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的一个分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项海帆的传记。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围绕项海帆院士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爱国情怀、性格志趣、科技创新、教书育人等方面展开叙述,记录了他为新中国桥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耕耘贡献、创新创造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他一生心系大桥与大学,致力于中国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的奋斗历程。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工作者、学生群体、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桥梁工程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图书 | 扬帆自强:项海帆传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的一个分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项海帆的传记。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围绕项海帆院士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爱国情怀、性格志趣、科技创新、教书育人等方面展开叙述,记录了他为新中国桥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耕耘贡献、创新创造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他一生心系大桥与大学,致力于中国从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的奋斗历程。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工作者、学生群体、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桥梁工程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总序 传主自序 引子 上篇 第一章 葆纶堂项:求知少年敏于学(1935-1951) 第一节 青溪项氏的“民族之光” 第二节 工部局小学的“模范学生” 第三节 身处沦陷区的“正气歌” 第四节 小学毕业“连中三元” 第五节 晋元中学培养“智仁勇” 第六节 立志造“永不会被炸毁的桥” 第七节 “同等学力”跳级高考 第二章 风华正茂:热血青年险折翅(1951-1959) 第一节 就读同济启土木情缘 第二节 选择全国最早的桥隧专业 第三节 “德智皆寄于体” 第四节 首批“三好学生” 第五节 选拔试点做毕业设计 第六节 “在听从祖国召唤的那天” 第七节 “海帆同志”的青春之歌 第八节 “学术新星”,轰动全校 第九节 “丁酉之难”与患难之交 第三章 助教恩师:忍辱负重夯根基(1959-1976) 第一节 从“摘帽右派”到课程助教 第二节 南楼天堂,“琴音缔美缘” 第三节 出版《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 第四节 “暴风骤雨”中恪守本职 第五节 “一切都会过去” 第六节 “力挽狂澜”后重回讲台 第七节 鸿雁南归的新起点 第四章 “洪堡”逐梦:破茧成蝶负笈行(1976-1982) 第一节 桥梁抗震研究突破 第二节 “科学的春天” 第三节 第一次风洞试验 第四节 赴德留学前的准备 第五节 歌德学院的德语集训 第六节 波鸿鲁尔大学的“客座教授” 第七节 第一次接触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 …… 下篇 第五章 西行东归:浦江桥歌遂志向(1982-1991) 第六章 四海扬帆:御风破浪任重远(1991-2004) 第七章 关山飞渡:老骥奋蹄腾万里(2004-2010) 第八章 晚霞满天:抱朴含真守初心(2010-) 代跋 “风桥诗乐”,情系家国 附录一 项海帆大事年谱 附录二 项海帆主要论著 附录三 参考书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扬帆自强:项海帆传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章仁彪、周黎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51330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6.1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