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帝国纲纪:《白虎通》的礼法世界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从法学的角度来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义”“礼法”“礼仪”文化、“历代政典”制度文化等的了解与认识,导引人们对中华传统礼法文化、良善法治礼法文化等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与“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这一问题的思考。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礼法体系的根本法,以“大经”为理论根基,以“大法”为制度形态。“大法”高于律令层级,足以约束天子以至于庶人。本书以儒家思想作为核心,倡导“礼法合一”,将古代的“礼”与“法”结合起来,不断演变成为我国独具历史特色的丰富、完整和周密的法律传统。礼法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古代法制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东汉“国宪”《白虎通》,是早期中国“大法”之典范,其制度原则成为历代王朝之纲纪。本书试考证《白虎通》的文本结构,抽绎其法理内蕴,探讨其深远影响。 目录 目录 绪论\t《白虎通》是什么\t001\t 一、《白虎通》的研究及问题\t003\t 二、礼法视野下的《白虎通》\t010\t 第一章 从历史到文本\t019\t 一、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t020\t 二、《白虎通》的流传、版本与体例\t028\t 第二章礼法的自然世界\t041\t 一、自然世界之名\t042\t 二、自然世界之行\t062\t 三、人事取法五行\t086\t 第三章 礼法的政治世界\t103\t 一、纲纪:人伦秩序的建立\t104\t 二、正名:身份与权力的确定\t122\t 三、受命:天子与天地的沟通\t133\t 四、分封:王者之制的内与外\t159 第四章 礼法的制度世界\t187\t 一、《白虎通》的国家制度\t189\t 二、《白虎通》的社会制度\t203\t 结 语\t261\t 参考文献\t267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帝国纲纪:《白虎通》的礼法世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曹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孔学堂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70365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77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34.99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