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落日余晖(上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话说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孟彭兴编著的分册《落日余晖(上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以1644-1840年间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背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从新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必然走向,给人们以新的认识和启迪。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孟彭兴编著的分册《落日余晖(上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描述1644-1840年间清朝的历史。

这是一个超越前人的、为后世引为骄傲的历史时期,康雍乾三朝为主体的前清文明,创造了空前绝后的文化财富和历史遗产。然而传统的束缚,使它摆脱不了历朝历代的封建传承,在世界大潮面前落后了。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清史专家谈其对清前期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1644年至1840年

中华版图的奠定和民族的团结与融合——清前期

 ○○一 女真人的后代

 满族英雄,开国皇帝

 ○○二 努尔哈赤起兵

 十三副铠甲打天下

 ○○三 创建后金国

 连射五箭,箭箭中的

 ○○四 萨尔浒之战

 “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五 建都沈阳

 大智大勇的政治家眼光

 ○○六 努尔哈赤之死

 智者千计,终有一失;百战之将,必有一败

 ○○七 大清建朝

 创业难,继业更难

 ○○八 包围北京城

 活学活用《三国演义》的胜利

 ○○九 大凌河围困战

 攻城为上,攻心更为上

 ○一○ 洪承畴投降

 “比如赶路,你们都是瞎子”

 ○一一 皇太极和蒙汉八旗

 强化皇权,正是帝王本色

 ○一二 拥戴福临做皇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三 多尔衮进关

 千载难逢好机遇

 ○一四 定鼎北京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人

 ○一五 李自成的结局

 兵败如山倒,运去英雄不自由

 ○一六 史可法守扬州

 为小朝廷守节本不必,为后世留彰应赞扬

 ○一七 传奇女子柳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一八 剃发令

 强令剃发,改变习俗

 ○一九 不屈江阴城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二○ 大儒黄道周

 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二一 郑成功南京惨败

 骄傲者必败

 ○二二 达赖五世喇嘛到北京

 被顺治帝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

 ○二三 皇帝跪拜孔子

 聪明天子都尊崇偶像

 ○二四 丁酉科场案

 文字圈里的黑箱操作

 ○二五 李定国两蹶名王

 大清(后金)建国后的最大一次惨败

 ○二六 永历帝在劫难逃

 怎奈何,逃不了亡国命

 ○二七 顺治帝出痘

 天花能置人死地

 ○二八 哭庙案

 送命不讨好,书卷气十足

 ○二九 郑成功收复台湾

 从殖民者手中收回领土,前所未有

 ○三○ 张煌言就义

 忠臣烈士,永使湖山增色

 ○三一 李来亨和夔东十三家

 战斗是持久的,牺牲是壮烈的

 ○三二 明史案

 著作害己,君主吃人

 ○三三 康熙帝捉鳌拜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三四 朱舜水日本讲学

 中华儒学是没有国界的

 ○三五 行走万里顾炎武

 时势造就一代宗师

 ○三六 大儒黄宗羲

 行事为士林楷模,著作可传诸后人

 ○三七 宫廷里的洋教师

 西学东渐,带来新兴的科学技术

 ○三八 山西学者傅山

 太平盛世,一个大学者足可抵十个良将

 ○三九 讨伐吴三桂

 八年叛乱,祸害十省,千夫所指,终遭毁灭

 ○四○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由芝麻官到封疆大吏

 ○四一 施琅取台湾

 军事家的才能,政治家的风度

 ○四二 靳辅治理黄河

 大清天字第一号水利指挥官

 ○四三 六尺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四四 江宁知府陈鹏年

 皇帝欣赏清官,清官依靠皇帝

 ○四五 彭鹏和施世纶

 清官名声在民间最响亮

 ○四六 词家纳兰性德

 “如果活得长些,也许清儒皆须让此君一头”

 聚焦: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

试读章节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时逢辽东地区大水灾,粮食紧缺,有饿死于田野者,他就选择此时机,把女真人的怨恨引向明帝国。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告天,誓师后即督师攻明,袭取了重镇抚顺。

