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解人性/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是启动较早,却一直没有中断的一套丛书,在读书界早已有口皆碑。选题从人文心理学、基督教哲学走到政治哲学。这套译丛是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的微观研究之集萃,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意识、行为、情感、价值、需要、信仰等作了较全面深刻的分析,力图揭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态、地位和关系,并预测未来的演变。

本书为其中一册,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内容推荐

  A·阿德勒(1870-1937)是有世界性影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神经精神病学家和社会教育家。他所开创的个性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中独树一帜,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在心理学领域和神经精神症领域,仍有不少人沿用阿德勒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治疗。至于他所提出的自卑情绪、补偿机制、权力追求等概念,更是深深渗透到现代西方文化和一般人的科学常识之中。  本书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性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书倾注了作者对人的爱心与关注,其基本观点建立在作者自己多年来从事心理治疗、社会教育所积累的大量实际观测与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录

中译者序

作者序

引言

第一部 人的行为

第1章 精神

 1 精神生活的概念与前提/003

 2 精神器官的功用/004

 3 精神生活的目的/005

第2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

 1 绝对真理/011

 2 对社会生活的需要/012

 3 安全与适应/014

 4 社会感/015

第3章 儿童与社会

 1 婴儿的处境/017

 2 困难的影响/019

 3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024

第4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1 我们宇宙的结构/025

 2 形成宇宙观的要素/027

 3 幻想/034

 4 对梦的一般考察/037

 5 移情与认同/037

 6 催眠与暗示/039

第5章 自卑感与争取得到承认

 1 儿童早期的情形/044

 2 自卑感的补偿:求得承认和对

 I 优越感的追求/046

 3 人生的曲线图与宇宙观/052

第6章 生活的准备

 1 游戏/061

 7 专注与精神涣散/063

 3 过失犯罪与健忘/065

 4 无意识/066

 5 梦/073

 6 才能/081

第7章 性

 1 两性差异与劳动分工/084

 7 男性在当今文化中的支配地位/086

 3 女性的所谓低能/091

 4 逃离女性角色/095

 5 两性间的紧张状态/103

 6 改革的尝试/105

第8章 家庭中的位置

第二部 性格科学

第1章 概论

 1 性格的本质与起源/117

 2 社会感对于性格发展的重要性/121

 3 性格发展的方向/125

 4 心理学的旧流派/131

 5 气质与内分泌素/132

 6 总结/138

第2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1 虚荣和野心/140

 2 嫉恨(jealousy)/163

 3 嫉妒(envy)/165

 4 贪婪/167

 5 仇恨/169

第3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1 隐遁(seclusiveness)/173

 2 焦虑/175

 3 软弱/178

 4 未驯化的本能与不良表现/184

第4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

 1 欢悦(cheerfulness)1188

 2 思维过程与表达方式/189

 3 学童的不成熟性/190

 4 卖弄学问的人与坚持原则的人/191

 5 顺从/192

 6 专横/195

 7 心情和脾气/196

 8 厄运/197

 9 宗教狂/198

第5章 情感和情绪

 1 分离性情感/201

 2 连接性情感/208

附录

 1 教育纵览/2ll

 2 结论/215

试读章节

2.精神器官的功用

如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待精神器官的功用,就会意识到我们是在考虑生物体遗传能力的进化;有生命的生物体正是靠着这样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器官而对其所处的环境作出反应的。精神生活是一系列既采取攻势又寻求安全庇护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人这个生物体在地球上的长久生存,并使他安全地成就其发展。如果我们承认这一前提,那么,进一步的考虑则不引自出,而这在我们看来乃是真正的精神概念所必不可少的。与世隔绝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惟一能想象得出的精神生活是与其环境紧密关联的,它从外部接受刺激并对这些刺激作出反应;它放弃那些不适于保护自己对抗外部世界的劫难的能力,但有时它也屈从于这些外部力量以保存其生命。

上述这种关系随处可见,它们与生物体本身有关——人的特性、他的肉体本性,以及他的优点与缺陷。这些概念是完全相对的,因为某种机能究竟是优点还是缺陷只能相对而言。这些价值只有在个体所处的境遇中才能得到确定。众所周知,人的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只退化了的手。对于某个必须日日攀援的动物来讲,这无疑是个决定性的不利条件;但对于必须在平地上行走的人来说却是无比有利,以至没人会宁要那“正常”的手而不要这“退化了”的脚。实际上,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正如在所有人的生活中一样——自卑不应被看作是罪恶的渊薮。只有在特定的情境才能决定其优劣好坏。当我们想到宇宙中的关系是多么的斑驳杂样,既有自昼黑夜、阳光普照,又有原子的运动和人的精神生活时,我们开始意识到所有这些力量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多大的影响。

P4-5

序言

本书旨在使普通公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此同时,也对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以帮助公众正确地处理他所面临的日常关系——不单只是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们的同伴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与其个人生活有关的组织的关系。本书的写成是以我在维也纳人民学院所作的为时一年的讲演为基础,听众是成千上万年龄各异、职业有别的男男女女。本书的目的是要指出个人的错误行为是怎样在影响着我们社会与社区生活的和谐性,并进一步教会个体去识别他自己的错误,最后则使他认识到他可以为社会生活的臻于和谐出一分力。事业和平常上的错误使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因而可悲可叹;但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却通常会危及生活本身。本书正是要致力于明照人类通往对人性更好了解的前进道路。

艾尔弗雷德·阿德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解人性/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A.阿德勒著//陈钢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022257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04-05-01
首版时间 2004-05-01
印刷时间 200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10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