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7岁我走路中央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曾经是一个让家长、老师都非常头疼的“问题少年”,走了很多弯路,但在面临高考的紧要关头重返校园,做回一个勤奋学子,并将自己的反思与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是一本来自本土高三少年的“自传”!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写给两代人的真诚之书,借由该书,家长朋友们可以走进当下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并从中得到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忠告,而青少年也可以从同龄人的文字中得到许多对自己成长大有裨益的新鲜思想、成功经验。

目录

上部

第1章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有关家庭环境中的境教的三个问题/4/

“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5/

“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做人诚实守信?”/10/

“您是否愿意您的孩子有充分的自信,与父兄辈的人交往起来

也能很轻松?”/15/

做处于学校环境中的孩子们的亲密朋友吧/17/

第2章 言教也很重要

孩子成长需要沟通/2l/

拒绝使用暴力/36/

请给孩子锻炼的机会/38/

用拇指教育代替食指教育/42/

读书要慎重/50/

选择影视节目要慎重/55/

孩子们的生活需要有爱好/57/

给孩子食物时不要忘记给孩子思想/62/

请把孩子的健康当回事/66/

亲爱的父母,是你们自己将自己抛弃/68/

第3章 如何处理家庭教育的两大问题

问题1.“现在孩子想法怪异偏激,早恋问题严重,这是最令人头痛的。”/70/

问题2.“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78/

第4章 欢迎光临我们的真实世界

性/88/

恋爱/91/

风气/94/

心计/96/

下部

开篇的话/1/

第1章 关于尊师/5/

第2章 关于交友/11/

第3章 关于恋爱/20/

第4章 关于学习/38/

第5章 常怀感恩之心/57/

后记/66/

试读章节

我从南京回来之后,校园生活让我们重新拥有了共同环境,矛盾也就伴随着这种共同环境的回归而逐渐瓦解。这件事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母亲所讲的三个“共同”也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首先,让我想起的是一些家长对于孩子找男女朋友时要求“门当户对”的问题。提起这四个字,绝对是让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少男少女们厌恶至极,这四个字反映的好像永远是老一辈们令人反感的功利心,简直可以看成是为了利益出卖纯洁爱情那样卑鄙。现在在我看来,却不尽然了。家长们口中的“门当户对”并不是只有金钱那么简单。实际上,门当户对正是情侣日后拥有那三个“共同”的必要条件。

可以这样来理解,每个家庭都代表了一个家族的生活习惯,例如有些家庭习惯干净和整洁,习惯一丝不苟地对待任何事物;有些家庭则习惯于追求方便和舒适度,习惯不拘小节地对待事物。如果这两种家庭的孩子相爱了,也许短时间内会因为对方某些方面的强烈吸引力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习惯问题,但时间一长,或者双方真的在一起生活下去的时候,这些习惯上的差异就成了日后生活的隐患。许多夫妻经常会因为一些家常琐事而产生不和谐,有的就与这一点有关。另一方面,每个家庭又代表了一种家族的生活方式。例如,有些家庭的孩子面对生活,自小被灌输了不做无用消费、有钱花在刀刃上的教育;有些家庭的孩子则懂得如何追求生活品质,比前者多了很多好像完全没必要的“奢侈浪费”。这样两个家庭的孩子相爱以后,最终也必然会产生不和谐,原因是前者的艰苦朴素、有钱不花是后者无法忍受的,而后者的追求品位、不攒钱又是前者所不能接受的。

