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一般研治诗词学者所不及的敏锐思辨能力和广阔的视野。注重体裁之发展与流变,精要地勾勒出了中国古典诗、词、曲发展流变的轮廓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图书 | 中国韵文史/蓬莱阁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以一般研治诗词学者所不及的敏锐思辨能力和广阔的视野。注重体裁之发展与流变,精要地勾勒出了中国古典诗、词、曲发展流变的轮廓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目录 《中国韵文史》导读 钱鸿瑛 编辑凡例 上篇诗歌 第一章 四言诗之发展与《三百篇》之结集 第二章 《楚辞》之兴起 第三章 伟大诗人之出现 第四章 乐府诗之发展 第五章 五七言诗之发展 第六章 五言诗之极盛 第七章 律诗之进展 第八章 唐诗之复古运动 第九章 诗歌之黄金时代 第十章 诗圣杜甫 第十一章 唐音之剧变 第十二章 新乐府之发展 第十三章 新乐府之极盛 第十四章 律诗之极盛 第十五章 晚唐诗 第十六章 西昆体及其反动 第十七章 元祜体与江西宗派 第十八章 宋诗之转变 第十九章 金元诗 第二十章 明诗之衰敝 第二十一章 清诗之复盛 第二十二章 清诗之转变 下篇词曲 第一章 词曲与音乐之关系 第二章 燕乐杂曲词之兴起 第三章 杂曲子词在民间之发展 第四章 唐诗人对于令词之尝试 第五章 令词在西蜀之发展 第六章 令词在南唐之发展 第七章 令词之极盛 第八章 慢词之发展 第九章 词体之解放 第十章 正宗词派之建立 第十一章 民族词人之兴起 第十二章 南宋词之典雅化 第十三章 南宋咏物词之特盛 第十四章 豪放词派在金朝之发展 第十五章 南北小令套曲之兴起 第十六章 元人散曲之豪放派 第十七章 元人散曲之清丽派 第十八章 元代散曲作家之盛 第十九章 元明词之就衰 第二十章 明散曲之北调作家 第二十一章 明散曲之南调作家 第二十二章 昆腔盛行后之散曲 第二十三章 清词之复盛 第二十四章 浙西词派之构成及其流变 第二十五章 散曲之衰敝 第二十六章 常州派之兴起与道咸以来词风 第二十七章 清词之结局 附录 中国韵文简要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韵文史/蓬莱阁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龙榆生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306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5 |
出版时间 | 2002-03-01 |
首版时间 | 2002-03-01 |
印刷时间 | 200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