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康有为“变法”理论探析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戊戌启蒙思想家当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康有为的平等思想、孔教思想,以及其在戊戌时期所提出的诸多变法策略,前人都已经有过颇多的著述。然而,对于康有为“三世进化”的变法理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虚君共和”的改革策略,学界却少有涉及。本文以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当中所提及的“三世进化论”为考察线索,通过概念分析和文本细读等方法,结合当时康有为所面对的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结构,就康有为思想当中的“三世进化”及其“虚君共和”的变法策略等议题进行梳理、诠释。 目录 目 录 引? 论 / 001 一、问题由来 / 003 二、研究综述 / 010 第一章? 时代背景 / 027 第一节? 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结构 / 029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 030 二、皇帝、贵族与平民,三方之间的博弈 / 036 第二节? 康有为“变法”的时代背景 / 050 第三节? 康有为个人的文化、思想背景 / 053 第二章? 康有为“变法”理论的哲学基础 / 057 第一节? 康有为“变法”理论的形成与转变 / 060 一、“儒学新诂”/ 060 二、“阳尊孔子,阴祖耶稣”/ 069 第二节? 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论”/ 095 第三节? 改革“中体”的“变法”理论 / 099 第三章? 康有为“变法”理论的内在逻辑 / 105 第一节? 民主的夙愿 / 107 第二节? “虚君共和制”的由来 / 111 第三节? 对共和的担忧 / 117 第四节? 对革命的抵制 / 124 第五节? 对于政府改革的设想 / 141 第六节? 对于经济改革的设想 / 145 第四章? 康有为的“未来中国”/ 155 第一节? 两个文明的交融 / 157 第二节? 现代化的进路构想 / 165 第三节? 走向大同的政治理想 / 172 结? 语 / 183 参考文献 / 190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康有为“变法”理论探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陆任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1489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16000 |
| 出版时间 | 2024-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58.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