及女生的侧脸便迅速转回了头。

寂静柔软的月光里,女生犹豫的声线渐渐洇开:“呐,有件事想告诉你。”

“嗯,说。”

不知为什么,气氛突然变得不同,难道只是因为两人在一起少有地停了战?

“……听清楚哦,我只说一遍。”

“嗯。”

“……是认真的哦,不骗你。”

“嗯。”

原本就深植于心涧的声音,像藤蔓一样破土而出迅速生长,攀附上心室壁的每一个角落,最终温柔又沉静地覆盖了整幢心房。

——呐,我喜欢你。

P2-5

后记

文/夏茗悠

大家好,我是猪妞(^ - ^) Y。

这是我的第11本单行本,就短篇精选集而言是第二本。漫长的文字之旅中,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

最近才产生的困惑是,由于人气日益高涨,读者群扩大,其中的“误读群体”也自然增多。对以“你是我最喜欢的言情作家”为开场白写来邮件的读者,我常常又恼火又无奈,会在博客里执拗地反复纠正。其实也并非不感激他们的关注,只不过我从出道开始写的就一直是成长小说,所谓“成长小说”,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有着比“言情小说”更加明确清晰的定义,不知何故却反而鲜为人知。

“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有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主题包括学生时代的日常素描、初涉社会的困惑迷茫、旅行、友谊、情感……简言之,关乎寻找自我和融入社会。

前不久,一位读者在微博上问我:“猪妞啊,妈妈拒绝我看青春文学,你说我是看还是不看啊?”青春文学是一个广阔又含糊的范畴,我不敢保证没有些“天使”和“麻雀”也同属其中,也许家长们排斥的正是那一类多读无益的“傻傻谈恋爱白皮书”。所以我回复她:

1、 如果看后你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更为清晰,你变得更坚强、宽厚、聪敏、执著、惜福,那你应该看。

2、 如果只对恋爱情节感兴趣,那么,

① 中学生你就别看了,中学生恋爱成功率低于4%,看再多也无使用价值,而且会影响将来的恋情,因为男主角不是人类所能遇见的。

② 大学生和社会人偶尔看看无妨,聊以缅怀。

话题回归大家手中这本文集,起名《笃定》是因为,其中的每个短篇都在讨论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冲突后的出路,这个集子中所展示的正确的选择多为一种对自我的可贵坚持。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睿智有担当的成人,但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却又往往困难。在写作中,我在努力尝试着寻求社会与个人、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平衡,如果大家也能从主人公们身上找到自己,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悟出对自己实现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建立个人身份与人生价值有所帮助的一点东西,对写作者而言,这便是最幸福的事。

爱殇&铁线莲

《爱殇》是我高一时写的文,年代比较久远,充满了少女情怀。“殇”的原意是“未成年而死”,那么“爱殇”其实是爱情尚未形成便已终结。

夏诺是非常典型的文艺少女,爱看小说,爱对号入座,幻想现实中有白马王子,心事全在肚子里,真正遇上关键问题又拿不出行动力,只会自己跟自己纠结,也只有搞搞暗恋的本事,暗恋到最后连对“我爱他”的坚持也没了,演变成在茫茫人海中遇见知己的一刻惊喜。能量这样弱的小女生在现实中要多少有多少,不可能指望获得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那样一段懵懂忐忑的日子却也是美好的青春。

七海就不一样了,她敢爱敢恨,敢于付出,倾其所有地付出,不怕失去什么,做花要做更艳丽的花,做叶要做更鲜亮的叶。比起夏诺,我更喜欢这样的女孩子。她和阿虚(也即是夏诺幻想中的“高安”)且不谈爱不爱,起码是磕磕绊绊一路相伴着长大,也一起艰辛地生活过,懂得了宽容与珍惜,这才是最温暖温馨的状态。

许多读者先读《爱殇》后读《铁线莲》,不能接受阿虚的移情别恋,不能接受七海对夏诺的心计与中伤,其实他们都有点误解,《爱殇》中没有爱情,也无人受伤,只有一个女生完成了自我成长。  还有读者提问,为什么阿虚和高安在两篇文章中判若两人?

