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因理制礼:朱子家礼与礼法之治 刘依平俞荣根精装正版礼法传统与现代法治丛书新华书店旗舰店文轩官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编辑推介:本书探讨视角新颖,翔实地论证了朱熹家礼及其背后的礼治,例证充足,逻辑清晰,全面展示了朱子家礼如何向上成为国家礼典、法典的组成部分,向下成为缔结民间社会的根本原则和日用常行的习惯法的,并从而建构了明清礼治社会。相对市面上现有产品,本书质量上乘,因其深入浅出的观点输出,也使得本书受众面也比一般学术专著更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书有利于导引人们深入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礼法文化,并引发对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并与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结合的现实思考。 内容推荐 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宋代礼学是如何从吉、凶、宾、军、嘉传统“五礼”体系向朱熹《家礼》冠、昏、丧、祭“四礼”体系转变的进行了探讨。其次以“唐宋变革”和宋代礼学运动为历史背景,考察了《家礼》的成书和经典化过程。再次,展现《家礼》从礼书跃升为礼典、礼经的过程。与之相应的,本书还考察了《家礼》所示礼法原则与基本精神对国家律典的影响。最后,本书探讨《家礼》《乡约》既作为礼法制度建构的重要内容,又作为礼法制度下沉平民社会的重要形式,在沟通王权国家和民间社会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探讨民间礼法社会的横向网络是如何被明、清两代王权专制所利用的。 目录 目录 绪论\t 001\t 一、《家礼》轶闻\t 002\t 二、朱子及其哲学思想体系\t 004\t 三、朱子与“礼”\t 008\t 四、本书内容概述\t 012\t 第一章朱子《家礼》的主要内容\t 015\t 一、吉凶宾军点:传统五礼体系\t 016\t 二、冠婚丧祭:朱子《家礼》的“四礼”体系\t036\t 第二章《家礼》的理学内核与庶人精神\t 069\t 一、朱子《家礼》的理学内核\t 070\t 二、朱子《家礼》的庶人精神\t 083\t 三、朱子《家礼》的撰述目的\t 112\t 第三章《家礼》与国家礼典\t 125\t 一、礼经、礼典与礼书\t 127\t 二、《家礼》的“礼典化”\t 150 三、《家礼》的“拟经化”\t 168\t 第四章《家礼》与明清司法\t 193\t 一、婚礼与男女婚姻\t 195\t 二、五服制度与丧葬礼律\t 206\t 三、家礼乡约与地方治理\t 225\t 第五章“礼下庶人”与礼法之治\t 257\t 一、以礼修身与礼义精神\t 258\t 二、礼仪生活与礼治社会\t 271\t 三、礼法之治的异化与重光\t 286\t 结语\t 307\t 参考文献\t 313\t 后记\t 32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因理制礼:朱子家礼与礼法之治 刘依平俞荣根精装正版礼法传统与现代法治丛书新华书店旗舰店文轩官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依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孔学堂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70458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23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92.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