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叶永烈海外游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是纪实文学作家,这些散文并不是单纯的游记,而是以纪实文学作家特殊的视角,记述俄罗斯、欧洲国家、乌克兰、加拿大、墨西哥、泰国、越南等的风俗民情,记述了人民的生活、幸福与苦难。

“古老未必先进。我在美国旅行,见不到欧洲那么多古代文化遗址。就连纽约的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塑像,还是法国人送的。历史短暂的美国,在经济远远超过了欧洲。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就像饱经沧桑一样,原本是阅历丰富的象征。但是,昔日的辉煌毕竟已经过去,今日的发展还要依靠现在的努力。就经济发展道路而言,美国有美国的道路,欧洲有欧洲的道路。从他山之石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将有助于中国的发展。”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许多国家“走透透”的时候所写下的游记。毕竟作者是纪实文学作家,这些散文并不是单纯的游记,而是以纪实文学作家特殊的视角,以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故事,记述不同国度的风情,记述人民的生活、幸福和苦难。作品文笔细腻,充满现场感,读罢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目录

今日俄罗斯

红场今昔/002

“破车跑得快”/006

美轮美奂的莫斯科地铁/009

火车包厢的感受/013

俄罗斯的物价/016

俄罗斯不见阳伞/020

俄罗斯不相信银行/023

俄罗斯的中国人/027

俄罗斯学者一席谈/033

欧洲十国之旅

飞往欧罗巴/039

飘荡在维也纳上空的音符/042

绿草茵茵的荷兰/048

柳暗花明德意志/055

森严的科隆大教堂/061

古风犹存的比利时/064

浪漫巴黎/067

漫步在香榭丽舍大街/071

塞纳河上/075

巴黎的艺术宫殿/078

巴黎“三大怪”/084

“钢铁王国”卢森堡/088

在“奔驰”汽车的故乡/091

独立思考的瑞士/098

“金融帝国”与“钟表王国”/102

“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106

威尼斯风情/109

文艺复兴的摇篮/118

条条大道通罗马/123

教皇之国——梵蒂冈/127

在欧洲看欧元/131

形形色色的欧洲宾馆/135

欧洲的车与路/140

欧洲街头所见/144

欧洲的广告/148

在欧洲购物/151

德国司机记趣/156

意大利的“洋导游”159

归途中的思索/163

乌克兰风情

飞往乌克兰/166

“花园城市”基辅/171

祖国母亲/176

在基辅晤“保尔”/181

剑与盾在克里米亚较量/188

黑海明珠雅尔塔/194

拜谒契诃夫故居/199

漫游枫叶之国

亲历加拿大签证/206

进入加拿大之后/210

北美花都温哥华/219

惨淡的加拿大旅游业/229

墨西哥见闻

呼啸而入墨西哥/238

墨西哥的历史年轮/241

渔都恩森那达/244

迎风猎猎的墨西哥国旗/248

泰国掠影

泰国的雨/252

金碧辉煌泰王宫/255

“慢”谷的车/259

无处不在的佛/261

三色旗下的华人/264

鳄鱼和大象/267

在东方夏威夷/270

泰国琐记/274

关注越南

越南是很值得一看的国家/278

芒街的“博彩中心”/281

越南“四大怪”/284

漂亮的下龙湾新城/287

穿越红河平原/290

首都河内一瞥/293

试读章节

    “破车跑得快”

到了俄罗斯不久,我就学会了当地华人“创作”的形容俄罗斯风情的四句顺口溜:

青草白雪盖,

破车跑得快,

姑娘大腿露在外,

干活都是老太太。

这四句顺口溜通俗明白,只有第一句对于外来者需要解释一下:所谓“青草白雪盖”,是形容俄罗斯的气候。在春天,天气开始转暖,草地已经返青,一阵寒流袭来,又会降一场大雪,覆盖了青草。

在俄罗斯,我对于“破车跑得快”有了深切的体会:俄罗斯人办事样样都慢,唯独开起车来近乎疯狂,所以我在俄罗斯穿马路时,格外地小心!

