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属于“新时代法学教育丛书”。本书在中国法律史料考据的基础上,对夏商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介绍,对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事件、法律人物等各种法律现象加以叙述分析,对法律秩序类型的演变、价值做出评判,对法律发展的规律加以总结。 中国法律史课程主要向学生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运行及其规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理解、分析、评价历史上的法律现象,加深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提高法律分析能力,进一步构建起法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树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念。 目录 目? 录
导 论 001 第一章 夏商时期的法律 006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 006 第二节 夏朝法律述略 007 第三节 商朝法律述略 008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 013 第一节 商周之变与法律思想的发展 013 第二节 西周立法与礼刑关系 014 第三节 刑事法律 017 第四节 民事法律 020 第五节 司法诉讼制度 023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 042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042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法律变革 044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变革 045 第四章 秦代法律 051 第一节 统一后法律的发展 052 第二节 司法诉讼制度 060 第五章 汉代法律 066 第一节 重构统一秩序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067 第二节 法律体系 070 第三节 职官制度 073 第四节 刑事法律 075 第五节 民事经济法律 078 第六节 司法诉讼制度 081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 086 第一节 三国两晋时期的法律制度 086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098 第七章 隋唐法律 106 第一节 隋代法律 107 第二节 唐代法律制度 113 第八章 宋代法律 142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法律体系 143 第二节 职官制度 151 第三节 刑事法律 154 第四节 民事经济法律 158 第五节 司法制度 162 第九章 辽夏金元法律 170 第一节 辽代法律 171 第二节 西夏法律 173 第三节 金代法律 175 第四节 元代法律 176 第十章 明代法律 187 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法律体系 187 第二节 职官制度 192 第三节 刑事法制 196 第四节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200 第五节 司法诉讼制度 204 第十一章 清代法律(上) 210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法律体系 211 第二节 职官制度 215 第三节 刑事法制 217 第四节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219 第五节 司法诉讼制度 224 第十二章 清代法律(下) 231 第一节 近代化思潮与法律思想 231 第二节 预备立宪与法律改革 237 第三节 刑事法律变革 240 第四节 民商事法律变革 243 第五节 司法改革与司法的半殖民地化 245 第十三章 民国前期的法律(1912—1927 年) 251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律 251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法律 255 第十四章 民国后期的法律(1927—1949 年) 273 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273 第二节 宪法性文件 278 第三节 民事经济立法 282 第四节 刑事立法 288 第五节 行政法律法规 291 第六节 司法制度 294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政权的法律 30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政权的红色法律传统 303 第二节 宪法性文件 307 第三节 刑事法律文件 311 第四节 土地法律 317 第五节 婚姻家庭法律 321 第六节 劳动法律 324 第七节 诉讼司法制度 328 第十六章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法律文化 334 第一节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重要意义 334 第二节 中国古代优秀法律文化的传承发展 337 第三节 近代移植外国法律与本土化调适 347 第四节 革命法律传统的传承发展 353 参考文献 360 附录:中国法律史大事年表 368 后记 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