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百年论文选.文学卷.全二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年中文,根深叶茂。伴随中山大学而生的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也将走过百年征程。一百年来,中大中文系与大学风雨同舟、与时代同频共振,虽历经沧海桑田,却初心不改。一代又一代大师、名师——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许地山、古直、冼玉清、詹安泰、黄天骥、王季思、陈永正……如璀璨群星,在中大中文系的历史天幕上熠熠闪耀。他们或对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或对人才培养做出过突出成就,或为学科发展贡献过累累硕果。本书系“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百年系庆丛书”之一,遴选中文系名师名家的名作名论进行结集出版,不仅可以展现百年来中文系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借此发扬光大校史系史,进而推动文学和文学史研究。 内容推荐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系之一,建系以来人才辈出,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任教,他们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辑录了这些名师之学术成果,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其中,古代文学、文献研究,包括詹安泰:《中国文学上的倚声问题》、王季思:《<桃花扇>前言》、董每戡:《说“戏文”》、黄天骥:《元杂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曾扬华:《中国古代诗人与小说家对佛教的不同态度》、吴国钦:《潮剧迄今已有580年历史》、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张海鸥:《论词的叙事性》、孙立:《“诗无达诂”论》、陈永正:《南园诗歌的传承》、梁守中:《南宋时期的岭南词》、郭培忠:《古典诗歌中的地名特点初探》、杨权:《成鹫“通海”辨》、黄仕忠:《<香囊记>作者新考》等等;现当代文学研究,包括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郭沫若:《革命与文学》、郁达夫:《诗论》、成仿吾:《文学批评杂论》、吴宏聪:《徐志摩和他的诗》、黄修己:《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阐释体系》、程文超:《中国流行文化中的权力关系》、林岗:《<呐喊>自序漏掉了什么》等等;文艺学研究,包括陆一帆:《再论社会心理是文艺反映现实的中介》、郭正元:《艺术典型探讨》、陈培湛:《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潘智彪:《文艺学研究领域的新开拓》、高小康:《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程相占:《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异同再辨》等等;比较文学研究,包括叶启芳:《古希伯来诗韵研究》、易新农:《西方叙事文学中的追寻主题及其文化内涵》、夏茵英:《20世纪西方文学的人类意识》、范劲: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百年论文选.文学卷.全二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彭玉平,张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608219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0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53;I2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