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日常生活的重构 |
内容 | 内容推荐 生活世界被我们忽视已久。无论是在儒家伦理世界,还是在现代性浸淫下的物质世界,生活世界是被遮蔽的。它们与文学世界、文化象征世界,虽然有着重叠和交叉的部分,但是在道德一统或者金钱一统的时代,它们是沉默的。本书迥异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那样的理论书写,而是用感性之道触摸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抵御“异化”(僵化、符号化、象征化),让人回到优选意义的生成者——日常生活的意义生成者的位置。本书要传达的,正是生活世界存在这种重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去西方形而上学”的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福柯的哲学路径里,在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本书从“认知”“行动”“时间”“空间”四个板块,构建笔者眼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目录 | 认知篇1. 今人对于古人( 孔子) 的理解可能是误2. 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优选的 / 83. “ 生活世界的美学是日常的美学” / 114. 生活的质感到底指什么? / 135. 如何书写世界的本质? / 176. 生活世界不可言尽,才要珍惜当下 / 197. 生活的美是匿名的、广阔的、无言的 / 28. 两种重构生活世界的方式 / 299. 写作是探索生活的一种方式 / 43| 行动篇1. 认知结束,行动就开始了 / 472. 居家是一种行为 / 503. 过马路也是一种行为和生活 / 534. 旅行的意义:出发 / 575. 旅行的意义:过程 / 636. 旅行的意义:抵达 / 707. 另一种快乐:寻找差异性 / 738. 另一种抵达:在域外行走的快乐 / 809. 生活在县城和乡镇?我们也一样面临“自由选择”的问题 / 8510. 步调和面容一样?潜伏着无限性 / 88| 时间篇1. 时间的符号化 / 1012. 如何去符号化? / 1133. 诗人重构时间( 去符号化) 的经验和实践 / 1164. 哪怕在最日常的时间里?我们也可以塑造不平凡 / 1195. 利用“时间差”也是一次绝妙的时间管理“法宝” / 1216. 祛魅的时间——对“故地重访”行为的去符号化设计 / 1247. 对习俗时间的祛魅 / 1288. 幸福的获得,在于时间感的重构 / 1339. 将记忆转到现场的“惊鸿一瞥” / 13610. 重构时间,什么是最重要的? / 139| 空间篇1. 用一种三元思维去观察空间 / 1432. 生活的空间成为一种考察世界的方法 / 1473. 生活的空间:内容和形式的组合 / 1484. 抵御感官的贫瘠:生活空间的重新布局 / 1525. 存在一种空间的符码化,也存在着无处不在的第三空间 / 1686. 作为现象的空间 / 173参考文献 / 17 9后 记 / 18 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常生活的重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濮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2555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41000 |
出版时间 | 2025-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5-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