因为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暗恋的对象都会尽全力去美化,有时美化过度就成了和自己的想象力谈恋爱。不久前我的闺蜜结婚,我在陪她购物的时候和她聊起当年我们都迷恋过的一个(曾认为十全十美的)男生,我说“他脾气其实挺差的”,而闺蜜回忆了一下说“而且特别古怪”。

绿光

“军旅”的字眼一出现,往往就和勇敢英武沾上了边,但偏偏写了这么一个因胆怯而错失的故事。

女主角是有点内向发展的个性,有夜盲症,不太擅长与陌生人交际,好不容易遇上个觉得很喜欢的人,眼看要发生点什么故事却错过了,这还不要紧,关键是事后一年竟然还在难过后悔。

“一直以来都是最受照顾的那一个,人群中最温柔又本分的女孩,即使稍显胆怯也可以忽略不计,像只晃晃然的慢船。安静的心思中沉眠了太多‘明知道’的航道,一切都可以凭借别人的帮助找到经验的范本,只需沿着那些方向行驶,无需有任何改变。

所以,才会失去。”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性格悲剧吧,虽然这“悲剧”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之处,只是略微有点遗憾。

这篇小说写于大学军训之后,一次乘坐列车的旅行中,所以对氛围的把握是我非常得意的。另外的花絮是,其中人物的姓名全取自当时生活中的朋友以及当时正在写的其他小说,可以算得上是同人文啦。

这篇文章源于大学时一次针对社会新闻的课堂讨论。

原本的新闻好像是说在一辆公交车上,两个男人殴打一个女人的视频被传播到网络上,引起了人们的愤懑。我们的课堂讨论进行得脱离了正轨,大家的主要攻击对象变成了那位袖手旁观的拍摄者,大谈道德问题,几乎没有人关心这场惨剧究竟是因何而起的,打架事件的本身所反映的问题反而被无视了。

当时的课堂上我就在想,是大家都没有把握问题关键的能力吗?难道作为正常人,会连起码的追究事件起因与根源的好奇心都缺乏吗?一定不是的,每个人都狡猾地选择了一种使自己看起来道德水准更高、思想水平更深的姿态,于是连讨论的话题也不重要了,这变成了一场公众表演,主角看似是事件中的“冷漠者”,其实更是许许多多只顾表现自己而漠视事件重点的话题外的冷漠者。

时下有许多网络热议的事件,其实质也是如此。

拍摄者真的那么重要吗?当初的公交车殴打事件,后来我回家百度了它的原委,视频原来是公交车上配备的摄像头自动拍摄的,大家花了一节课时间批判的人似乎成了自己。

奇迹的碎片

准确来说,其实是长篇《三年K班》的番外篇《七日殇》的番外。

卑微的女生文樱在没有得到幸福的情况下选择了轻生,在此之后就彻底解脱了吗?在《奇迹的碎片》中,我们看见了她的不甘与遗憾。

死亡并不能作为解决任何问题的方式,它只是个差劲的转折点。如果怀着任何一丁点对奇迹的期盼,都不该放弃生的希望,只要活着,就一切都有可能。这便是我在文樱的故事想要表达的观点。

另外,男主角和女主角意外的很登对,相信读者也会有和文樱一样的遗憾,所以我想把这对人与鬼的组合沿用下去,借助男主角特殊的能力,完成更多感人故事的续写,相信大家很快就能陆续在杂志上看见这一系列的短篇。

世上的这一半与另一半  这是非常早期的一个短篇,还没有形成个人文字风格,有点模仿当时流行的行文语调,所以最近再看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别扭,想推翻重写却又无从下笔,似乎这样一个偏成熟的故事只能用这样偏成熟的语句来冷静地叙述。

虽然创作时间非常早,但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未卜先知的能力,在这篇文章写成之后很多年,我遇见了一个像梁好那样“爱无能”的人,被初恋女友伤得极深,又无法控制自己不把她挂在嘴边,恋着旧物,怀着旧人,却不懂珍惜眼前的好。每个人的初恋,大都十分纯情,跨过初恋,爱情就生出很多姿态,有人变得风流,见一个爱一个;有人冷漠,再不会拿出真心爱第二个人。他属于后者。

