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窥视印度(妹尾河童作品)
内容
编辑推荐

加尔各答、德里、孟买、马德拉巴、迈索尔宫、耆那神庙……作者将带你走进这一神秘的邻近古国印度。除了文字叙述,作者在书中还画有多幅素描,清楚地描绘了当地的风情。推荐给想去印度暂时没条件去的人,可以解馋。

目录

加尔各答

圣河

圣牛

性的欢愉——卡朱拉侯的神庙

“世上最美丽的陵墓”

泰姬玛哈陵快车

首都德里

种姓制度

再访德里

孟买

巨石环绕的城镇——海德拉巴

南印度最大的城市——马德拉斯

神庙之城——“甘吉普拉姆”与“马哈巴里普拉姆”

在“马杜拉”鸟瞰

铁道之旅

印度大陆的最南端

在科钦吃鱼·观舞

始于一八九七年的藩王宫——迈索尔宫

烈日下的耆那神庙

发现于一八一九年的印度奇迹

湖上王宫饭店

粉红城市斋蒲尔

飘雪的斯利那加

后记

索引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在加尔各答机场领取行李时,赫然发现相机的闪光灯,还有闹钟,被偷了。

该不会是在曼谷换机的时候被人给摸走了吧……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东西是在加尔各答遗失的。所以就不要把这解释成“印度式的迎宾之道”吧。

行李箱中的东西在机场不翼而飞是常有的事。虽然在罗马、伦敦时都曾经历过,但我还是把前车之鉴给忘得一干二净,这回又带了同一个背包,把贵重物品乱塞在既没有锁、开关又方便的边袋里。是我自己粗心大意。

抵达时已接近深夜,机场巴士都下班了。只见帮计程车拉客的人蜂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拉扯着旅客的行李。

我一边想甩掉他们的纠缠,一边走向机场的银行。而他们仍然紧跟在后头,还一边争吵着:“这是我的客人!”“是我的,我比你早摸到行李!”

真是喧哗的一行人。热得我直冒汗。

我将美金兑换成印度卢比之后,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纸钞上印有十四种不同的文字。

根据一九六一年的国势调查,细分起来印度有一千六百五十二种语言。据说这多到超乎想像的数字连印度的政府当局都大吃一惊。

印度独立之后,舍弃了英语,并且曾经试图以北印度语为国语,可是遭到激烈反对,最后便决议采用十四种语言为官方语言。结果便产生了其他国家见都没见过的珍奇纸币。

我这好奇宝宝,马上就询问银行行员,纸钞上的文字各是什么语言,结果最多只看懂三种。问海关关员,所得到的答案也是一样。到处问人还是无法得到完整解答。

我心里想,“回去后一定要尽快问个清楚!”回国后再请教印度驻东京大使馆好了。

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刚才那一群揽客的人也许是等得不耐烦了,全都不见人影,只剩下一位。P1

后记

“印度这国家嘛……”,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实在是太辽阔了!”这不但是我亲身走过的感想,而且根据一九八二年的国势调查,印度有七亿一千一百六十六万人(编注:美国中央情报局推估二oo一年的人口数近十亿三千万),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这数字不仅大到无法体会,也超乎想像。其中有各种民族,每个地区的语言也不尽相同,甚至全然不同,实在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家。

第一次看到印度的纸钞时,光是知道面额以十四种语言标明就够让我讶异了;而且这还只是官方语言而已,实际上使用的语言更多得多。加以细分的话,据说有一千六百五十二种,知道这件事又让我吃了一惊。

印度人信仰的宗教也种类繁多。印度的宗教不像日本的那么便宜行事——婚礼在基督教会举行,年初开春到神社参拜,葬礼则采佛教仪式……在印度,人们恪遵各自的宗教信仰,谨守戒律地生活。

当然,在辽阔的印度,每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各有不同。

面对这样一个国家,仅是一介过客的旅入当然无法了解全貌。我最初到访印度是一九七八年,第二次前往是五年后的一九八三年,两次都只停留了一个半月。想当然耳,这不是什么“看遍印度”之旅。不过,时间虽然短暂,我还是从印度之旅中感受到许多。打个比喻,就算是从钥匙孔窥视也可以……  

对我而言,会让我说出“这就是印度!”、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便是:每个人自然而然认为“彼此有差异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但也不是说他们就会轻易同意对方、进而被同化,或没有任何异议。

换言之,纵使民族、语言和宗教不同,既然成为一个国家,那么若是扼杀不同意见,或者将之排除,便无法共存。如果这么做,就会招致激烈反弹。因此所有人便抱持着各有的差异,不相互排挤压迫。我想,或许他们从长久以来的历史纠葛中学习到“互不侵犯”。

问印度人有关印度的事情——即使是同一件事,也常得到各式各样的答案;所以会让人搞不清楚何为真。其实,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回答不正确,每个答案都是真实的。答案的差异乃源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在地区,或是宗教观各不相同。其中也有近似瞎掰的,我想,那不过是个人见解罢了。

日本人一般的想法通常与其他人差不多,所以大致上猜得出来,也不太会碰到极端不同的意见。因此,对于社会议题和事件等的感想或关心点也差不了太远。看起来每个人都走相同路线的日本人到了印度,之所以会受到极大的文化冲击,我想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吧。

有些日本人多次走访印度.久了就一脸对印度知之甚详的表情:“印度啊,就是……”虽然向他们请教颇有恍然大悟、获益良多的情形,但提问的人最好心里要有“那或许不代表印度的全部……”的想法比较妥适。毕竟印度并不是这么单面向的国家。

“在印度拿起饼干往嘴里塞的时候,黑色饼干会突然变白——之所以黑,是因为饼干上头停满了苍蝇,吓死人啦!”

这类笑话是很好笑;不过是否正确描述出印度这国家的面貌,我觉得有待商榷。就某些情形来说,这或许是真的,也的确说得没错,只是……

说到这里,想想或许自己在这些报道文章里也犯了同样毛病,真是惶恐。其实那些都只不过是一个叫河童的人,在短短旅程中“窥看印度”所得的感想而已,希望各位理解见谅。

而书中依旧照我一贯风格,把看到或感受到的事物,用传达给亲朋好友的心情尽可能呈现出来——文字无法表达就画,图画无法呈现的就以文字描述。全部用手写也只是想让人有亲手奉上的感觉,仅此而已,别无他意。

我第一次造访印度时,正逢甘地夫人落选。再访时她已再度登上总理之位,贯彻她强烈的政治主张。等到出版这本书的此刻,她已被暗杀不在人世了。像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像是在印度会发生的事情。  同一个人,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会有不变之处;但同时也会有激烈变动的部分。我觉得印度就是这样。

今后印度将会变得如何?这种事情,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预见也无法论断的。不过我觉得,认为“答案不只一个”的印度人所选择的道路,或许足以暗示世界的未来。因为印度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与全球的问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因此,对我来说,“现在是印度的时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窥视印度(妹尾河童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妹尾河童著//姜淑玲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1427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4-10-01
首版时间 2004-10-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35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9
出版地 北京
208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