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图宾根学派关于柏拉图对话录释义的综述之作。斯勒扎克以阅读柏拉图作品的“乐趣”为起点,重新评估了柏拉图研究领域内神话、反讽、匿名、暗示等人们论题,集中展示了“书写批判”“对逻各斯的帮助”“空略段落”等把握柏拉图对话录的新理念。
本书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对于柏拉图写作活动的解释,并使其足以经受《斐德若》中书写批判的考验。只有严肃对待柏拉图对书写的与口头的哲学活动的评价,人们才可以恰如其分地理解对话的技艺和意图。
| 图书 | 读柏拉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图宾根学派关于柏拉图对话录释义的综述之作。斯勒扎克以阅读柏拉图作品的“乐趣”为起点,重新评估了柏拉图研究领域内神话、反讽、匿名、暗示等人们论题,集中展示了“书写批判”“对逻各斯的帮助”“空略段落”等把握柏拉图对话录的新理念。 本书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对于柏拉图写作活动的解释,并使其足以经受《斐德若》中书写批判的考验。只有严肃对待柏拉图对书写的与口头的哲学活动的评价,人们才可以恰如其分地理解对话的技艺和意图。 目录 中译本序 前言 一 阅读柏拉图的乐趣 二 读者将自身带人作品 三 个体接受的一个范例 四 读者可能的错误态度 五 不了解的,就是看不出的 六 柏拉图对话录的诸特征 七 对上述特征的疑问 八 柏拉图为谁写作 九 柏拉图的对话录是多声部的吗?——现代对话理论 十一 个古典的释义理论 十一 《普罗塔戈拉》中的希默尼德阐释 十二 《斐德若》中的书写批判 十三 从哲学家与书写的关系出发对其进行规定 …… 十五 对话录中“对逻各斯的帮助” 十六 向本原的上升与哲学表达的界限 十七 一些空略段落 十八 《欧绪德谟》中的回忆学说和辩证法 十九 暗示对柏拉图文本的意谓 二十 柏拉图的戏剧技巧:一些范例 二十一 反讽 二十二 神话 二十三 独白与虚构对象的对话 二十四 对话录的诸特征:它们究竟意谓着什么? 二十五 对话形式如何并且为何被误解 二十六 内传主义与守密之别 二十七 柏拉图的哲学概念和对话录的目标设定 原书文献目录 日文版补充文献 中译本补充文献 征引文献索引 人名对照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读柏拉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托马斯·A.斯勒扎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9025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502.23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