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封/华夏千年古都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汴京之古称;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之七朝古都;城市之画的巅峰之作《清明上河图》;清正廉明包公、满门忠烈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王安石等历史伟人……这一切都是开封的历史记忆。

黄金铸编著的《开封》是一本可资导游古都的书籍。这里展示的不仅是开封发展变迁的历史,也是开封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的动人画卷。

内容推荐

黄金铸编著的《开封》分为上、下编、上编用丰富的史料对开封的兴起和发展变化进行了翔实的介绍,生动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沧桑的图景;下编则以现存历史文化景点为依托,讲述着开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优美的故事传说,描摹出开封丰富浓郁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情调。

《开封》最突出的特点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炉,处处凸现千年古都旅游的人文意蕴,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各朝的历史文化知识,包括:改朝换代的兴衰荣辱,贤愚忠奸的各色人物,风光宜人的风景名胜,以及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此外,还能领略作者作为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最后,更难得的是作者文笔精练,叙轶闻趣事而出以幽默之意,使整个阅读过程绝无枯燥之感。所以,本书不仅是一部古都的历史,也是古都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的动人画卷,同时亦是一本可资导游古都的书籍。

目录

上编 七朝都城史话

魏都大梁/7

名城之源/7

雄起战国/9

名都风采/12

秦王赢政水淹大梁/14

八百耳的沉寂与复兴/18

秦汉浚仪/18

北朝梁州/21

水陆都会隋唐汴州/23

开封城数易其主/28

五代更替与开封沧桑/28

朱氏入主汴州/31

儿皇帝东京闹丑剧/35

东京迎来刘姓/40

后周新气象/43

梦华东京/49

宋都规划/49

便捷的水陆交通/52

繁华帝都/55

盛世文苑/60

太学风潮/64

靖康之变/67

衰落与新生/70

昙花一现的金都/70

元代沧桑与大宋国都/73

卧牛城的兴衰/75

梦华销尽/80

沉沦与悲怆/83

古都新貌/86

下编 千年古都游趣

风光名胜/95

禹王台上塑伟业/95

古吹台怀古/98

潘杨湖清浊分明/102

御街览胜/106

明月千秋包公湖/109

朱仙镇与岳飞庙/121

柳园传奇/129

梦幻艮岳/133

文物古迹/138

杯酒释兵话龙亭/138

千年铁塔高入云/142

苍龙尾挂繁塔腰/145

倒拔垂杨相国寺/147

干手千眼佛/150

延庆道观/152

一赐乐业教清真寺/156

虹光横海玉梁浮/158

清明上河图/160

名人遗踪/165

伊尹相商/165

孟子游梁/170

强项令董宣/173

王景疏渠/178

东汉才女蔡文姬/181

登临啸台赞阮籍/184

喻皓与开宝寺塔/187

于谦与镇河铁犀/189

林则徐治黄/194

共和国主席的悲哀/196

古墓皇陵/199

白云仙踪张良墓/199

魂归桃花洞/205

七步之雄传千古/207

江淹墓前话江郎/211

魏征墓与魏征庙/213

吕祠爽秋思名相/215

纸衣瓦棺后周陵/219

巍巍宋陵/223

参考文献/228

试读章节

太学风潮

北宋自公元960年建立,到公元1127年灭亡,共历九帝167年。宋徽宗时(1101—1125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君主金太宗消灭了辽国,开始把矛头指向北宋。

公元1126年1月,金军到达黄河北岸。宋徽宗借口“饶香”,慌忙逃往南方去了。其子宋钦宗和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也想弃京南逃。这时以李纲为首的一些爱国将领挺身而出,主张守城抗战。宋钦宗便命李纲领兵守城。

