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雪雕像(精)/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能被誉为“空中的平民”,是因为它生存能力极强,有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性。无论春夏秋冬,天涯海角,处处可见其灵动活泼的身影;啼鸣说不上婉转,却是内心的歌声;离人间烟火最近,却又不愿被关在笼子里,是飞翔活跃在五大洲的唯一鸟类。小小说雅俗共赏,言近旨远。

由许行编著的《白雪雕像(精)》主要内容为抻面条,白雪雕像,火红的枫叶,吹鼓手,第一位启蒙老师,女校长和她的白围巾,老榆,情书曲,卤水豆腐,爱心,八百年姻缘,美人痣,约会,樱桃,果园风情……

内容推荐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许行编著的《白雪雕像(精)》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

《白雪雕像(精)》收录了立正,伕子事件,袁大脚挂帅,炮仗王谷三爷,最准确的回答,天职,喇叭声声,温暖,求寿,牛老大和他那口军锅,腊八这天,朱老大参军,生死恋,松树爷和松明子灯,人头,情系烧火棍,黄河岸边的歌声,孬种柳二,老子和儿子……

目录

第一辑 最准确的回答

立正

伕子事件

袁大脚挂帅

炮仗王谷三爷

最准确的回答

天职

喇叭声声

温暖

求寿

牛老大和他那口军锅

腊八这天

朱老大参军

生死恋

松树爷和松明子灯

人头

情系烧火棍

黄河岸边的歌声

孬种柳二

老子和儿子

第二辑 情书曲

抻面条

白雪雕像

火红的枫叶

吹鼓手

第一位启蒙老师

女校长和她的白围巾

老榆

情书曲

卤水豆腐

爱心

八百年姻缘

美人痣

约会

樱桃

果园风情

选择

红窗帘,绿窗帘

弯弯的眼睛

假如

第三辑 一束鲜花

棋迷唐九哥

房东太太

博士答辩

一片落叶

迷人的斑点驴

钥匙

一束鲜花

钱包

苦涩的黄昏

古镜悠悠

黎太太

圣诞节聚餐会

丽丝与牛头狗

最后的心愿

回归

垃圾自行车

铃声万里

第四辑 老姜太太的眼力

小白鞋

复仇的牙齿

老班长和鲫鱼汤

老人和小孩

一夜平安

一步棋

老人与小雀

老姜太太的眼力

猎狐

大山的情怀

鸭黄色的裙子

天空,一片血红

黑虎

小猴·男孩

将军养鸟

阚大头打赌

老局长学画

妍媸出自然——许行小小说创作论

试读章节

立正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就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巴掌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啥,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了……”

“我看你要陪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啦!”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的这个迷信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

“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马上就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呢。长官,你就打吧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可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怀疑他的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有些傻眼了,不知该怎么办啦!

1948年我在管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国民党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到竟遇到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求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

嗬!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么……”我心生忐忑。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打发回了家。

事隔30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到他,他坐在一个轮椅里,隔老远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个毛病没有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差一点就要没命啦!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

天啊!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做了个立正的姿势。

伕子事件

队伍从五斗坪下来,一个刚来的小佚子,过河时不慎落桥淹死了。  这事引起了全队的震动。

“谁拉来的佚子?”

“听说是老管理员。”

“唉,他怎敢这样干呢?”

队伍一出发,司令员和政委两个人一起宣布了一项严格的纪律:沿途绝对不许动员民伕,有再大的困难也自己顶着,一定要做到对群众丝毫不犯。谁若强行拉佚,军法从事。这应该说够严格的啦!

那时日本人刚投降,国民党军队就集中重兵,形成对我们的包围阵势,我们部队正根据部署,做战略性的转移,因此,同群众的关系如何,成为我们部队能否站得住、打得赢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所以,政委讲完了之后,又格外加了一句:

“同志们,我们要跟国民党争人心啊!”

这话说得多重,也算到家啦!谁都懂得人心的向背,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为什么在革命队伍里干了多年的老管理员,竟连这都不明白呢?!这个人平时像头老水牛似的工作,什么苦、什么累都能吃,一个心眼地干革命,怎么这时候糊涂起来了?

