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作为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景观、交通土建等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土建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参考。
图书 | 建筑构造(上)/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可作为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景观、交通土建等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土建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建筑的构造组成…… 第二节建筑的类型………… 第三节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第四节建筑模数协调……… 第二章墙体……………………… 第一节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第二节块材墙构造………… 第三节隔墙构造…………… 第三章楼地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三节地坪层构造………… 第四节阳台及雨篷………… 第四章饰面装修…………………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建筑物主要部位的饰面装修…… 第五章楼梯……………………… 第一节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 第二节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第三节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第四节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第五节室外台阶与坡道…… 第六节电梯与自动扶梯…… 第六章屋盖……………………… 第一节屋盖的形式及设计要求 第二节屋盖的排水………… 第三节卷材防水屋面……… 第四节刚性防水屋面……… 第五节涂膜防水屋面……… 第六节瓦屋面……………… 第七节屋盖的保温和隔热… 第七章门和窗…¨……………… 第一节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第二节木门构造…………………………… 试读章节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 第一节 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组合构成。承重结构可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柱、梁代替)、楼板、屋面板等。围护结构可分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等饰面装修。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遮阳、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篷等。建筑的构造组成如图1—1和图1-2所示。建筑的物质实体按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为叙述的方便,又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1)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2)墙和柱墙体作为承重构件,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基础。在框架承重的建筑中,柱和梁形成框架承重结构系统,而墙仅是分隔空间的围护构件。在墙承重的建筑中,墙体既可以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墙作为围护构件又分为外墙和内墙,其性能应满足使用和围护的要求。(3)楼盖层和地坪层楼盖层通常包括楼板、梁、设备管道、顶棚等。楼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隔楼层空间的围护构件。楼板支承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承重墙或梁、柱,楼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楼盖层的性能应满足使用和围护的要求。当建筑底层未用楼板架空时,地坪层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隔构件。它支承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它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需均匀传力及防潮。(4)饰面装修饰面装修是依附于内外墙、柱、顶棚、楼板、地坪等之上的面层装饰或附加表皮,其主要作用是美化建筑表面、保护结构构件、提高建筑物理性能等。应满足美观、坚固、热工、声学、光学、卫生等要求。(5)楼梯和电梯楼梯是建筑中人们步行上下楼层的交通联系部件,并根据需要满足紧急事故时的人员疏散。楼梯应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做到坚固耐久和满足消防疏散安全的要求。自动扶梯则是楼梯的机电化形式,用于传送人流但不能用于消防疏散。(p1) 序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已经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筑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在发展进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在建筑中不断涌现。《建筑构造》教材应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去除陈旧的内容,补充新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但本书的内容体系未作大的变动,只在有些章节的顺序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以大量性民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墙体、楼板、装修、楼梯、屋顶、门窗、基础等8部分。下册以大型公共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包括高层建筑、装修、大跨度建筑、工业化建筑等4部分。本书可作为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建筑构造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土建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参考。本书上册参加编写人员:第一章魏宏杨张洁(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二章覃琳杨真静(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三章李必瑜王朝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四章李必瑜王朝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五章魏宏杨张洁(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六章熊洪俊杜晓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七章李必瑜覃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第八章熊洪俊杜晓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本书由重庆大学刘建荣教授主审。聂可、许枫、庄宇、温泉、王永锋、马焱、戴东辉、周萱、吴丽佳、徐可、周亮、彭瑜、郭颖、刘小风等参加了上册的描图工作。在编写过程中,承蒙有关院校和设计、施工单位大力支持,谨此表示感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构造(上)/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必瑜等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702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2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2 |
出版时间 | 2005-02-01 |
首版时间 | 2005-02-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2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4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