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下半期,曾经有过一个波及社会各个层面,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中国政治的奇特的反动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
它的历史影响出乎意料的长:蒋经国倚仗老子崛起,国民党政权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赶出大陆逃至台湾后,“小蒋”启用三青团时培植班底,开始了台湾的“蒋经国时代”。台湾政治中的“新生力量”的形成,亦缘起于昔日的三青团。本书有较高的认识和资料价值。
| 图书 | 三青团始末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下半期,曾经有过一个波及社会各个层面,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中国政治的奇特的反动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 它的历史影响出乎意料的长:蒋经国倚仗老子崛起,国民党政权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赶出大陆逃至台湾后,“小蒋”启用三青团时培植班底,开始了台湾的“蒋经国时代”。台湾政治中的“新生力量”的形成,亦缘起于昔日的三青团。本书有较高的认识和资料价值。 目录 历史的谜团 1 出笼:一石三鸟 2 炮火连天中建立 3 “人各有圈,圈各有利”踬躅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 4 驶向反共快车道 5 党与团孰重孰轻,模棱两可 6 召开“一大”,策划未来 7 宪政再起,为国民党雪上加霜 8 佛学上有“皈依三宝”,三青团的“三宝”却蕴义独特 9 借东风,蒋经国异军突起 10 “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11 外困内挫中的蒋经国走了三着败棋 12 厉兵秣马召开“二大” 13 党团合并,寿终正寝 结语 试读章节 此时,蒋介石的武汉作战方针已改为消极防御,新的注意力在西南和西北,他已准备好撤退出武汉的宣言。10月下旬,武汉陷落,国民政府由武汉迁重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三青团始末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淑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001667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0 |
| 出版时间 | 1996-09-01 |
| 首版时间 | 1996-09-01 |
| 印刷时间 | 1996-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内部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8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西 |
| 长 | |
| 宽 |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