门不当、户不对除了会带来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外,最严重的就是会导致思想观念上的矛盾了。此矛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双方在诸多问题上都很难达成共识。两个人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迎来一些比较重要的共同选择是必然的,如果这些选择无法达成共识,感情是很难继续进行下去的。这样说比较笼统,还是举例来说:在高中阶段遇到爱情和时间、金钱的冲突应该怎样选择?大学情侣毕业时面对去或留时怎样选择?结婚后共同财产的投资、分配……所有决定这些选择的因素都由双方的思想观念支配,如果在这些选择上出现问题,那就绝不会是小问题,很可能会动摇双方的感情根基。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够一味否定,通过努力和自我改变,有些结果也是能够得到的。就像现在热播的一些韩剧,总是喜欢把两个生活环境存在天壤之别的人撮合在一起,那确实是很唯美的。但电视剧总归是电视剧,太现实的东西上了银幕就会影响收视率了。生活还是需要亲身经历,才能得出真实的体会。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家长们有时候讲的一些让人反感的话,是经得住推敲的。像“门当户对”这类想法,确实不应当全盘否定。因为家长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并没有什么功利心作祟,而完全是出于对我们美好未来负责的心理,我们当然应该予以理解。

其次,在南京学习时,一位心理学大师对我的点拨也让我受益匪浅。心理学对于爱情有一种关于“非爱行为”的描述,即情侣之间以爱情的名义向对方进行索取。反观自己,我发现之所以在南京时会与禾之间发生不愉快,正是因为我的这种“非爱行为”。在潜意识里,我存在一个只为自我的标准,就是“我觉得禾在这段时间里,应该对我怎么怎么样”。所以,当这种“应该”没能达到我的预期时,我的心情就会变糟。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是在以这种“非爱行为”对禾进行一种掠夺式的索取。

因此,若以是否存在“非爱行为”作为合格标准,来衡量现在中学生的恋爱成熟度的话,打眼一看,实在是很难找到几组合格的。每个人都在为了满足自己而贪婪地向对方索取着物质、行为以及思想上的东西。理由就是“我这么爱你,所以你应该……”,而在真正的爱情里,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

P34-36

序言

21世纪是变化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变化本身。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观念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也同样如此。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孩子被成长环境所决定,注定是早熟的一代,如果再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与他们沟通,必将事倍功半。

本人今年刚过17岁,走过许多弯路,却在关键时刻悬崖勒马。在过去的17年中,我做过浪子、经过商、有过乌托邦般不切实际的关梦,梦醒后才发现,我所苦苦寻觅的所谓的“捷径”,只不过是拐着弯又回到最初的原点。终于,曾经坚信传统的学校教育对今后的人生路途没有任何作用的我,认识到了学校对一个少年的重要性,并在面临高考的紧要关头重返校园,做回一个勤奋学子。

在置身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能够翻然悔悟是我的幸运,但是我的许多同龄人还沉浸在自己对父母、对社会反叛的快感里不能自拔。为了他们,我写下自己的反思与经验,希望能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起到帮助。鉴于我的年龄,书中的有些观点也许相当不成熟,但我仍愿意试着用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那些曾与我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让他们不再徘徊,让胸怀大志却又好高骛远的朋友脚踏实地,让那些拼命学习却不明未来的朋友找到方向。同时,我也希望那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们能从本书中找到努力方向。

写作此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用这些文字在两代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用最平心静气的交流代替争吵、谎言、沉默对峙,使孩子们能够体谅家长的难处,家长们也能够领会孩子的心声。

我深知现今的图书市场上不乏教人立志、导人成功的书籍,其观点大多也肯定比我作为少年人的一家之言更为深刻和成熟。但是,我之所以决心写作此书,正是因为深感市面上少见这样的图书: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阐述对成功的理解,摒弃传统的书面化说教措辞,以身处的环境和时间段为立足点,加入自己亲身的体验,用质朴的文字与同龄人进行思想交流、经验互鉴,将最最真实的成长历程记录在内。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小书正是我脑海中孕育已久、并认为确实承载了以上意愿的稚嫩作品。

花开不能过早,该走的路必须走完。谨以此语,与同龄人其勉。

后记

很多人问我:“承翰,你是怎么想到写这样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的?”在这里,我想把这个问题向广大读者朋友详细地做个说明。促成这本书的要素有两个:其一,是能让我完成这本书的客观条件;其二,是这本书的写作初衷。

从第一方面讲,我成长中所接受的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这种教育并非体现在其方法上,而是体现在其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上。我在书中提到自己曾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子,而现在却已变成一个为了理想拼搏的有志青年。我想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父母在两个阶段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使然。

