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孟子
第壹卷 【梁惠王】上
第贰卷 【梁惠王】下
第叁卷 【公孙丑】上
第肆卷 【公孙丑】下
第伍卷 【滕文公】上
第陆卷 【滕文公】下
第柒卷 【离娄】上
第捌卷 【离娄】下
第玖卷 【万章】上
第拾卷 【万章】下
第拾壹卷 【告子】上
第拾贰卷 【告子】下
第拾叁卷 【尽心】上
第拾肆卷 【尽心】下
中庸
图书 | 孟子中庸(经史精解本最新彩图版)/中华国学传世浩典 |
内容 | 目录 前言 孟子 第壹卷 【梁惠王】上 第贰卷 【梁惠王】下 第叁卷 【公孙丑】上 第肆卷 【公孙丑】下 第伍卷 【滕文公】上 第陆卷 【滕文公】下 第柒卷 【离娄】上 第捌卷 【离娄】下 第玖卷 【万章】上 第拾卷 【万章】下 第拾壹卷 【告子】上 第拾贰卷 【告子】下 第拾叁卷 【尽心】上 第拾肆卷 【尽心】下 中庸 内容推荐 《孟子》 由懦门“亚圣”孟子撰写,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书中阐述了他的“仁政”、“王道”的思想主张。 《中庸》 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撰写。子思是盖子的老师,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启孟子心性之论。连读《孟子》,《中庸》,必能全面了解“思孟学派”及儒家思想。 编辑推荐 《孟子》是孟子言论的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它是研完孟子生平事迹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更系统了,在中国传统的苑囿里,终于长成了根深叶茂的大树。 《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专著。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重要古代思想文献。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所谓“庸”就是常。《中庸》主要就是教人发现“至善”和遵守常道,发挥和贯通孔子“中庸”的思想。 《孟子·中庸》这本书是《孟子》和《中庸》的合集。全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领会儒家思想的精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孟子中庸(经史精解本最新彩图版)/中华国学传世浩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战国)孟子//子思 |
译者 | 臧瀚之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2469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