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人三部曲(共3册)/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我国茶文化的长篇小说,并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全书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内容推荐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目录

南方有嘉禾

不夜之候

筑草为城

试读章节

吴茶清,徽州人。

徽州府统辖六县,和杭州交通方便,出来做生意的人就多,其中尤以歙县人为最。歙县分东、南、西、北四乡。地少人多,南乡最苦,男人便跑得远远的,去上海、南京、杭州一带挣钱养家湖口,故南乡多剩有女人儿童,鲜有男子。这个传统,也有一二百年了。

徽州人做生意有句行话,叫做“周漆吴茶潘酱园”。一是说徽州做生意的人大多姓周姓吴姓潘,二是说他们大多做的是漆、茶、酱生意。杭州人做茶庄茶号老板的,倒也不乏其人,但在老板手下做伙计的却几乎都是徽州人,尤其是歙县人。徽帮茶人,就这样在杭州自成了一族。

这些异乡茶人,做伙计的日子长了,有了些积蓄,做老板的也就有了。其中还有做成大老板的,比如开设在羊坝头忘忧茶庄附近的方正大茶叶店主方冠三,就是徽州人,乾泰昌茶行做学徒出身,后来自己开店,成了杭州茶界佼佼者。从徽州穷乡僻壤出来的小学徒,到腰缠万贯的大老板,这部发家史,说起来,也不知有多少故事呢。

吴茶清,却是和他的同乡人完全异样的。在忘忧茶庄,作了数十年掌柜,兼着忘忧楼府的管家,从不归家,这就叫人奇了。原来杭州一般茶庄,对徽州伙计有这么个规矩,叫“三年两头归,一归三个月”。去时还可带足三个月的工钱。像清河坊的翁隆盛茶庄,伙计有时还会带来同乡及亲戚朋友,老板免费提供食宿,有时甚至长达几年。老板女大王说:徽州人从家乡出来,锅没带,所以饭是要管的,但求职就不管了。

然而吴茶清却孑然一身,非但没有乡党聚会,甚至没有妻儿老小团聚。一年到头盘在店府中,前前后后,仔细照料,几乎无懈可击。杭九斋也曾张罗着想给他娶个老婆,续个香火,被他沉默寡言的脸来回晃了一下,便不敢再提。晚上熄灯前,便对他的媳妇林藕初说:“你看这个吴茶清,究竟是怎么了,莫非得了病,近不得女人?”

林藕初一边对着镜子卸她头上那些首饰,一边说:“你以为是你,整日价胡闹,没病也折腾出病来?没见人家茶清,烟酒不沾,更别提鸦片!店堂里清清爽爽,伙计吃饭过菜,不准吃鲞,不准吃葱蒜,顾客进来,香香的一股扑鼻茶气。我们祖上也晓得‘茶性易染’这一说的,哪里有他防得这般紧……”

“吔吔吔,我舀了一瓢,你倒搬出一大缸水来,那么多的话!我是说他不讨老婆是不是有毛病,看你扯到哪里去了?什么不吃葱蒜不吃鲞……”

林藕初摘了首饰,一头黑发就瀑布般泻了下来,走到床沿边坐下,就着烛光,粉面桃红,对她那躺在床上脸孔铁青的丈夫说:“我见他每日早上练着八卦拳,夜里院中还操剑习武,不像是有毛病的人。”

“那是。”杭九斋有些悻然,似乎觉得老婆把外人夸得太过分了,便接口说,“人家什么人,长毛手里造过反的,李秀成手下做过将的……”

林藕初一跺脚板,轻声喝道:“呸!闭嘴!你再敢提‘长毛’这两个字!”

杭九斋也知道自己是多嘴了,这话可是泄漏不得的。再说茶庄全靠老板娘和茶清撑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低了头,又难受,便歪斜着嘴眼说:“到底是救过人家一命的,从此便护着了;怎么也不护着我一点儿?我倒是不明白了,究竟谁是你男人啊?”

一番酸话把林藕初说得柳眉倒挂,星眼怒睁:“杭九斋你说话讲不讲良心?茶庄是你死活要我接手,打躬作揖要茶清撑面子的!你甩手掌柜一个,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个人影,难得回来,哈欠连天,哪里有心思与我……”她想说“亲热”两个字,到底说不出口咽进肚里。“我嫁过来七八年了,也没开怀。是谁的毛病?不信你把大烟戒了试试,免得我里外不是人,担着个断香火的罪名。呜呜……”说着,便哭了起来。

杭九斋一见他这厉害老婆哭闹起来,知道自己话又说过头了。自己老婆的心思,他是晓得的,嘴上不说,心里怨他没用。他却以为,倒不是自己真的没用,只是都用到青楼里去了,倒把忘忧楼府只当作了个钱庄和客栈。既然如此,还吃人家什么干醋呢,罢罢罢,不淘这贼气了,还是哄着女人高兴了事。便一口气吹灭了灯,把自家老婆拉进被里,一夜温存不提。明天一早,还要伸手讨钱呢。P.15-17

