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学界公主的20世纪中国学术经典作品,先生自认为用功较多,有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在本书中,先生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诗的道路及现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作了深入的探索,发人深省,读起来有如醒醐灌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图书 | 诗论/朱光潜作品系列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学界公主的20世纪中国学术经典作品,先生自认为用功较多,有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在本书中,先生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诗的道路及现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作了深入的探索,发人深省,读起来有如醒醐灌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诗的道路及现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作了深入的探索,发人深省,读起来有如醒醐灌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讨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扰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竟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竟象契合的分量 附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暖味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节奏的谐与拗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 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一 声的分析 二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 三 中国的四声是什么 四 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 五 四声与调质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一 顿的区分 二 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三 顿与句法 四 白话诗的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一 韵的性质与起源 二 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 三 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 四 韵与诗句构造 五 旧诗用韵法的毛病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一 自然进化的轨迹 二 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 三 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 四 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一 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 二 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 附 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 第十三章 陶渊明 一 他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 二 他的情感生活 三 他的人格与风格 附录一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附录二 诗的实质与形式(对话) 附录三 诗与散文(对话)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论/朱光潜作品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光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49883 |
| 开本 | 24开 |
| 页数 | 2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 |
| 出版时间 | 2004-11-01 |
| 首版时间 | 2004-11-01 |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12 |
| 宽 | 179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