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东方书林俱乐部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夏多布里昂优美的语言、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和精准的描写构成了这部游记的魅力所在,相信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和喜欢!本书作者从希腊出发回到法国,按顺序将《从巴黎到耶路撒冷》全书分为七个部分,沿着作者游历的路线,在参观古迹遗址时,读者仿佛和他一起在瞻仰那已经没落的文明,并了解到作者希望通过追溯历史去寻觅现代文明之源的真实愿望。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长达一年的沿地中海各国游历的记录,是一部文笔优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游记。夏多布里昂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其作品以其优美的文笔和对大自然的诗意描写而享誉文坛,本书是其又一件经典之作。

目录

第一部分 希腊之旅

第二部分 基克拉迪群岛、安纳托利亚及君士坦丁堡之旅

第三部分 罗陀斯岛、雅法、伯利恒和死海之旅

第四部分 耶路撒冷之旅

第五部分 续耶路撒冷之旅

第六部分 埃及之旅

第七部分 突尼斯之旅及返回法兰西

试读章节

我和船长登上一只小艇想上陆地看看。当我们靠近海。岸,当我已准备好扑向那片荒凉的海滩,去瞻仰艺术与天才的国度时,却听到有人用话筒从一个城门中传唤我们。我们于是不得不掉转船头,驶向摩冬的城堡。远远地,我们就看到在一块岩石上站着一些全副武装的土耳其近卫军士兵和一些好奇的土耳其人。待到了传话可及的范围内,他们就用意大利语向我们大声呼喊:欢迎!如同一个真正的希腊人,我留神倾听在美塞尼亚海岸上听到的这第一句吉利话。那些土耳其人跳入水中,将我们的小艇拖到岸边,又帮助我俩跳上了岩石。所有的人都在同时说话,他们用希腊语和意大利语向船长问了无数个问题。我们通过一座半坍的城门走入城中去,并走上了一条街;与其说是街,还不如说是座真正的兵营,它让我马上想起了德·博纳尔德先生的妙语:土耳其人在欧洲安营扎寨。无论在什么地方和在什么方面,这句话都如此贴切,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摩冬城里的鞑靼人盘着双腿,在家门口的像是棚铺或是木桌之类的东西上,且隐在家家户户垂下的厚重的布帘投下的阴影中。他们抽着烟袋、喝着咖啡,和我印象中的土耳其人的沉默寡语不同,他们谈笑风生,说话声音很大。P13

序言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夏多布里昂的作品以其优美的文笔和对大自然富有诗意的描绘享誉世界文坛,他的大部分作品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和喜爱,但他的长篇游记《从巴黎到耶路撒冷》至今仍未被译成汉语。该书发表于1811年,作者在书中对所游历的各国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作了令人信服的纪实描写,对各地的历史背景作了详尽的介绍,尤其是作者在游历时的丰富联想和独特评价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的普遍赞誉。鉴于该书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其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之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思想。

夏多布里昂在发表了《基督教真谛》之后得到了拿破仑的赏识,因为该书在一定程度上与拿破仑复兴天主教的意愿不谋而合,而且还迎合了民众在大革命的动荡之后希望恢复宗教生活的心理。作者因此而被任命为驻罗马大使馆一等秘书,后又被任命为驻瓦莱公使。然而,在对宗教的看法上,夏多布里昂与拿破仑有着很大的分歧,前者为宗教说话,目的是维护旧制,而后者则希望利用天主教会来加强自己的统治。矛盾的激化导致夏多布里昂于1804年辞去了公职。为了证实《基督教真谛》中提出的设想,他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沿地中海各国的游历,目的地就是圣地耶路撒冷。评论家们认为夏多布里昂进行这次游历是出于以下理由:作为《基督教真谛》的作者理所当然要去朝拜一下圣地,同时为《殉教者》一书的写作做准备。

夏多布里昂先后游历了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和北非,希望在游历中找到《基督教真谛》的有力佐证。他在这部游记中详细记录了充满风险但又魅力无穷的整个游历过程。作者对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国风貌的描写充满了激情:华美的雅典古卫城、奢华的亚历山大、令人赞叹不已的迦太基废墟在他笔下一一再现,他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迁的感叹以及对历史上基督徒的欺诈行径的愤慨随时流露于笔端。夏多布里昂对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兴衰过程作了深入探讨,并在书中时时提醒读者,时间对任何人类的杰作,无论是宏伟的建筑还是壮观的文化设施或强大的政治体制,都有着强烈的作用力,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威尼斯城垣上的裂痕、斯巴达和死海海岸的沉沦、大漠的风沙,还有那已成为遥远过去的美丽的美洲森林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通过这一主线,夏多布里昂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了“废墟的必然命运”,任何词语、思想和信仰都无法延缓这种命运的到来。

