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化的阐释 全新中译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新中译本文化人类学的里程碑式经典广泛影响社会学、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相关领域改变人们理解人类行为及文化实践的分析方法特别收录作者新版序言+《屠猫狂欢》作者罗伯特·达恩顿序言 内容推荐 在《文化的阐释》中,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浓描”的概念,并由此重写了整个学科的规则。格尔茨认为,文化并不驱动人类行为,相反,文化是一个符号的网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意义何在。“浓描”不仅阐释行为本身,而且说明产生某种行为的环境,因此,进行“浓描”是人类学家的基本任务。这部开创性的著作改变了我们对他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的看法,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想要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的必读之书。 目录 罗伯特·达恩顿序 千禧年版序 初版序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浓描:文化阐释理论指要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文化概念对人之概念的影响 第三章 文化的生长与心智的演化 第三部分 第四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宗教 第五章 精神气质、世界观与神圣象征分析 第六章 仪式和社会变迁:一个爪哇案例分析 第七章 当代巴厘的“内部改宗” 第四部分 第八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 第九章 革命之后:新兴国家民族主义的命运 第十章 整合革命:新兴国家中的原生情感与公民政治 第十一章 意义的政治 第十二章 政治今昔:关于人类学如何用于理解新兴国家的札记 第五部分 第十三章 理智的野蛮人:评列维-斯特劳斯的作品 第十四章 巴厘的人、时间与行为 第十五章 深度游戏:巴厘斗鸡诠解 致谢 注释 索引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人类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文学评论家和全能型的明星式知识分子,克利福德·格尔茨帮助广大公众理解了人的境况。——罗伯特·达恩顿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先生被认为是阐释人类学或符号人类学的创始人。然而,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人类学的范畴,延伸到了许多社会科学领域。他的作品具有文学天赋,使他有别于大多数理论家和民族志学家。——《纽约时报》克利福德·格尔茨是那种罕见的学者:有思想的自由主义者,拒绝平庸。——《卫报》他的大量著作首先补充了该学科创始人的艰巨工作,然后取代了它们。——《独立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的阐释 全新中译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53031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0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5-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5-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58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