老管理员被绑了起来,两个荷枪实弹的战士押着,就在罗塘这村口上开军民大会,要按照军法公判他。

我想这是领导上有意借此教育部队,同时更主要的是向群众宣传我军的爱民政策和铁的纪律。

部分坐了一地,周围也站满了群众。群众都要看一看共产党军队,怎样处理他们违犯军纪、淹死老百姓的人。

老管理员,这个四十来岁,浑身是劲的硬汉子,现在像被抽了筋、丢了魂一样,趔趔趄趄,痴痴呆呆地低垂着头,那多曰未刮的连鬓胡子上,挂着泪珠和汗水。如果不是两个战士架着,看样子他可能早就摔倒了。

我想这时他的心里,一定充满恐惧与悔恨。他对宣传干事小黄的关照无疑是对的,因为小黄打了几天“摆子”,那架连同木盒、油墨、钢板、胶滚等将近四十来斤的油印机是无论如何也背不动了……可为什么不想想别的办法,偏偏拉这样一个十六七岁的后生来背呢!那后生背着一个四十来斤重的东西,一失足掉在河里还能凫得起来吗?

我正胡思乱想呢,就见一伙从十斗坪方向跑来的人,分开群众,不管不顾地冲进了会场。为首的一个长得黑乎乎的中年妇女,一下子扑到了老管理员的身上,又捶,又打,又咬,又撞,又哭,又喊……真恨不得把他撕碎了才解恨的样子。P2-5

序言

人老文亦精——许行小小说印象

杨晓敏

或许和连起来的两个“小”字有关,纵观我国当代专门从事小小说创作的作者阵容,倘或以年龄划分,四十岁以下的“小字辈”居多,五十岁出头的屈指可数,像许行八十多岁尚在小小说园地笔耕不辍且佳作迭出的,可谓凤毛麟角了。

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可不是仅以苍苍白发在“共青团”里充数的。谈及当代小小说作品,谁也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许行创作中的精品意识。曹雪芹一部《红楼梦》可以名传千古,王之涣一首五言绝句同样能流传百代。文学作品永远都是以质取胜的。当今文坛,长篇和中、短篇小说,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已日渐失去了轰动效应,指望千把字的小小说来独领风骚,也使它过于负重了。令人感动的倒是从事小小说创作的作家们,对名利的追逐,远没有对探索这种令人诱惑的新文体本身的奥妙兴趣更浓一些。他们醉心于尺幅之内的恣意腾挪,不断写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为读者提供了鲜美的精神食粮。许行的阅历丰富,见解深刻,每每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善于塑造不同历史时期的各色人物典型,来增添小小说艺术领域的审美情趣。《立正》、《抻面条》连获两届《小小说选刊》每两年一度评选的全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天职》、《白雪雕像》、《小白鞋》、《老姜太太的眼力》、《神枪耿黑头》、《最准确的回答》等多篇作品被编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他的小小说立意深邃,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是当代小小说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在艺术探索方面,许行先生既秉承中国古代传奇笔记小说长于构建情节的传统,又融合现实主义文学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创作特征,人物塑造以一当十,情节设置巧妙精彩,语言叙述简练精湛,有着成熟的、独具魅力的“许氏风格”。他的创作,构成了富于个性的艺术风景线,投射出一部当代小小说发展的编年史。许行人老文益精,在小小说创作中乐此不疲,勤于开拓,以至渐入佳境,靠数十篇立意深邃、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的名篇佳作,构成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景线,奠定了自己在小小说创作中的领先地位。《立正》的经典意义二十年弥深,在中国当代小小说创作上已成为一座标志性丰碑。对于喜欢小小说的读者来说,不管现在还是今后,“许行”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和许行接触后,方知文如其人,人品尤佳。1990年,《小小说选刊》封二开设《小小说百家》栏目,每期刊出一位作家照片。此举并无排名次之意,但对于打头的一个,却还是略为踌躇。同仁们斟酌再三,认为先上许行较为合适,论年龄、作品都当之无愧。不巧许行到美国探亲去了。遗憾之余,只好向十多位活跃于文坛的小小说作家同时索照,不分名次,不按姓氏笔画,只凭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列。久之这事也淡忘了。一年后许行应邀来郑州开会,闲聊中我问:“许老,咋不见你寄照片来呢?”许行一愣神,认真地说:“没见你们约稿哇0”我不禁汗颜:怎么能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自荐照片呢?连忙自嘲:“是啊是啊,您那时出国……”许行说:“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你们不约稿,我还以为是嫌我老了呢。”一阵爽朗的笑,透出长者的宽容来。

1991年底,《百花园》文学月刊改为小小说专刊,计划在1993年每期集中发表某位作家的一组作品。我曾两次向许行约稿,希望他大力支持。许行不久便寄来10篇近作。阅后,觉得有几篇稍嫌单薄,退回请他再赐力作,多少有点“榨油”的味道。许行寄来新作的同时,附言说:“《立正》也不是随时可以写出来的。这几篇仍自感平平,不用,弃之入篓可矣……”读信后,同仁们大为感动。“《立正))也不是随时可以写出来的”,足见老作家的心之坦诚、信任,也反映出作家某一时期在创作中的窘境与无奈。许行的一组八篇小小说发表后,读者反应颇好,我们从心底折服:姜还是老的辣!