可是,次日一上朝,李纲就看到宋钦宗已备好车驾和禁卫军,仍想逃跑。李纲义愤填膺,厉声责问将要保护宋钦宗南逃的将士:“你们究竟愿拼死守城,还是愿逃跑?”将士们齐声回答:“愿以死守城!”李纲又去见宋钦宗,说:“将士们的家属都在城中,怎肯弃城而去?万一半路逃回,谁来保卫陛下?况且敌军已经逼近,如果知道了陛下的车辆还没走远,派轻骑赶来,怎么抵御?”吓得宋钦宗想逃也不敢了。

李纲稳住了皇帝,立即传令:“皇上主意已定,谁敢再言逃跑,立杀!”将士们见皇帝坐镇京城,深受鼓舞,都高呼“万岁”。李纲指挥军民仅用了3天就将守城的战备设施布置妥当了。

这时,金军已来到了东京城下,分乘几十只小船沿河而下,攻打宣泽门。李纲早有准备,选出2000多敢死军,列队于城下,用长钩搭住敌船,然后向船上扔石头;又在河里放上权木,还从奸相蔡京家花园中搬来大块的山石,堵塞水门通道,在水上杀死100多金兵。

金军见汴京防守严密,城池坚固,就要宋朝派使者到金营议和。宋钦宗正巴不得金人议和退兵,便立刻派人到金营,接受了屈辱的条约,答应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今河北定县)3镇,向金国交纳赔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万头,绢百万匹,还要尊称金国皇帝为“伯父”。李纲等抗战派将领坚决反对这一屈辱的条约,却毫无作用。为了缴纳赔款,宋朝政府拼命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但还是没能凑足赔款的数目。

这时,宋朝各地的援军已纷纷赶到。有个叫姚平仲的将军建议夜间偷袭金营,不料消息泄漏,宋军大败。

金军派人质问偷袭的事。宋朝的投降派代表、宰相李邦彦把责任全部推到李纲和姚平仲的头上,说这不是朝廷的意思。宋钦宗也忙不迭地派人去金营解释,并送上了太原等3镇的地图,又下令罢免李纲等人的官职,向金军谢罪。

太学生中有一个叫陈东的人,是个具有极高爱国热忱的热血青年,他主张抗战,反对投降,痛恨误国奸臣。在宋钦宗刚刚即位的时候,他就曾和一批太学生联名上书朝廷,要求杀死蔡京等国贼。当’他听到李纲被罢职的消息后,立即率领几百名太学生,来到宣德门上书,要求罢免李邦彦,恢复李纲的官职。东京军民闻讯,也都赶来声援太学生,很快聚集了几万人。

这时,李邦彦上朝正好经过此处,愤怒的太学生和群众一面痛骂,一面用石块、瓦片投向李邦彦。李邦彦抱头鼠窜,逃人皇宫。愤怒的人群又涌到皇宫门口,喊声震天。宋钦宗怕事情闹大,不好收拾,就派人出来欺骗大家说:“李纲用兵失利,朝廷不得已才罢免了他的官职。等金军退走,就给他复职。”群众对这种敷衍的答复非常不满,仍聚集在皇宫门前不离开。

开封知府王时雍带人赶来,威胁太学生说:“你们怎么可以聚众威胁天子呢?还不快快退下!”太学生们毫不畏瞑,义正辞严地回答:“用忠义胁迫天子,难道不比用奸邪好吗?”王时雍面对群情激愤的人群,毫无办法,又怕群众打他,急忙溜走了。

宋钦宗躲在宫中,怕发生变故,连忙找来宦官朱拱之,要他去召回李纲。朱拱之勉强从命,走得慢慢吞吞的,愤怒的群众见状,无名火起,齐声喊打,当场便把朱拱之和几十名宦官打死了。

宋钦宗早吓得魂飞魄散,只得宣布恢复李纲的官职,并命他兼任京城四壁防御使。人们这才散去。李纲复职后,立刻加强了京城的防务,并传令重赏杀敌有功的人,京城守军士气高涨。金军见城中宋军防御森严,斗志高昂,各地增援的宋军也已兵临城下,越聚越多,形势于金军不利,不等宋朝缴足财物,就匆忙撤兵了。