序言

公元1793年,东方中国,一位被称为乾隆的皇帝已在位五十八年。9月,是他八十三岁诞辰,万寿无疆的颂歌,在他的王土与庙堂响彻云霄。

此前整整一年,西方大英帝国以祝寿为名,派遣由前驻俄大使马戛尔尼率领的外交使团出使中国,以图真正意义上的近代首次东西方大帝国相会。

使团全部费用,由东印度公司承担。

公元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64年把从中国进口的一筒两磅两盎司的茶叶,作为贵重礼品献给英王——英国直接进口中国茶叶的历史自此开始。

一百余年以后的1785年,英国进口华茶已达一千零五十磅。

英国文学家迪斯拉利评之日:茶颇似真理的发现,始则被怀疑,……最后乃获胜利。

东方神秘绿叶在英伦三岛的传奇,启发了东印度公司的思路。这是一个既拥有军队又贩卖茶叶的公司,它一手握着剑,二手拿着账簿。此时,它产生了一种两全其美的梦想,将华茶移植殖民地印度。

正是这种关于茶的梦想,把东印度公司和马戛尔尼,送上了同一条驶向大清王朝国土的舰船。

1792年9月8日,东印度公司给马氏获取中国茶叶种植情报的训令说:经常从中国输入的或公司最为熟知的物品是茶叶、棉织品、丝织品,其中,以第一项最为重要。茶叶的数量和价值都非常之大,倘能在印度领土内栽植这种茶叶,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马戛尔尼的外交使命,一开始就因为纠葛于双膝还是单膝向中国皇帝下跪而失败。但华茶为他弥补了一切,把优质树苗引入印度,光这一项也就不枉此行了,而且,在下个世纪,这次出使的费用将被百倍地偿还。

离开北京南下返国的途中,马戛尔尼使团由北京至杭州,复由陆路经浙江、江西、广州。在浙江和江西的交界之处,他们得到了茶树的标本。

1793年12月23日,马戛尔尼在中国广州向东印度公司报告说:

总督(即新任两广总督长麟)本人度量很是宽宏,断不是鸡肠狗肚之小官可比。承蒙他的允准,我找到了一些茶树,这就是我现在所拥有的几种幼树和几种适宜于种植的种子。

我也和公司想法一致,如果能在我们领土之内的某些地方种植这种植物而不是求助于中国境内,而且还能种得枝叶茂盛,这才能符合我们的愿望。我所得到的数种正在生长的植物,如果能精心培育,将来必定茂盛;放眼将来,喜不自禁。

1794年2月,马戛尔尼给孟加拉总督素尔去信说:……有精通农业者认为兰普尔地区的土壤适宜于植茶。所幸的是,现任两广总督(长麟)利用赴任之便,同我遍历浙江省,引我通过茶区,慷慨地让我挑选几棵茶树之最良品种。我已经特地命令将之栽入适当的箱子内,且以土培之,使其不致枯萎。

中国浙赣交界处藏之于深山的瑞草,从此来到南亚次大陆恒河流域的加尔各答落户生根。

法兰西学院院士佩雷菲特于1989年出版的《停滞的帝国》一书,专门提及了华茶最早进入印度的情况。他说:“加尔各答植物园向印度所有的苗圃送去了使团挖来的中国树苗的后代。1823年,在阿萨姆邦发现了一棵野生茶树,于是把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但可以说当今相当一部分‘印度茶叶’来自马戛尔尼挖来的中国茶树苗。”

可以说,没有二百多年前从那艘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豺狼号”战舰上运载去的华茶,便没有今日作为世界上最大茶叶出口国的那个印度。

天朝中国向西方投之以桃时,并未想要他们报之以李。但一种植物的芬芳还是引来了另一种植物的迷香。两种植物各从东方和西方出发,开始了它们近代史上的独特的远征。1813年至1833年,中国的茶叶和英国的鸦片的贸易交量是一比四。清帝国在毒品中动摇了。  茶是郁绿的,温和的,平静的,优雅而乐生的;罂粟花是多彩的,热烈的,奔放的,迷乱而破坏的;茶往西方去的同时,鸦片向东方迅跑而来。东方和西方的诗人们则怀着完全对立着的心绪描绘着这舶来之物。当英国的华尔勒歌唱着“软滑、醒脑、开心,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动着的饮料”时,中国杭州的龚自珍则写道:“鬼灯队队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为什么不到广东花县去做长官?那里是鸦片进口地,可以贪食不起,大过烟瘾,连禁烟火的寒食节亦在所不顾了呢。

其时,天津、上海、杭州、福州、厦门、广州等地,都成了著名的茶叶集散之地。1842年大清帝国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之后,快箭船载着华茶,便全方位地驶向太平洋和大西洋。

和这个庞大的东方民族完全一样,在经历了两千年闭关自守、惟我独尊的生活之后,华茶的下一个大时代开始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人三部曲(共3册)/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旭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46188
开本 32开
页数 15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0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6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49.8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08
147
6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