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漫漫中兴路(上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东汉)/话说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江建忠编著的分册《漫漫中兴路(上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东汉)》,讲述东汉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江建忠编著的分册《漫漫中兴路(上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东汉)》,讲述东汉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

东汉王朝作为西汉王朝的后续,同样为中华民族生成史作出过辉煌的贡献。收拾旧河山、再建新朝纲、循吏安黎民、良将定边陲、外戚擅朝政、阉宦乱宫闱、吏士遇禁锢、诸侯裂四方,交织成一幅东汉帝国盛衰图。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东汉史专家谈其对东汉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

从光复行动的血雨腥风中走来

○○一 绿林好汉

饥饿和不公把民众驱向反抗的山林

○○二 赤眉军

无数画着赤眉的劳苦民众,走上横扫中原的征程

○○三 刘秀当为天子

汉光武帝是一个善于利用民谣谶言的政治人物

○○四 一场未遂政变

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新莽政权

○○五 更始天子

皇位有时像狩猎场上供追逐的鹿

○○六 昆阳保卫战

昆阳保卫战解构了一个旧政权,所以记入史册

○○七 火并刘縯

有时候最优秀的也许最先被消解

○○八 王莽之死

新莽王朝的兴衰,完全是一场人心变化的游戏

○○九 刘秀北上

更始政权放走了一个能置自己于死地的政敌

○一○ 更始定都长安

定都长安是更始政权走向腐朽崩溃的开端

○一一 僭主王郎

政治上的煽情不能骗得政治上的合法性

○一二 下幽州耿弁搬兵

抗击王郎,彭宠、耿况功不可没

○一三 走出迷津

看不清前途,胜利了仍会失去自我

○一四 刘秀用计诛谢躬

沙场上寸土必争,樽俎间暗藏杀机

○一五 刘秀称帝

一个辉煌千古的王朝,诞生在如此小小的城邑

○一六 长安的刀光剑影

为求生集聚而来,为求生散析而去

○一七 牧童皇帝

赤眉军立了个牧童为皇帝

○一八 赤眉东归

呼啸而来无声而去,这仿佛是农民军的宿命

○一九 成阳王

谦逊谨慎是功高旷世的冯大将军的护身符

○二○ 朱浮陷害彭宠

居功自傲者遭遇心怀叵测的罗网

○二一 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从来就是强势者的共同心态

○二二 窦融归汉

窦融是一个善于为自己制造机会的皇亲国戚

○二三 白帝与赤帝之争

白帝与赤帝之争的关键还是血腥的武力

○二四 湖阳公主

湖阳公主有幸遭遇如此方正强硬的男子

○二五 光武帝的爱情故事

封建帝王婚恋真的与世俗欢悦无缘吗?

○二六 杜诗的发明

发明水排,造福千秋后代

○二七 匈奴分裂

匈奴与汉是兄弟

○二八 马援蒙冤

马援蒙冤,也许别有隐情

○二九 桓谭不读图谶

古人曾经认为谶纬与儒家经典经纬相配

○三○ 汉倭奴国王

倭奴王印是汉朝与倭奴国关系的见证

○三一 中兴功臣第一人

功臣邓禹是一个战略家,不是一个攻掠者

○三二 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的经历,就是一部东汉中兴史

○三三 屠城悍将

嗜血的征服者,人们最终能把他们识别出来

○三四 疾风知劲草

一旦成为追随者,无论顺境逆境都要韧如劲草

○三五 功臣中的淳厚长者

建功创业日、保土守业时都需要淳厚之吏

○三六 马屁功臣

污泥中可以出青莲,污泥中也可以出虫虺

○三七 白马驮经

佛陀托梦,白马驮经

○三八 水利专家王景

治理水患,青史留名

○三九 二王谋逆案

父王宽厚,儿子褊狭,都将记传在竹帛

聚焦: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

试读章节

更始皇帝刘玄一上台,就派遣成国上公王凤和太常偏将军刘秀等人,出境去攻城掠地,扩充地盘。诸将北上,攻入颍川郡地区,一连攻克昆阳、定陵、郾城三个县。可是在当地立足未稳,就听说王莽百万大军攻来了。

