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名人故居教育与研究新局面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论文集,围绕“名人故居教育与研究新局面”主题展开,共收录30余篇论文,内容兼具前沿性和资料性。全书分为“教育与研究”“空间与展陈”“文旅与发展”“文物与利用”四个部分。大部分文章聚焦于如何发挥名人故居的资源以扩大社会影响和宣传效果,也有部分文章探讨了博物馆的专业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在物质层面,聚焦名人纪念场馆建设,论述如何通过设施设备的更新,凸显时代印记,促进文化繁荣,发挥更强的思政教育作用;在理念层面,研究名人故居类纪念馆如何更新文化服务理念,变换发展与服务策略,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技术层面,探讨如何增强讲解工作感染力,强化各种文物的保护与管理,进一步发掘自身精神文化资源,突出自身特色,助力“大思政课”发展,促进文旅融合等。 目录 教育与研究 博物馆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以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为例/初丹 构建高质量红色人文空间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的研究 ——以韶山同志故居景区为例/陈帅阳国利 以品牌化宣传教育助推革命纪念地高质量发展 ——以韶山同志纪念馆为例/张旭 陈云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与路径研究/郭金雨 “大思政”视域下名人故居纪念馆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赵嫣然赵菊梅 “大思政课”背景下红色文化协同育人工作探究 ——以同志纪念馆为例/姜艳辉 名人故居类纪念馆基本陈列大纲文本构建研究 ——以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为例/邓普迎 名人故居: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林海瑛 续写时代故事,故居不再“孤居”/黄艳 聚焦品牌打造讲好名人故事 ——以同志纪念馆为例/熊学爱肖煊一 关于同志旧居开展思政教育的几点做法/余青 上海市红色场馆综合利用水平探究/王子安 名人故居在大思政课中的发展现状分析/徐紫薇 运用革命文物加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新实践 ——以周恩来邓颗超纪念馆为例/李琳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名人故居教育与研究新局面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黎洪伟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926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9.26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