由于家人多年从商,我从小便对商业知识耳濡目染,渐渐地培养起了浓厚的兴趣。但与此同时,父母因为工作上的忙碌,无暇与我沟通,让我在一个近乎封闭的环境中独自成长。他们望子成龙心切,采取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手段给我的童年造成了不少痛苦回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发生扭曲。思想上的不成熟给了社会黑暗面过早侵入的契机,最终使得成长的轨道伸向错误的方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叛逆心与反抗欲日益增强,父母原先的教育方法在我身上实施得愈加无力。量变引发质变,在矛盾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时,我终于发生了蜕变,破茧而出。但由于前期吸收营养不良,我并没有合父母心意地变成蝴蝶,而是变成了一只大蛾子……

在这一时期,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失败的。

2002年,母亲放弃原来开美容院的行当,转而从事安利事业。我应该感谢母亲所从事的新行业,因为这给我第二阶段的教育带来了一个好的开始。

首先让我感到不同的是母亲自己的改变,在脾气上她似乎开始刻意地控制自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雷霆大作,也就终止了我们母子关系的不断恶化。原本满腹牢骚、一脸愤世嫉俗表情的母亲渐渐变得张口闭口金玉良言。这不禁让我对她开始产生了小小的敬畏之情。同时,在她一些话语的启发下,我原本模糊了的人生目标被重新擦亮。回头看这段时间,我从母亲身上学到,改变别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变自己,影响别人。

接下来几年,母亲的这种改变逐渐渗透到了对我的教育上,而沟通的增加是彻底改善我们母子关系的关键。当我发现母亲对我不经意间提到的流行音乐、电子游戏等新鲜事物非但不反感,反而饶有兴趣时,我便开始对她滔滔不绝。渐渐地,一些校园暴力、学生恋爱等敏感话题我也愿意拿出来与她分享。我突然发现,解决代沟问题,远不是一些家长想象的那么复杂。而母亲的赏识教育也让我受益匪浅。曾经被她批评的自认为一文不值的我,开始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是个未出深山的旷世奇才。说这是自大也好,自信也罢,总之它确实让我跳出了浪子的圈子,重新回到一个不断进步的同龄人群体,并将会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自己能有今天这种状态,我必须抱以十二分的感激来感谢母亲教育方法的改变,顺带感谢安利团队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以及母亲的老师陈婉芬女士。这里对安利事业这个社会话题的提出,曾引起很多人的质疑,他们担心会影响到一部分读者的阅读。我想说,一个作者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已经算是成功,至于引起什么样的反响,那都应看做是读者对作者的额外奖励。因此,我坚持将体会真实地向读者传达,并认为这样才是对读者负责。

过去的一段岁月,我十分深刻地体会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而萌发了将自己的经历、领悟以及母亲的教育方法与各位分享的想法。这是完成这本书的客观条件。

从另一方面讲,我的身份及我所身处的环境让我成为最有资格反映学生现状的角色。从学子到浪子,从浪子到商人,从商人又到学子,特殊的经历让我结识了各色朋友。他们中有的不满于现行教育制度而中途辍学,空有一身本领却苦于没有用武之地;有的家财万贯,却因缺少家庭温暖而自甘堕落,在内心痛苦中享受表层的浮华;有失去了方向的颓废者;也不乏好高骛远的有志青年……我曾经与他们有过太类似的处境、太类似的困惑,如今已经醒悟的我看着他们仍在沿着充满危险的小路继续走着,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跳出小路、走上大路中央的经验写出来,供广大家长朋友、同龄的朋友们借鉴。

“人活着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这种人生哲学胸襟气度之大实在让人折服,但在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面前,这种助人哲学又让一部分人觉得不切实际。对于我本人来说,我是向着这种人生哲学努力的。所以,无论这本凝结着我和一些朋友的心血的小书能否畅销,只要能多几个人看到其中的某一段或者某行文字,并感到有所启发,我就已经在向成功迈步。

                余承翰

                2006年12月2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7岁我走路中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承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40863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7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