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劳工血泪/抹不掉的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北平一起走的124位劳工中,只回来了八十几位,其中九人双目失明,一只眼失明者无数。虎头地下要塞工程十分之九挖通,日军将劳工骗到洼地设酒宴进行“慰劳”。一个劳工见势不妙当即逃离,其余的也跟着向外跑去。就在这时,埋伏在四周高地的重机枪响了……这一段段抹不掉的记忆,历史深处的记忆,让我们见证日军灭绝人性的杀戮,并时刻呼唤着人类的正义与良知。

内容推荐

有一首诗写道: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工艺室中随意捏弄的软泥/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合身而又会变色的彩衣/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刀剑、甲胄、堡垒/也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可能为正、可能为负的数字游戏。历史是这样的吗?不!历史是有灵性、有尊严的,历史是人,人是历史,历史是人的良师和益友。纵然这些年来戏说历史风情万种,但我们对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却情有独钟。这里隆重推出的“中国百年百部文史珍品”书系,依托文史资料这个著名品牌在史林独树一帜的资源优势,努力开拓历史当事人的“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以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披露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台前幕后,介绍历史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和趣闻轶事,熔历史与人物于一炉,从敌、我、友各方的独特视角,荟萃世间百态,解读人世沧桑,记述了从封闭落后、战乱不断的旧中国走向光明的新中国的历程。这是一套由多套丛书组成的了解中国百年历史的别开生面的书系。

目录

·日本军事设旄下的冤魂·

海拉尔日伪地下工事见闻/1

1934年春,日军开始修建海拉尔地下军事工程,一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夕,其间蕴藏了多少秘密,连一些日本战犯也无法说清。日本法西斯为了保密起见,杀害了修筑工事的数万名中国劳工。张玉甫是惟一的幸存者。

虎林伪满劳工初记/11

虎头地下要塞工程十分之九挖通,日军将劳工骗到洼地设酒宴进行“慰劳”。一个劳工见势不妙当即逃离,其余的也跟着向外跑去。就在这时,埋伏在四周高地的重机枪响了……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里的劳工/21

奇怪的一幕:日本人拿着供品到劳工墓地进行祭奠。是这些禽兽发了善心吗?原来在日本军官宿舍附近经常发出奇怪的响声……有的劳工在临死前大骂日本强盗,要到“阴曹地府”去向他们讨还血债。东瀛来的矮子们,在鬼神面前胆战心惊了。

在铁岭修军用工程的劳工/35

许多劳工都得了“稀屎痨病”,日本人不给治疗,每天都有一二十人死亡。死一个,给一桶煤油、两根木头,由伙伴抬到山上火化。

·富士山下的魔窟·

九死一生:我的劳工生涯/38

饿极了我们只好自己找东西吃。一天我到工地干活时发现沟里有一条蛇,便一铁锨铲死,拿起来吃掉了……

我被骗到日本做劳工/47

从青岛上船,在海上走了七天七夜,到达日本长崎。下船后,在码头上先让我们脱光衣服,由日本妇女向我们身上喷洒药水……

蒙汉劳工在日本/51

有的劳工实在病得不行,或是得了传染病,经日本管理劳工当局详细检查诊断后,才允许回国。说是“回国”,其实不知道给弄到哪里去了。我们劳工队中,就有三四个人因病被提前送“回国”,至今下落不明。

我被抓当劳工的悲惨遭遇/57

刘玉华饭量大,饥饿难耐,早晨就把中午的窝头吃掉了,被日本监工发现后,遭到一阵毒打。后来他为了一次将窝头吃掉,想了一个办法,用木头削了两个“窝头”,应付敌人的检查。

我到日本当劳工/63

日本隆川四外环山和各角落回响起腔调不太协调,但吼声震天的中国国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歌),国旗(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也随之冉冉升起。

“穴居野人”刘连仁的悲惨命运/89

在日本山上过了13个寒冷的冬天之后,有一次我到河边照照自己,只见那影子蓬头散发,二三尺长的头发跟乱草一样堆在头上和肩上,胡子长长地纠在一起,身上穿一件捡来的日本女人和服。