这次太学风潮,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由爱国学生发起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它有力地打击了投降派的气焰,壮大了抗战派的声势,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奏响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颂歌。

P64-66

序言

中国古代的都城,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古代人文荟萃之地,四方文化融汇之所;中国文化的万千气象,便是在这些古都中展现出来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都城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建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的古都,自然就成为人们洞窥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因而吸引着无数的游人纷至沓来,领略其风采。

中国古代都城,是在城市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历史上和语言文字中,最初的“城”和“市”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所谓“城”,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获取和维护政治、军事权力而建造起来的设施:而“市”乃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一般而言,“城”的出现比“市”要早,“城市”一词的使用,是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市”逐渐与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城”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史学家们一般把夏代中晚朝至西周视为中国古代城市(确切地说是古代都城)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由于城市的行政地位不同,因而它们的等级也有区别:按行政级别可分为都城、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等。各级城市在地理分布上大体有一定的规定,而且,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一般也取决于它们的行政级别。所有城市中,地位最高的是都城,因为它们是一国之都。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由于王朝更迭,列国递变,因而出现过许多都城。据《水经注》记载,在北魏以前,中国就有180多个都城,加上北魏以后到明清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都城大约有200多个,这在世界上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之比肩的。在这些古都中,最著名的便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它们号称中国六大古都,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国际大都市。

中国六大古都是中华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华和瑰宝,它们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和缩影,由此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当西方城市科学尚处于粗放阶段,我国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理论、建设体制、规划制度及规划方法。随着社会的演进,这套体系传统不断得到革新与发展。因此,历代名城辈出,特别是汉唐“长安”与“洛阳”、宋“东京”与“临安”、元“大都”与明“南京”等,都是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大城市)。其规划之先进,城市之宏伟,影响之深远,一直为世人所称颂。从不同时代的一些外国人士的记述中可窥知一二。例如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认为杭州(南宋临安)城市之庄严秀丽,堪为世界之冠。这些古代都城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并未随着古代政权的消亡而悄然而止,而是以其旧有的文化与新的文化相融通,不断向前发展,丰富着新的中华文明,使千年古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对中国古都的研究方兴未艾。人们认识到,要想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首先就应该搞清中国古都的历史,特别是这六大古都的历史。同时,不清楚这些古都形成与演变的规律,也就不可能为这些已成为现代大城市的古都提出有价值的管理规划。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的教师共同研讨、合作撰写了这套“华夏千年古都书系”。这套书系共分六册,北京、杭州、开封、洛阳、南京、西安各一册,共百余万言。每册又分为上、下编。上编对每个古都的历史沿革进行简略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古都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从而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沧桑变迁的图景;下编则以现存历史文化景点为依托,着重介绍每个都市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既有真实的历史记载,也有许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轶闻趣话和优美的故事传说,展现出古都丰富浓烈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情调。

我们这套“书系”最突出的特点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炉,处处凸现千年古都旅游的人文意蕴,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各朝的历史文化知识,包括:改朝换代的兴衰荣辱,贤愚忠奸的各色人物,风光宜人的风景名胜,以及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此外,还能领略作者作为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最后,更难得的是作者文笔精练,叙轶闻趣事而出以幽默之意,使整个阅读过程绝无枯燥之感。所以,这套书不仅是一部古都的历史,也是古都名胜古迹、轶闻趣事的动人画卷,同时亦是一本可资导游古都的书籍。

本书系的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历史与旅游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教授为了写好这套书,大家多次在一起相互切磋,精诚团结,使这套书得如期高质量地完稿。这套书虽然由我和雷学华教授共同主编,但主要贡献却是各位编著者作出的。同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各位编车老师也竭尽全力支持这套丛书,他们精心组织、编排,使这套丛书增色不少。

中国历史悠久,国土广袤,山川秀美,文化遗产丰厚,这些都是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我们希望这套“华夏千年古都书系”能为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使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加热爱我们的古都,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姚伟钧

2011年初春于武昌桂子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封/华夏千年古都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金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526094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6.13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