但沉溺于过去是否是睿智的呢?我不这么认为。

张爱玲说:“现代的东西纵有千般不是,它到底是我们的,与我们亲。”眼前的人也是如此。

一个人失去爱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爱的能力。

翡翠森林

我从小就读的学校总是重理轻文,文科再好的学生,只要理科差强人意,立刻就被公认为差生。当这种莫名其妙的好坏之分事实上存在后,更多莫名其妙的规则就随之而来。其中比较无理又普遍的一条是“好学生不能跟差学生玩”,学生之间分得倒不那么清楚,反而家长们是这条规则的死忠拥趸,如果自己孩子周围碰巧有所谓的“差生”,家长们便会无比担心,有时甚至会找老师把座位调开。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究竟该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我认为绝对不是依据成绩好坏或者偏重学科去判断的。就我的经验而言,那些所谓的“差生”反而更直率单纯、讲义气和重感情。我也真的听过(本来我也被招收,但是英明的妈妈没让我去的)高智商班里一个女生说他们班没有朋友,只有竞争,课间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交谈,每个人都觉得非常压抑,我想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呢?

所以,是不是就应该“狼”与“羊”搭配着,各种性格各种特点的人都玩在一起,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才是正理?

小说里出现过一个与两人都有点交集的女孩,但这个故事其实是与爱情无关的。

我有一个闺蜜,她本身是性格腼腆的人,喜欢男生的表现十分做作十分明显,作为她最好朋友的我当然每次是最先发现的,但每次我不仅不会祝福她,反而会抢先和那个男生交往,并不是因为也喜欢那个男生,而是因为怕闺蜜谈恋爱之后丢下我一个人。接着,我会不断在她耳边抱怨“交往”过程中发现的那个男生的种种缺点,直到最后在她的首肯下自然地分手。她好像还总是庆幸,还好当初自己没有和他交往。

我觉得我这点小心机,闺蜜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她又不傻。就连我们共同的朋友都看得清晰,并感慨唏嘘“她怎么还能跟你做朋友啊”,其实我也一直不明白,只是一直得过且过地继续做一个任性自私的朋友。

不管出于怎样的好意——

“这样的你,永远以陪衬者的身份出现在我的身边,给了我想要的整个世界。这样的我,永远以佼佼者的身份出现在你的身边,享受着整个世界的目光。”

——都谢谢她没有离开。

日暮里

关于这篇文章的结局,我和薛涛的原型讨论了很久,此前故事漫长,至此故事也未竟,但最后是我自作主张让时间在此戛然而止。

从《尘埃眠于光年》延续而来的感情线,在这个番外篇中被细化放大,也让人看到坚强能干的薛涛不为人知的一面,积蓄了近万言去描述一种情感,但谁也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薛涛为什么会拒绝杨sir?身为原型的这位朋友一直想找出一个确切理由,我们总需要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和他人,可有时候也许只是自然作出的选择,我不想把一切心理追根究底。

杨sir好也罢,体贴也罢,狡猾也罢,都无关紧要。

他主动还是被动,也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薛涛自己的判断。如果她拿准了主意,认定杨sir不该出现在自己的成长轨迹上,无论这判断是对是错,她就已是比从前更为成熟的人——我是这么认为的。

笃定

炎渊的原型是我的表哥。妈妈的家族到我这一辈一共三个孩子,一个表哥和我从小便是被大人们冠以“才貌双全”和“品学兼优”宠大的,后来表哥考上清华,我考上北大,毕业后又都在各自的领域小有名气。另外一个表哥,自小就不是所谓的“好孩子”,总是被外婆视作反面典型呼来喝去,就像小说里展现的那样。可是,在我见过的所有同龄人中,我一直觉得他是本质最棒的。

直到最近,哥哥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与继续深造的机会失之交臂,我对妈妈说:“你知道他为什么总是受害吗?因为他太好了,更衬出其他人的丑恶,让别人无处遁形恼羞成怒。”

他如此善良和正直,时常让我自惭形秽,也许眼下备受挫折,但我觉得绝不会没有意义。正如加尔各答儿童之家希舒巴满墙上的小诗——

……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

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

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

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

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

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我想这个每天都在电视和网络上疯狂讨论“社会道德底线在哪里”的急功近利的世界,也许真的非常需要每个人抛开隔岸观火的愤世嫉俗,去发现身边被忽视已久的良善者,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点信心,告诉他们,他们才是正确的。

——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我的世界,却是唯一的珍宝。

——如果你被世俗伤害,对未来迷茫,甚至不敢确定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路上,那么我会为你画一面笑脸,清晰地停留在你的前方。

我们是彼此需要的,如此方能笃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笃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茗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3048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