把俄罗斯人的汽车说成是“破车”,当然有点儿过分。不过,如果把俄罗斯人的汽车跟美国人的汽车相比,说是“破车”倒也有几分妥切。

在俄罗斯,可以说轿车已经进入家庭。

我的一位朋友说,轿车通常分为三个档次:C档是高档车,B档是中档车,A档是低档车。

俄罗斯生产的轿车,大都是属于A档,即低档的小型轿车,比中国天津的夏利车还要差些,所以价格非常便宜。一辆新的“莫斯科人”轿车三千五百美元,而一辆“伏尔加”新轿车为四千美元。这样便宜的价格,当然容易被俄罗斯诸多家庭所接受。在美国、日本,大都是B档和C档车。

常言道:“便宜没好货。”俄罗斯的这些低档轿车,开了两千公里之后,不是这里坏了,就是那个零件需要更换。开了三千公里之后,这些低档轿车真的进入了“破车”之列。

在俄罗斯街头,也能见到一些进口轿车。特别是德国车,比如“奔驰”、“大众”,常能见到。“奥迪”、“丰田”也有。

据俄罗斯朋友告知,这些进口轿车,大都是“二手车”。俄罗斯青年喜欢到德国去买“二手车”,那里的“二手车”便宜。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四年出品的德国“二手车”,价格为二千五百美元到四千美元。

买好后,就从德国开回俄罗斯。在进俄罗斯时,大约需要缴纳百分之二十的关税。尽管如此,还是比在国内买那种低档的新车合算,因为德国的“二手车”耐用,不需要三天两头修理。

也有的俄罗斯青年前往芬兰、爱沙尼亚买外国的“二手车”。

当然,在俄罗斯滚滚车流之中,也有少数豪华进口新车。除了西方外资公司拥有这样的新车之外,就是那些俄罗斯的新贵们和暴发户们的双手在驾驶着这些豪华进口汽车。

莫斯科的出租车,都是俄罗斯本国生产的低档车。出租车不多,往往等了许久,还见不到一辆戴顶灯的出租车。这与上海出租车满街跑的景象截然不同。

俄罗斯朋友告诉我“窍门”,只要在路边招招手,马上就会有人载你走。

我问,那没有出租车执照的车,在中国叫做“黑车”,安全吗?

俄罗斯朋友告诉说,没事!现在的莫斯科人都在想方设法挣钱,你只要上车前说清楚目的地,他就会出个价,你可以跟他讨价还价。双方都认可一个价钱之后,你付钱,他开车,一准能把你送到目的地,而且要比出租车便宜。

我打听过,从我所住的宇宙宾馆到市中心红场,乘坐私车的车费是二百卢布,也就是近七十元人民币。然而,我的一位中国朋友过份相信那些安装了计价器的莫斯科出租车,结果从红场回宇宙宾馆时付了七百卢布,相当于二百三十多元人民币!他实在弄不清楚,不知道是司机在计价器上做了手脚,还是给他绕远路。反正在下车时,司机指着计价器上的数字要他付钱,他无奈只得做了“冤大头”。

我在美国生活,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美国的文明驾车。在美国总是“车让人”,见到行人穿马路,美国人早早地就把车子停了下来。我记得,在旧金山,我给妻在马路上拍照,拍好了才知道一辆美国人驾驶的轿车已经一声不响在我身后等候了许久!

然而,在俄罗斯,汽车跑得飞快,必须“人让车”。俄罗斯人习惯于开快车,在公路上你追我逐。一看到这种景象,我就不由得记起”破车跑得快”这句顺口溜。

俄罗斯不仅车子破,马路也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很多马路坑坑洼洼,多年失修,车子开过去的时候,蹦蹦跳跳,颠颠簸簸。

不过,我到了乌克兰,印象完全两样:那里的驾车人文质彬彬,总是为行人让路。有一回,当我和妻过马路时,一辆公共汽车也停了下来。我连连向司机招手致意,他冲我微微一笑。

乌克兰基辅的出租车,也远比莫斯科的出租车漂亮。基辅的出租车,大都是新车,车身上漆着一圈黑白方块相间的标志,叫人远远地一眼就能认出。

莫斯科的公共汽车,车身上漆满广告,大都是两节车厢,长长的。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除了无轨电车之外,还有很多有轨电车。在欧洲许多城市,都仍使用有轨电车。不过,有轨电车的轨道,把市中心的街道弄得高低不平,实在是应当废除了。特别是圣彼得堡,那些有轨电车大约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已经陈旧不堪,成了名副其实的“破车”。

         P006-P00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叶永烈海外游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永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1096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6
15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