1995年秋,《小小说选刊》在北京举办“首届当代小小说作家作品研讨会”,著名作家、评论家王蒙、吴泰昌、刘玉山、林斤澜、张炯、束沛德等人,面对以许行为首的二十多位小小说作家和这种新兴的文体,老的鹤发童颜,少的朝气蓬勃,都对小小说有着无限钟情,叹为文坛奇观,一时饮誉京城。

2002年,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中国小小说20年庆典”活动上,许老被评为“小小说36星座”之首。为他的创作成就庆贺之余,也看到了许老毕竟已八十岁高龄,蹒跚中显现老态。特别是请他代表获奖作者发言时,许老说道:“我不知我还能活多久,我这个晚风中的小蜡头还能亮几天……但小小说的事业,它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加壮丽和辉煌。”我不禁泪湿眼眶,一个一辈子为小小说文体折腰的耄耋长者,事业未竟之际,甘愿老骥伏枥,慨当以慷,怎不让人思绪万千。在当晚专门为老人举办的“许行80华诞”小型祝寿活动上,许老在夫人的陪伴下,高兴地接受了年轻朋友们的献花。在音乐声中,映在烛光里的许老,简单回顾了自己的坎坷一生,最后依然表示,活到老,写到老,把小小说事业进行到底,并寄希望于年轻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主持结束后就借故离开了。那晚真的有点伤感,为了一种新文体的崛起,我们数十年共同携手,一路风雨兼程,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再次涌上心头。我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影响了众人的兴致。

2005年的春天,首届“金麻雀小小说节”在郑州隆重举行,此时,八十二岁高龄的许行已行动不便,再不能前来与大家相聚一堂,共谋小小说发展繁荣大计了。开幕式上,当青年作家于德北先生,代表许行从王蒙先生手中接过“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的荣誉证书时,两百多名与会人员的掌声经久不息,共同表达着对这位老人的敬仰与感念之情。许老在书面答谢词中说:“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颗钉在小小说事业上的铆钉吧。”赤子情怀,溢于言表。

多年来,我一直和许老互通消息,最愿意听到的是他健康而爽朗的笑声,常为小小说事业能有这样一位老成持重、锲而不舍的领军人物而感到欣慰。谈得最多的,当然还是小小说文体能否被中国作协列入国家级奖项的话题。许老感叹,有这么多人从事写作,又有这么多的好作品被读者喜欢,我们应该努力呼吁权威部门的关注支持啊。许老也曾写过不少文章表露心声。我认为,许行在中国小小说创作领域是一面旗帜,一个现象,一种精神。他是小小说这种新兴文体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创作出多篇经典的小小说作品,二十多年来深受社会各界读者的喜爱,在民间享有崇高的盛誉。如今大业初兴,斯人已去,他的逝世,是中国小小说事业乃至文学界的重大损失。  2006年2月1日晚,惊闻许行仙逝,我惊愕间潸然泪下,夜不成寐,绕室低回,作挽联一副、诗一首,以怀念这位莫逆之交的长者和文友——

挽联:

大著《许行小小说》枕之可眠九泉矣

荣膺“终身成就奖”该是民间一人乎

(杨晓敏,现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小说选刊》、《百花园》主编,曾荣获“小小说事业家”等荣誉称号)

书评(媒体评论)

许行是一种文学现象。作为年逾八旬的老作家,许行的创作以小小说为主,老而弥坚,深沉练达。他的创作题材驳杂,时间跨度很大,可以看出作者极为丰富的人生经历。许行把读者当做朋友,他写小小说就像与朋友交心,朴实真切,以诚相见。他的代表作《立正》等,有惊人之笔,站立在当代小小说的制高点上。许行的小小说艺术品位高,有较强的文学意味。写历史,揭示出历史长河中的糟粕,如《立正》中专制对人性的扭曲令人惊悚;写现实,描绘出现实社会中的人情,如《白雪雕像》中美好的希望带给人的温暖令人动情。许行的小小说主题深刻,立意深远,使人感到作者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目光。

——金麻雀奖颁奖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雪雕像(精)/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33278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9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8: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