努尔哈赤震惊明朝野

抚顺失陷、周边十几个大小城池和四千多个村庄被掳掠的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惊。万历帝召集御前会议,作出设立山海关镇、加强京城防卫、诃集兵马征剿的决定。另外,还批准了兵部的赏格报告:拿获或击毙努尔哈赤者赏银一万两;拿获或击毙八大总管、十二亲伯叔弟侄及有名头目者从优从厚升赏;被俘、投敌人员能俘献努尔哈赤者免死。

明朝调动大军十万,上将千员,兵分四路,气势汹汹向赫图阿拉杀来,恨不得将这异族小国犁庭扫穴,一举踏平。担任前线总指挥的是在官场混迹三十余年,而实际无军事指挥才能的辽东经略杨镐。他坐镇沈阳,把从蓟门、山西、山东等地征调来的明军和由元帅姜弘立、副帅金景瑞统率的朝鲜援军分作沈阳、开原铁岭、清河、宽甸四路,从西、北、南、东四个方向进攻后金大本营赫图阿拉。又派秉忠、张承基领兵驻辽阳,李光荣派兵驻广宁,既保后方,又备策应。后勤军需则交管屯都司王绍勋全权负责。一切布置就绪,便向后金国宣战。

萨尔浒战场

努尔哈赤十分镇静。他说:“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仅派小股兵力布防在几个军事要点,却将大部队往西开拔,集中在抚顺一路,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一带)运石筑城。

后金国与明军的第一个回合是铁背山前歼杜松,夺了明军萨尔浒大营,取得粉碎明军分进合击战略的决定性胜利。铁背山在浑河上游、苏子河下游会合处,山势雄伟,悬崖峭壁,浑河南便是萨尔浒,山多林茂。杜松率主力二万至此,天色已晚,他不想宿营,看看河水不及马腹,便裸骑渡河。部下请他披上甲胄,他笑着说:“入阵被甲,不能算大丈夫。我自小当兵,现在都老了,还不知盔甲有几斤重呢!”士卒听他此言,也都解衣竞渡。此时后金兵马已在上游筑坝蓄水,于是决坝放水,杜松一彪人马刚渡到河中,立即被淹死一千余人。杜松过河后分军为二,一设大营于萨尔浒山下,一由他率领抵吉林崖攻界凡城。努尔哈赤集中兵力,一鼓作气,攻破萨尔浒大营,挥师回援界凡城,杀得明军落花流水,杜松也落马战死。

第二个回合是击败开原、铁岭一路的马林军。后金兵萨尔浒大获全胜后,在尚涧崖同马林所率明军北路遭遇。努尔哈赤亲率主力赶来,支援已经投入战斗的皇太极所率两旗。马林分军为三,互为犄角,号为“牛头阵”,被金兵分头袭破,仅总兵马林得以身免。

努尔哈赤全歼西、北两部明军后,仍以少许兵力狙击李如柏一路,牵制其前进速度。随后集中大部兵力,聚歼刘埏统率的东路明军。山险道狭,路不好走,刘綎带领人马缓慢行进,他还不知杜松之军已被歼灭。行至距赫图阿拉约五十里的阿布达里冈隘口,碰到一个手拿杜松令箭的人催他速去会战。刘綎勃然大怒,心想你杜松与我同为大帅,有何资格向我传令!但又不愿让杜松抢了头功,便下令加速进军。他哪里知道来人乃是后金国的间谍,激他去钻圈套。行不多时,一队打着杜松旗号的人马迎来,引着刘埏的队伍进入后金八旗主力布置好的阿布达里冈包围圈。大贝勒代善取中路攻入,与伏击在瓦尔喀什山南的四贝勒皇太极上下夹攻。从上午直打到晚间,刘埏被流矢射中左臂,继续奋战,又伤右臂,仍不罢手,脸被刀削掉半个面颊,犹在左冲右突,杀死金兵数十人,直至气绝。朝鲜兵早因后金坚壁清野,饥饿多日,至此已无心再战,只得向代善缴械投降。P34-36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落日余晖(上1644年至1840年的中国故事清1)/话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彭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2747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3062577
中图分类号 K249.0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