抗日被俘做劳工/95

我先骂日本鬼子,后骂汉奸。当时鬼子特务一声不吭,下午住队日本警察开了监门向我走来。我抄起身边仅有的破尿罐,朝那个警察的头上扣去。

中秋节那天被抓走/106

从北平一起走的124位劳工中,只回来了八十几位,其中九人双目失明,一只眼失明者无数。

日军铁蹄下中国劳工的遭遇/112

轻病号不给治疗,重病号被扒掉衣服,和死人放在一起光着身子等死。

·血泪控诉·

给日军当劳工的苦难岁月/118

每天早晨5点就要起床,劳工稍一迟缓,监工上来就是两镐把。有个难友被打了两下,仍没有起来,上去一扒拉,人早死多时了。

出劳工刚回家又被抓走/122

绰号叫“五七十子”的劳工逃跑未成功,被抓了回来,日本兵把他倒吊在房梁上,推着他往墙上撞,活活把脑袋撞碎了。

“勤劳奉仕”六个月/126

经过一两个月的饥饿与折磨,光我们哈拉沟死人的骨灰盒就有两大排,临走时240人就死了80多人。

出劳工给我留下了终生痛苦/131

炼尸场在一个庙的附近,劳工的脑骨一堆一堆,像葫芦头子似的,看了真叫人心酸。

全家出劳工/135

我那在半路上被砸坏了腿的女儿一直不能动。又没有医生,20天后就死了。两个多月后,四个月大的儿子也因抽风病死掉了。

马拉活人/139

日本人将两名劳工拴在大洋马上。大洋马长嘶一声,飞奔而跑,两名劳工在碎石满地的飞机场上。

被折磨得血肉模糊,活活拖死。

穿水泥袋的“纸人”/142

几步外跪着三个穿水泥袋的纸人,满面污垢,头发胡子连成片,除了两只眼睛外,全身几乎都是黑色……他们是山里逃出来的劳工。

死里逃生的马铁脖子/149

日本兵的屠刀砍来时,头上的毡帽给搪了一下,只砍断了他的大脖筋,颈动脉却没有伤着……因伤口太深不好治,已经溃烂化脓生蛆了。

电网工人的回忆/153

逃跑的劳工,被警备队当场砍死一名,另一个脑瓜儿被砍掉一半,抬到电网里还“呼噜,呼噜”直喘粗气。

被剃掉眉毛的劳工/159

一块一尺多厚、五米见方的大石头脱落下来,把日本矿长远藤压在了下面。刘景清说: “伙计们,来吧,慢慢的弄……”远藤死后发现,他身上并没有致命伤,只是脸部青紫,如果抢救及时,是不至于憋死的。

日伪统治时期的七道沟铁矿/185

招工头说:吃的是大米白面,住的是洋楼,一天挣两块钱,六个月就能发财回家。可到了七道沟后,我们才知道是进了人间地狱。

—个被征劳工的自述/200

这里养着许多日本军犬,每条狗每天吃三顿大米饭,菜里有一半是肉,洗一次澡;而劳工们每顿吃的是三两左右高粱米加黄豆做成的饭,喝一小碗菜汤。

在乌奴耳的劳工生活/207

大多数的工作是抬石头,从取石地点到工段有200多米,每两人一次要抬100公斤。

日伪统治下苦难的丰满劳工/211

劳工们没有衣服穿,就把被子披在身上,被子破了就披麻袋,后来又披草袋子。1939年以后,连草袋子也没有了,劳工们就到处找水泥袋子纸,把纸揉软了往身上套。

·铁血英魂·

用树枝写在雪地上的反日标语/223

1944年冬天,七道沟铁矿附近的雪地上,出现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令日本鬼子惊慌失措。

日本诱抓劳工到茨城采铜回忆/226

反饥饿斗争失败后,王树德到伙房拿了一把菜刀,要去和日本监工拼个你死我活。

把鬼子当猪杀/230

鬼子傻乎乎地站在猪栏旁边看猪,突然之间被扳倒,杀死在猪栏里。

青岛劳工的反抗/234

遭到开枪镇压后,劳工们不计生死,奋勇夺枪,终于砸开了训练所的大门……

中国人,死不了总要回国去/239

大队长说:要死,我们大家就死在一起,要有一起死的勇气。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死不了总要回国的。

花冈暴动:

日本劳工中的国共统一战线/251

在日劳工中的国共两党精英,携起手来,组织策划了这次抗日反暴壮举。他们的目标是夺得船只漂流海上寻道回国,万一失手就与敌决战,为国尽忠。

石门南兵营内幕/265

这里实际上是日本人的俘虏集中营。关押华北各地的俘虏,能容纳万人以上。国共两党先后在俘虏中组织了五次暴动。

我所知道的南兵营/278

日本人派特务混进战俘中,刺探战俘的思想,只要流露出反抗之意,很快就被处决。行刑时一般不用枪决而是用战刀砍死。

南兵营“石门劳工教习所”概况/281

新送来的俘虏有传染病或者经医生检查不能当劳工者,就以石炭酸注射致死。

试读章节

731部队的日本人对中国劳工的压榨和污辱,劳工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发生过一些小的反抗。在劳务班办公室有个做杂役的小杨,他得了病,日本人既不给他治疗,又不让休息,他只好带病干活。他扫地、打水、送报纸的动作慢了些,管事的日本人加藤说他“思想的不好”、“磨洋工”,把他打了一顿,致使小杨的病情加重。其他的劳工对此都非常气愤。第二天一清早,日本劳务班班长宫藤发现屋里地没人扫,也没人给倒水喝,就问做饭的劳工陈怀仁,小薄役干什么去了?陈怀仁就把昨天加藤打小杨的事说了一遍。而后宫藤把加藤训斥了一顿。加藤明知这件事是陈怀仁报告的,心里非常恼火,总想找茬报复。偏巧这天给劳工准备的饭没够吃,加藤借机大骂陈怀仁。陈怀仁没服气,因为吃饭的人数是加藤通知伙房的,只要按照人数做饭责任就不在伙房。但加藤不讲这个理,抬手就打。身强力壮的陈怀仁,正想替小杨、同时也想泄平日受欺凌之愤,抱着豁出来的想法,像鹰抓麻雀一样,狠狠地把加藤痛打了一顿,而后又拽着加藤的脖领子去找宫藤说理。宫藤本想袒护加藤,但加藤确实缺理,只好当着众劳工的面把加藤训斥了一顿。劳工们总算出了一口怨气。

在731部队里的劳工,用逃跑的办法来反抗的事经常发生。1937年731部队初建阶段,就从中国关内和东北各地骗招来大批劳工。劳工们过着牢狱生活,他们知道这样下去,早晚得把命搭上,所以不少劳工都想逃跑。从河北省献县被骗招来的劳工赵殿启和另外两个老乡想好了逃跑的主意。他们住在部队西北角的劳工棚里,四周围着铁丝网,并设有日本岗哨。当时正是深秋季节,在一个夜里,他们假装去“解手”,悄悄地穿过铁丝网,顺着地垄沟往北跑去。日本岗哨发现后开了枪,他们三人没顾这些,拼命地往前跑,终于逃出了虎口。(P32-3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劳工血泪/抹不掉的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16583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1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