为了这次游历,夏多布里昂在动身之前就阅读了大量历史地理著作和他人发表的有关游记,充分的事先准备使他的描写既准确又丰富,既能广征博引又能拓展想象的空间,他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宛如一幅幅生动精确的各国风情画卷。在游历过程中,夏多布里昂每到一处便追忆历史,缅怀古代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大发思古之幽情,同时参照他人的游记作出精辟的点评。

从希腊出发到回到法国,作者按顺序将《从巴黎到耶路撒冷》全书分为7个部分。

沿着作者游历的路线,在参观古迹遗址时,读者仿佛和他一起在瞻仰那已经失落的文明,并了解到作者希望通过追溯历史去寻觅现代文明之源的真实愿望。从作者的感想中可以看出他对过去的辉煌极为称颂赞叹而对现状无比忧虑伤感。他认为自己已经深刻了解历史之谜,并试图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读者,以充满激情的描述去感动读者。夏多布里昂对希腊和东方的描写非常着力,尤其是对希腊情有独钟,书中希腊之旅写得最为完美。在作者看来,希腊“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但却是平静的国度”,“被毁的古迹上弥漫着奴役的沉寂”。然而,他无法忘怀这一令他产生美好情感的国家。游记于1827年被收入作者全集时,他在书中又附加上了“希腊记事”。在生活中夏多布里昂也同样处处维护希腊的利益(如在巴黎商会极力为希腊说话)。本书对希腊和东方的成功描写得到了评论家的广泛好评,被认为可以作为其他游客的导游手册。众多文学家(如拉马丁、福楼拜、内瓦尔等)就是受到该书的影响才进行了游历,并发表了作品(内瓦尔的《东方游记》就是一例)。夏多布里昂在这次游历时带有一名仆从,在他的影响下,仆从也写起了日记,并于1901年发表了《夏多布里昂的仆人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之旅》。

在写作方法上,作者将个人的情感陈述和思想上对政治制度、宗教以及它们的起源的反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考古、历史、艺术史方面的知识作者信手拈来,表述深入浅出,完全摆脱了史学单调的描写法。书中还有大量引人入胜的沿途历险故事和名人逸事,读来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这种写法是作者在其他作品(如《墓外回忆录》)中所不多见的。夏多布里昂喜欢历史,早年就偏爱编年史,曾有过要运用优美的文字描写历史学家和超越历史看待历史事件的愿望。因此,他在写作时运用语言极为严谨,作者的另一部著作《阿达拉》就被认为是“法国文学中的一场革命”。读者在《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中也不难看出,作者运用语言手段在真实的事件和想象的真实之间建立了巧妙的联系,真实的游历和心路的旅程完全一致。在阅读时,读者有时很难分辨出作者是在作客观描写还是在作自我解剖式的自传。正因为如此,读者可以透过他所描写的遐想,推理出语言形式所表示的真实含义,并理解其言外意义。凡是对夏多布里昂的作品有所研究的人,无论是崇拜他的还是对他持批评态度的都无不为其语言的魅力所折服。“作家通过文体而存在,文体不像思维那样可以具有世界性,各人的文体有各自的故乡,各自的天地……”。“真实性”无疑是夏多布里昂和其作品的最好写照。通过想象写现实,通过现实写想象,两者互为作用,在他的笔下,修辞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是平衡生活的标准,甚至可以超越生活本身。因此,把夏多布里昂视作语言大师并不为过。

综观全书,可以认定夏多布里昂是一个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作家,他以自传的方式描写人文景观和历史事件,并将个人观点融于其中。作者在《墓外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写作时主要是作自我解剖,我想在死亡之前追溯我美好的年华,对我那难以解释的心作一番解释。”《从巴黎到耶路撒冷》和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从小说过渡到编年史,从自传过渡到传记,作者在自我表达时作自我解剖,在谈论他人和对各地名胜古迹进行描绘时确定自己的身份。通过阅读这部游记,我们面前仿佛呈现出一个人类文明的巨大墓地,它已被人类所遗忘,早已破败不堪,夏多布里昂不仅使其作品再现了过去的文明,更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他在本书最后一页上是这么说的:“不管怎样,如果我的名字能流传后世,那说明我没有糟蹋语言,如果我的名字注定要被人遗忘,那说明我是在白费力气。”

夏多布里昂优美的语言、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和精准的描写构成了这部游记的魅力所在,相信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和喜欢。

曹德明

2001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东方书林俱乐部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夏多布里昂著//曹德明等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41004
开本 32开
页数 4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02-05-01
首版时间 2002-05-01
印刷时间 200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02
13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