原来只是一场遭遇战

其实,王莽大军并不是针对更始军而来的,而是因为在东方镇压农民义军的严尤、陈茂屡屡战败,司徒王寻、司空王邑奉命征发大军去支援。这次出兵的气势异乎寻常:动用各州郡四十三万将士,号称百万大军;事先征集三十六个懂得兵法的人,随军当参谋,派身长丈余、腰大十围的长人巨无霸做守卫营垒的都尉。还把上林苑里所圈养的虎、豹、犀、象,全都驱赶上阵助威。大军从洛阳南下,准备经过颍川郡去与从东方败退而来的严尤、陈茂余部会合,正好闯到更始军的地盘上来。

更始将领眼看王莽大军气势惊人,纷纷撤回到昆阳城中。昆阳是个县城,区区弹丸之地,看来经受不了王莽百万大军的轻轻一击。将士又都是妻儿随军而行的,更是令人牵肠挂肚,都想不如散伙回到各自的家乡去。刘秀连忙出来劝阻说:“我们现在兵力粮草都缺少,而敌人却是很强大,我们只有合力抵抗,也许还能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大家分散开来,那就没有一个人能保得了性命。大部队还未攻下宛城,无法赶来救我们,如果我们昆阳失守,那么别处的兄弟部队,也马上一起完蛋!眼前这种形势,不同心合力去打敌人,怎么能保全妻儿和财物!”众将领听了都非常生气,说:“刘将军怎能这样说话!”刘秀笑笑站起身来,还未开口,探子进来报告:“官兵马上就要到达北城门,军阵连绵展开有几百里长,根本看不到尽头!”诸将平时很看不起刘秀,听到如此凶险的战报,只能说:“请刘将军来想想办法吧!”在刘秀的筹划下,决定由王凤、王常带领仅有的八九千战士坚守昆阳城;而刘秀和五威将军李轶带十三名骑士。连夜冲出南门,到附近去召集救兵。此时,官兵的先头部队十万人马已经到达昆阳城下,立即团团围住,刘秀等人差一点就出不了城。官兵尚未安营扎寨,主将就先到城前巡视一番。严尤久经战阵,对主将王邑说:“昆阳城虽小但很坚固,现在自称皇帝的刘玄在宛城,如果赶快进军,刘玄的军队一定被打垮;宛城一旦解决,小小昆阳城自然也就降服。”可是王邑不以为然,说:“我当年围攻叛贼翟义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活捉翟义,所以受到朝廷的申斥。现在掌握百万雄师,遇到城邑而不能攻下来,就无法显示我的军威!我们应当先把这个小小城池的人全都杀死,然后踏着血迹进军宛城,前歌后舞,岂不痛快?!”于是,官兵围城几十匝,军阵中安置了数百座营帐,金鼓之声传到几十里之外。官军又是挖地道,又是用撞车冲城墙;万弩乱发,箭像雨一样射入城中,城里人出户打水,也要背着门板来挡箭矢。王凤等人请求投降,王邑、王寻也不准许,满以为攻城而入,血洗昆阳只是早晚的事。

三层骑马俑和四层灯盏的骑马俑饰陶灯

整个陶灯造型奇特,装饰复杂而有规律。在这个不足50厘米的树桩座上,共塑了三层四组骑马俑,四层十只灯盏,不愧是一件汉代陶瓷灯具的珍品。

其乐融融的动物世界

看到这些东汉雕塑,仿佛置身于其乐融融的动物世界,它们个个神气活现,迈着轻盈或稳重的步子,和睦相处。只有温馨,没有欺诈。

历史文化百科

没有人身自由的民:徒附

徒指服劳役的人,附即依附,称指在庄园里为主人进行辛苦劳作的农民。东汉时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大量的自耕农失去土地,沦为地主庄园里的徒附。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独立户籍。大部分劳动成果都被其主人占有。P33-34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漫漫中兴路(上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东汉)/话说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建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2600
开本 16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2013062543
中图分类号 K234.20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9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7: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