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轩园医耘录. 2 基层老中医五十载医路札记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第一辑《轩园医耘录——医案得失与方药心悟》为地方名医临证经验集,于2020年4月出版,首印2500册,半年内重印。此为第二辑,延续上一辑风格,记录作者临证体悟,有得有失,所录医论医技医话均来自其几十年临证所得。目录:医论者,业医穷经数典所悟,临证得失所思之专业学术论文也。愚钝如余,诊余却喜舞文弄墨。或为一病一证而议,或为某一命题而论,亦自乐其中。数年积稿,选取20余篇,拼凑一起,充日“医论”。分“理法方药”、“辩证论治”两部分汇集。其中,已公开发表过的文章,仅对其个别错、漏字句作以修改,便和盘托出,此非塞责,因为“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医者凭借医术诊察病证,医术简为“四诊”之技能。医者之技能亦即医技也。“四诊”者,望、闻、问、切四项诊察也。医技者,业医必具诊察之基本技能也,不可不为重要。“四诊”于不同病正之诊察,虽有侧重不同,但却决不可偏废。余数年临证,对“四诊”的运用,有所心悟,亦有得失。杂遢成篇供同道指正为用,或可有益则是非敢企盼的。医话者,业医诊余所思、所悟之话语也。医话,一般认为小品式篇章而已,或夹有游戏之意,难登大雅之堂。况集中某些内容,充其量只能算作诊余闲言碎语,聊作茶余饭后之笑谈尔。 目录 卷首语 “天人合一”——中医药学的理论核心 “和”——中医药学的至高境界 “以人为本”——中医药学养生与诊疗的基本守则 “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三基” 医论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浅识 一、春夏时节,天热地暖,已是阳气旺盛之时,为何还要“养阳” 二、秋冬时节,天寒地凉,已是阴精潜藏之时,为何还要“养阴” 三、“养阳”与“养阴”,互化互助 四、“养阳”与“养阴”的防治观 阴阳简言 五脏关系浅说 一、心 二、肝 三、脾 四、肺 五、肾 六、结语 气、血、津液关系浅说 一、气、血、津液的生理关系 二、气、血、津液的病理关系 病因琐议 一、发病的必有因素 二、发病的或有因素 三、结语 辨证知要综述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轩园医耘录. 2 基层老中医五十载医路札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学道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7188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37 |
| 出版时间 | 2024-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49.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