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雪域高原不会忘记(1904年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百年风云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1904年8月,一支两千余人全副武装的英国侵略军由英国军官荣赫鹏率领,悍然闯入西藏拉萨。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英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的延续,也是近代以来中国西藏遭受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外敌入侵。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产物的所谓“西藏独立”问题以及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阴谋,也由此而肇端。本书在大量占有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这次藏族历史上称之为“木龙”年之战的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和深刻的剖析。书中所配图片反映了当时荣赫鹏率领的英国侵略军野蛮攻掠和藏族人民奋勇抵抗的情景,其中多幅系在国内初次刊印。

内容推荐

1904年8月,一支两千余人全副武装的英国侵略军由英国军官荣赫鹏率领,悍然闯入西藏拉萨。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英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的延续,也是近代以来中国西藏遭受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外敌入侵。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产物的所谓“西藏独立”问题以及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阴谋,也由此而肇端……

目录

序言

一、20世纪初的中国与列强

二、英俄两国在西藏的争夺与寇松的前进政策

三、侵藏元凶荣赫鹏

四、十三世达赖喇嘛决计抗英

五、从亚东到古鲁

六、江孜之战

七、兵临拉萨

八、城下之盟

九、风暴过后

十、尾声

后记

附录

试读章节

      六、江孜之战

西藏人民没有被吓倒;可耻的驻藏大臣有泰;用

血肉之躯筑就反侵略的堡垒;荣赫鹏仅以身免;

英国政府最终批准向拉萨的进军;英雄血洒高

原;江孜失陷

曲米新古战后,英国侵略军略事休整,于4月5日向江孜进发。

敌人的暴行不仅没有吓倒英雄的西藏人民,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反抗。在从古鲁到江孜的途中,从曲米新古退下来的藏军一面整理队伍,一面阻击敌人。当地的百姓也自发地起来与侵略者斗争。他们经常在夜间袭击敌人的运输线,吓得敌人不得不在驻地的帐篷周围挖掘一人多深的壕沟,架起铁丝网,派哨兵站岗,才敢过夜。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防范西藏军民的袭击,也是为了防止印度和尼泊尔的士兵与民夫逃跑。

为了减轻当地人民的反抗,英军的补给,特别是食品,基本上是从印度运来的,偶尔买些牛、羊、鸡、鸡蛋或牛奶,也支付卢比。尽管如此,藏族百姓也不愿卖给他们。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侵略者,是敌人,是来欺压西藏人民的。一再从欺骗藏族军民中获益的侵略者继续行骗,他们告诉沿途从来不知电报为何物的当地村民,那伴随他们伸向江孜的电报线,是用来标明英军返回印度的路线的。西藏百姓最担心的,就是这伙强盗会赖在西藏不走。由于听信了敌人的欺骗,藏民中竞没有人想到去破坏敌人的通讯线路。

一路上,英国侵略者还竭力宣传他们不会拿老百姓的东西,要沿途的村民不要逃跑。但实际上,在西藏军民的打击下,英军的后勤供给难以保障,尚未抵达江孜,就开始在途中进行抢掠。萨马达的村民登珠和顿巴测仁回忆说:“敌人每到一地就抢老百姓的粮食和牛羊来吃,没有柴就拆老百姓的梁柱来烧火,并且还把江古拉康寺庙里的一尊金佛抢走了。”侵略者的所作所为,戳穿了他们的谎言,也激起了西藏人民一次又一次更为激烈的反抗。

在康马以南不远的雪那寺,英军再次遇到了藏军有组织的抵抗。战斗打响后,敌人的步兵从东西两面山梁上迂回,在大炮的掩护下从三面包围了雪那寺。坚守在寺内的数百名藏军处境十分不利,很快就伤亡了100余人,被迫撤出了寺院。英军攻占雪那寺后,对寺内的神像横加破坏,并把该寺充作兵站达三个月之久。当时康马的一位头人平措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回忆说:“英国兵到了雪那寺,将神佛破坏了很多,并把好的神佛给抢到英国去了。直到现在雪那寺里的佛像还有遭破坏的痕迹。”在雪那寺周围,侵略军还抢老百姓的粮食来喂牲畜。村民们都跑到附近的山上躲藏起来,有人只是夜里才悄悄地回家看看,取些东西。

P58-59

序言

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千百年来,青藏高原被世人看做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与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西藏与中原的联系日趋密切。至公元13世纪,西藏成为中国元朝统治下的一个地区。

历史上佛教在西藏地区的传播,伴随着藏民族发展的历程。普遍信仰佛教的藏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藏族有文字记载的1300余年的历史中,除吐蕃时期之外,藏族几乎不曾侵掠过周边的其他地区或国家。由于地处亚洲内陆的青藏高原,周围有莽莽高山或滔滔大河的隔阻,西藏也极少遭到兵燹战祸的搅扰。

这种状况,在世界进入资本——帝国主义时代之后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爆发后,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和西北边疆一样,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西藏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喜马拉雅山虽然高,却挡不住扩张贪欲驱使下的帝国主义强盗,广袤的青藏高原竞成了英、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角逐的战场。为了彻底排除俄国的梦魇,在西藏建立起英国的排他的影响,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变成保护英属印度北部边境的一个缓冲区,并进而攫取更多的殖民利益,继1888年第一次侵藏战争之后,英国又在1903—1904年间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英勇的藏族人民虽然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但是由于政府的腐败和国家的落后,终至战败。一支用当时最先进的热兵器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最后闯入拉萨,把炮口对准布达拉宫,逼签了《拉萨条约》。

本书所要叙述的,就是关于这段历史的故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道德观念,19世纪正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横行世界的时代。在西方列强看来,开拓海外殖民地,为了本国——当然实际上不过是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争夺和占领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驱逐和杀戮东方各族人民,“传播基督教文明”,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这种观念被带入20世纪,发展到极致,便成了法西斯主义。人类由此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时至今日,不仅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体系早已崩溃,就是其道德观念也已被进步人类所抛弃。就西藏而言,谁能否认,当年的那场战争是一种罪恶?谁能否认,当年直接策划和指挥了那场侵略战争的寇松、荣赫鹏之辈将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这场战争又是不应该被忘却的。它可以真切地告诉中国人民,国家落后就要挨打、民族分裂就会被欺的道理,警醒中华民族的年轻一代;也可以正告外国某些仍在怂恿和鼓动“西藏独立”的人,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帝国主义侵略和分裂西藏的历史。

本书叙述这段历史故事的原因就在于此。

后记

本书最初的创意,源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周源同志。1998年,本书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提纲,并作为《西藏百年风云丛书》之一列入出版计划。主要是由于笔者个人的原因,初稿迟至2003年才得以完成。在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可以收集到的中英文著述和档案材料,走访了不少藏学前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前辈的教诲启迪使我受益匪浅。在书稿的编辑和成书阶段,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徐平同志多方帮助,周源同志慨允拨冗担任特约编辑,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马丽华同志、责任编辑永红同志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值此本书付印之际,特向上述同志表示由衷的谢意。

我于2003年由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修,在查阅英文图书档案和搜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英国学者亚历克斯·麦凯博士(Dr.Alex McKay)、帕特里克·法兰区先生(Mr.Patrick French)和查理斯·艾伦博士(Dr.Charles Alien)曾为我提供了许多帮助和便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伍昆明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王远大先生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史料,我愿借此机会也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的舛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当然由我负责。切盼藏学界同行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胡 岩

2004年8月20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雪域高原不会忘记(1904年英国侵略西藏史)/西藏百年风云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576515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9: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