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苗族/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之一。该系列丛书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旅游文化知识丛书。历史文化部分由对该民族非常有研究的学者撰文,旅游信息部分由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了全力协助。本册向你介绍的是苗族。它不仅全面描述了苗族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传承,还详尽介绍了其主要聚居地的风光名胜,并提供了住宿、交通、购物等最新旅游信息。是你了解苗族文化和去苗族特色旅游的必备丛书。

内容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旅游文化知识丛书。每一分册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不仅全面描述了该少数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传承,还详尽介绍了其主要聚居地的风光名胜,并提供了住宿、交通、购物等最新旅游信息。本丛书历史文化部分由对该民族非常有研究的学者撰文,旅游信息部分由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了全力协助,内容新颖独特,信息丰富完整,文笔生动流畅,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目录

苗族的历史概况

人口与分布/1

族源与历史/3

环境与资源/14

苗族的生活习惯

苗族民居建筑/17

苗族的饮食/19

苗族服饰/25

苗族的婚姻/30

苗族的节日/50

苗族的丧葬/64

苗族的宗教信仰与祭祀活动

宗教信仰/71

祭祀活动/79

苗族的文学艺术

苗族文学/91

苗族民间音乐舞蹈/106

苗族民间工艺美术/112

医药/117

体育活动/118

风景名胜

张家界/121

苗疆古城——凤凰/130

边城——茶洞/154

天下第一漂——猛洞河/159

黔金丝猴王国——梵净山/162

高峡清流——洳阳河/165

高原明珠——红枫湖/168

九天银河洒——黄果树瀑布/176

藏在地下的奇景——龙宫/182

侏罗纪公园——赤水风景/185

地球上一道美丽的伤痕——马岭河大峡谷/188

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茂兰/190  

岩溶博物馆——织金洞/194

子归啼血化为落红——黔西百里杜鹃/198

水鸟乐园——草海/199

苗寨风情/200

三七花开的地方——滇东南文山/206

旅游地特色美食与土特产品

张家界特色美食与土特产品/217

湘西特色美食与土特产品/218

贵州特色美食与土特产品/222

滇东南文山特色美食与土特产品/232

实用旅游信息

张家界旅游交通与住宿/237

湘西旅游交通与住宿/240

贵州旅游交通与住宿/241

梵净山旅游交通与住宿/243

黔东南旅游交通与住宿/244

黔南旅游交通与住宿/246

黔西南旅游交通与住宿/247

安顺旅游交通与住宿/249

黔西旅游交通与住宿/250

黔北旅游交通与住宿/250

贵阳地区旅游交通与住宿/252

滇东南文山旅游交通与住宿/254

旅游地区的气候、旅游季节与旅行社/256

试读章节

历史与迁徙

如上所述,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和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史称“琢鹿之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居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即史之所谓“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苗”为夏禹所分崩瓦解。“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史称“窜三苗于三危”。而在长江中下游的“三苗”后裔,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部分在商周时被统称为“蛮”,春秋战国时期称为“荆蛮”。

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族的分布更广。东至淮河流域,西到巴蜀、夜郎、群爿可,纵横数千里,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最多,是当时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其中又以黔中、武陵两郡较多。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当时所谓“五溪蛮”的主体民族。

唐宋时期,苗族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汉水中下游以东至淮河流域的多数苗族已逐步被融合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贵州的苗族进一步增多,逐步成为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同时开始进入云南。这一时期,“苗”的称呼在唐人樊绰《蛮书》、宋人朱辅的《溪蛮丛笑》和《宋史》等书中已开始出现。贵州已逐步形成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

苗族从古至近代,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形成了今天苗族的分布格局。第一次发生在远古时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战”、“窜三苗于三危”,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三苗”集团被分化瓦解。第二次发生在西周至战国时期,西周对“荆蛮”的多次用兵和楚国势力的扩展,苗族先民大部被迫离开江湖平原,迁入五溪、武陵地区。第三次发生在秦汉至唐宋时期。这时期苗族的主要流向,是从五溪、武陵地区向西、向南迁徙。向西进入川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有的经川南和黔西北开始迁入云南;向南迁入湘西和广西,有的又由桂北进入黔南、黔东南。第四次大规模迁徙发生在元、明和清时期。这时期苗族继续从五溪、武陵地区迁入贵州、广西,并从贵州、广西及川南经过不同线路进入云南,由云南陆续出境,迁徙至东南半岛的北部山区。这些大规模迁徙主要是各朝发生的战争和推行的民族镇压政策所致,亦有因天灾原因逃荒的小规模迁徙。此外,苗族其实还有第五次大迁徙,即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战争又迫使大批苗族难民从东南半岛向海外迁徙,形成了今天分布在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状况。

此外,海南岛的苗族的历史比较特殊,他们是明嘉靖、万历年间,明王朝为加强海南的防务、从岛外征调兵丁来海南戍守,其中部分是来自广西凌云县和思恩县的苗族,久而落籍海南。明、清以后,方志和史籍上开始出现“苗黎”之称,即当今海南之苗族。苗族在海南落籍,人数并不多。沿海平原地带和大小河流两岸、多为汉族和黎族聚居地,就连中部山地,也为汉族或黎族地主、山主所圈占。苗族被视为客体,被迫移居上高山大岭流徙游居,极少数在黎汉杂居地或黎境中落脚者,则聚居僻处,称为苗村。1950年后统称苗族。P5-6

序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众多少数民族因地域分布和文化发展的差异,在劳作方式、饮食起居、服饰特点、婚丧习俗、节日庆典、建筑风格、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共同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璀璨绚烂的民族风情画卷。

“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旅游文化知识丛书。每一分册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不仅全面描述了该少数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历史传承,还详尽介绍了其主要聚居地的风光名胜,并提供了住宿、交通、购物等最新旅游信息。本丛书历史文化部分由对该民族非常有研究的学者撰文,旅游信息部分由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了全力协助,内容新颖独特,信息丰富完整,文笔生动流畅,图文并茂,方便实用。是一套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和特色旅游的必备丛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苗族/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莉芸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419695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04-07-01
首版时间 2004-07-01
印刷时间 200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